第116頁
坐在對面蒲團上一直閉目的慧覺大師睜開了眼,望一眼對面的小姑娘。小姑娘,是真的小姑娘,十歲上下,心智卻已至此。
慧覺大師唇角噙了抹笑,「檀機做錯了事,貧僧讓他在寺中反省。可他終是不通俗事,易入誤區。不知許小施主有什麼見解?」
聽慧覺大師這樣說,許淨池就知道自己猜的無錯了。那位楚彌鳳,果然不是好人。像慧覺大師這般知古知今的人物,又哪裡會被騙到?只有檀機會被唬著罷了。
許淨池低頭,想片刻,「大師,我想京城會不太平,檀機留在這裡,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寒音寺,似乎都有些危險。我欲在京中,為自己博出一條路。同時,想借用許家的關係,送檀機離京,讓他在天下行走化緣,多見見人。雖然天下人也許有比楚姑娘更壞的人,但有許家的照料,我能保證他的安全。我只是覺得京城這片泥沼,不適合他。」
慧覺大師沉默半晌,輕嘆,「你一直這樣保護他……你卻比他還要年少……小施主辛苦了。」他念聲佛,站起身。
許淨池跟著起身,向他一拜。知道慧覺大師這麼說,就是同意的意思了。許淨池一直站在明朗的大堂前,望著慧覺大師離開。
等慧覺大師重又閉關,許淨池也求助叔父他們,讓檀機離開了寒音寺。檀機雖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可他心地純良,也願意行走天下。臨去前跟許淨池告別,許淨池仰頭望他,心在一瞬間跳一下,她慢慢道,「小和尚,你去吧。日後有機會,我會去見你的。」
許淨池此舉,讓楚彌鳳深受刺激,還當眾找過許淨池的麻煩。但許家背景深厚,許淨池還沒有說什麼,永平侯府就被許家客氣地警告了。楚彌鳳也被禁了足。
一年接二連三發生這種事,老夫人慢慢疑惑:這個孫女怎麼回事?怎麼越長大,越不懂事,還給家裡找麻煩?
當楚彌鳳求自己的哥哥給陸青萱父親換官之事,被吏部查出來後,楚彌鳳再次被呵斥,禁足又足足加了一年,才讓吏部消了停。而吏部,本就是許家許文容掌管的。她對自己未來的關門弟子的事情很關注,近而關注關門弟子的好友陸青萱,繼而查出陸青萱父親的職務變化,繼而查到永平侯府身上。
楚彌鳳被關禁閉。二房上了心,回去跟女兒好好說一遍。楚彌月本就比楚彌鳳聰明,沒有楚彌鳳,她進退有度,與人交善,在老夫人面前也慢慢顯露了出來。楚彌月自是恨不得多給楚彌鳳找些罪受,讓楚彌鳳不要出來連累自己,不要毀了自己現在在家中的地位。於是在楚彌月持之以恆地給老夫人灌輸楚彌鳳心底不善的觀念後,一開始,老夫人一笑置之,以為小孩子爭風吃醋,時間久了,慢慢的,她真就有了這種印象。對楚彌鳳越來越淡了。
大媳婦姜氏對此恨極了二房,可是女兒做錯了事被關禁閉,無法為自己伸冤,就只能看著二房囂張了。
嘗到了好處,楚彌月簡直恨不得楚彌鳳永遠關下去才好。
如此陰錯陽差,層層牽扯,真是不少人喜,不少人悲,也不知道傅青爵算清楚了多少。
總是秋日掛花香,傅青爵離開青州下江南之時,國子監的錄取通知也到了青州。但楚清露並未理會,她繼續讀書,在為秋試努力。
她趕上了最好的機會,院試、秋試、會試,連在一起,如果成功的話,明年過生辰前,她就能入京,重新站在天子腳下,參與會試了。國子監多少學生想考會試,一年年地耽誤下去,沒有考上。楚清露覺得自己運氣不錯,希望能一次考上。
這時候,國子監的名額,對她沒那麼重要了。
更值得她喜悅的是,京中的許文容來了信,將她夸一番,正式收她為關門弟子。
許文容不光寫信通知楚清露,並且在京中宣傳出去。眾人一聽,吏部尚書大人、兼國子監祭酒,要收一個「楚清露」的姑娘做關門弟子。之前的馬師姐,一下子被他們忘到腦後。國子監的學生,不自覺想到了春天時,楚清露與她的一幫小夥伴們在國子監的文斗事件。那時候,楚清露那幾個人年輕公子姑娘在國子監出盡了風頭。
誰料到才短短几個月,那個楚姑娘就讓許文容答應收為關門弟子了。老師是吏部尚書大人,這就意味著如果楚清露想走官場的話,簡直太順暢。
到這一步,沒人認為楚清露考中了院試第一後,就會停下步伐去嫁人。國子監的學生,都在理所應當地伸長脖子,等著楚清露再進京,圍觀許文容收徒大典。有沒見過的上舍學生,也想看看這位楚姑娘是什麼樣的人物。
沒錯,雖然時代開放了些,女子能讀書,但讀到這一步,世上大部分姑娘,都選擇成親去了。
但是楚清露註定不一樣。
她才十五六歲。
她幾乎註定會考中會試。即使明年考不上,下一個三年,再下一個三年,她必然考上。
只因會試之難,難於上青天。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能走到這一步,已經是天才。天才至此,不考中會試,天理難容。
國子監的學生們當然這樣想,在青州義亭縣,楚曦夫妻的思想,當然沒有那幫學生那樣高大。可是他們也知道女兒很了不起,再不敢抱有之前那種得了舉人就成親的想法。楚曦還天天被大哥罵,現在也有點慌,他開始把女兒說的想進官場的話,當成了真話聽。
