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身後的門吱呀從裡面打開,探出香瑜的小腦袋,她面露喜色:「夫人回來啦!」

  如玉便道:「快些進去吧。」

  我一腳踩在門裡,一腳踏在門外,應道:「你也快些回吧。」

  就仿佛少年時每個黃昏吃過晚飯告別般,睡過覺,第二天還要處在一起吃早飯做功課。

  時光荏苒,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第二天用過早飯,珮珮跟著阿婆去院子裡鋤草,我則坐在廊下給她新做的小棉襖繡花。

  幾步腳聲傳來,我抬頭,卻是弘晝。

  他手裡提了只平安鼓,臉上溢著笑容,道:「阿薴你快瞧,我從街上尋來的,是不是正合適。」

  我不禁彎唇:「試試不就知道了。」

  說著,我把珮珮喚回來,她伸著一雙小泥手,便去要。

  「得把手洗乾淨了才能給!」我攔下她的小黑手,她這才嘟著嘴作罷。

  接過小巧的平安鼓,她拿手心輕輕拍幾下,立馬發出幾聲極有節奏的動感聲音來,她喜歡極了,開心的對弘晝道:「謝謝叔父!」

  弘晝面上堆著溫柔,道:「看著珮珮,我都想趕緊回去抱自己兒子去了。」

  我笑:「那快回去呀。」

  他這才沉了沉眼色,視線看向我,道:「明日一早我要進宮,你可要一同?」

  瞬間沒了笑容,我慢慢平復神色,道:「要,我要去見我兒子。」

  他似乎料到我會以他最堅定的回答,便又放彎了唇角,道:「好,你一會兒就同我走。」

  安置好珮珮,我換上一套侍女的普通旗服,立馬隨著弘晝去了,越近那紫禁城,心裡卻越忐忑。

  想起那句「小孩子才做選擇」的豪邁宣誓,我倒是一番苦笑,理想總是豐滿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

  雖說換了服飾,但面孔卻是沒辦法遮掩的,因而,我只能混在弘晝的跟班婢女當中,此刻他帶著隨行進了裕妃的正廳,而我只能候在偏室等待。

  (因為宮裡的宮女幾年一波,會放出宮去,所以這裡不再解釋為什麼采薴沒有被鍾粹宮的侍女們認出來的原因了)

  許久,簾角捲動,我心裡由不得緊張,外面那人似乎也在猶豫,但終於推開來。

  那隻手纖纖動人,視線移向她的臉龐,但見她娥眉微蹙,輕咬著下唇,似是鼓著極大勇氣般。

  「瑾惠!」我小聲喊道。

  她聞聲看過來,見果真是我,竟是流著淚顫巍巍的跑過來,一把抱住我的雙臂,道:「姐姐,真的是你!」

  我點頭:「怎麼是你?」

  「昨晚上裕妃娘娘便讓人知會了,讓我今兒來一趟,我只當是要給大阿哥賞賜,卻沒想是你?」她依舊不可置疑。

  「看來你是這兒最值得信任的了。」我笑。

  「姐姐放心,今日之事我絕不會說出去。」她突然舉手發誓。

  「這幾年辛苦你了。」念起永璜,我也忍不住落下淚來,早就聽弘晝跟我說,我不在的三年裡,永璜的一切皆是高氏打理,宛如己出。

  她是個心思靈巧的,自然明白我所言,便道:「大阿哥是十分懂事的,您如今不在身邊,我這個做庶母的,自然要擔起責任。」

  我握緊她的手,卻是在懇求:「往後,永璜就託付給你了,我這已死之人,怕是最後一次見你了。」

  她瞋著杏目,卻也明白這就是事實,喃喃道:「王爺也沒法子了嗎?」

  她提起弘曆,倒有勾出我的幾絲冷淡來,我自嘲:「哪有他的名分重要?」

  少年夫妻恩愛憐,大難到頭各自飛。

  一切早已惶惶然,既如此,便懶得再去爭,不是說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嗎?

  那日,回到郊外,我看著珮珮擺弄七巧板,暈黃的燭光灑了半個屋子,那光影照在她的蘋果臉上,柔柔的映出幾分弘曆的影子來,既如此,則安之。

  那鎖人無數的紫禁城,終究再與我無關。

  ---------------------------------------------------------------------------

  就這樣,在這通縣,埋名隱姓,粗茶淡飯,看著珮珮長大,做些針黹托如春賣出去,又有弘晝偶爾的相濟,日子也過得自在。

  後來聽聞,謙妃徹底失寵,那傳奇的圓明園阿哥被過繼給果親王。

  後來終於,傳來寶親王嫡妻病逝的訃告,那紙上,輕描淡寫。

  翁國圖之女,富察氏,性端淑,然天奪其命,李榮保之女,側福晉富察氏繼為嫡福晉。

  再後來,雍