慧覺大師唇角噙了抹笑,「檀機做錯了事,貧僧讓他在寺中反省。可他終是不通俗事,易入誤區。不知許小施主有什麼見解?」
聽慧覺大師這樣說,許淨池就知道自己猜的無錯了。那位楚彌鳳,果然不是好人。像慧覺大師這般知古知今的人物,又哪裡會被騙到?只有檀機會被唬著罷了。
許淨池低頭,想片刻,「大師,我想京城會不太平,檀機留在這裡,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寒音寺,似乎都有些危險。我欲在京中,為自己博出一條路。同時,想借用許家的關係,送檀機離京,讓他在天下行走化緣,多見見人。雖然天下人也許有比楚姑娘更壞的人,但有許家的照料,我能保證他的安全。我只是覺得京城這片泥沼,不適合他。」
慧覺大師沉默半晌,輕嘆,「你一直這樣保護他……你卻比他還要年少……小施主辛苦了。」他念聲佛,站起身。
許淨池跟著起身,向他一拜。知道慧覺大師這麼說,就是同意的意思了。許淨池一直站在明朗的大堂前,望著慧覺大師離開。
等慧覺大師重又閉關,許淨池也求助叔父他們,讓檀機離開了寒音寺。檀機雖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可他心地純良,也願意行走天下。臨去前跟許淨池告別,許淨池仰頭望他,心在一瞬間跳一下,她慢慢道,「小和尚,你去吧。日後有機會,我會去見你的。」
許淨池此舉,讓楚彌鳳深受刺激,還當眾找過許淨池的麻煩。但許家背景深厚,許淨池還沒有說什麼,永平侯府就被許家客氣地警告了。楚彌鳳也被禁了足。
一年接二連三發生這種事,老夫人慢慢疑惑:這個孫女怎麼回事?怎麼越長大,越不懂事,還給家裡找麻煩?
當楚彌鳳求自己的哥哥給陸青萱父親換官之事,被吏部查出來後,楚彌鳳再次被呵斥,禁足又足足加了一年,才讓吏部消了停。而吏部,本就是許家許文容掌管的。她對自己未來的關門弟子的事情很關注,近而關注關門弟子的好友陸青萱,繼而查出陸青萱父親的職務變化,繼而查到永平侯府身上。
楚彌鳳被關禁閉。二房上了心,回去跟女兒好好說一遍。楚彌月本就比楚彌鳳聰明,沒有楚彌鳳,她進退有度,與人交善,在老夫人面前也慢慢顯露了出來。楚彌月自是恨不得多給楚彌鳳找些罪受,讓楚彌鳳不要出來連累自己,不要毀了自己現在在家中的地位。於是在楚彌月持之以恆地給老夫人灌輸楚彌鳳心底不善的觀念後,一開始,老夫人一笑置之,以為小孩子爭風吃醋,時間久了,慢慢的,她真就有了這種印象。對楚彌鳳越來越淡了。
大媳婦姜氏對此恨極了二房,可是女兒做錯了事被關禁閉,無法為自己伸冤,就只能看著二房囂張了。
嘗到了好處,楚彌月簡直恨不得楚彌鳳永遠關下去才好。
如此陰錯陽差,層層牽扯,真是不少人喜,不少人悲,也不知道傅青爵算清楚了多少。
總是秋日掛花香,傅青爵離開青州下江南之時,國子監的錄取通知也到了青州。但楚清露並未理會,她繼續讀書,在為秋試努力。
她趕上了最好的機會,院試、秋試、會試,連在一起,如果成功的話,明年過生辰前,她就能入京,重新站在天子腳下,參與會試了。國子監多少學生想考會試,一年年地耽誤下去,沒有考上。楚清露覺得自己運氣不錯,希望能一次考上。
這時候,國子監的名額,對她沒那麼重要了。
更值得她喜悅的是,京中的許文容來了信,將她夸一番,正式收她為關門弟子。
許文容不光寫信通知楚清露,並且在京中宣傳出去。眾人一聽,吏部尚書大人、兼國子監祭酒,要收一個「楚清露」的姑娘做關門弟子。之前的馬師姐,一下子被他們忘到腦後。國子監的學生,不自覺想到了春天時,楚清露與她的一幫小夥伴們在國子監的文斗事件。那時候,楚清露那幾個人年輕公子姑娘在國子監出盡了風頭。
誰料到才短短几個月,那個楚姑娘就讓許文容答應收為關門弟子了。老師是吏部尚書大人,這就意味著如果楚清露想走官場的話,簡直太順暢。
到這一步,沒人認為楚清露考中了院試第一後,就會停下步伐去嫁人。國子監的學生,都在理所應當地伸長脖子,等著楚清露再進京,圍觀許文容收徒大典。有沒見過的上舍學生,也想看看這位楚姑娘是什麼樣的人物。
沒錯,雖然時代開放了些,女子能讀書,但讀到這一步,世上大部分姑娘,都選擇成親去了。
但是楚清露註定不一樣。
她才十五六歲。
她幾乎註定會考中會試。即使明年考不上,下一個三年,再下一個三年,她必然考上。
只因會試之難,難於上青天。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能走到這一步,已經是天才。天才至此,不考中會試,天理難容。
國子監的學生們當然這樣想,在青州義亭縣,楚曦夫妻的思想,當然沒有那幫學生那樣高大。可是他們也知道女兒很了不起,再不敢抱有之前那種得了舉人就成親的想法。楚曦還天天被大哥罵,現在也有點慌,他開始把女兒說的想進官場的話,當成了真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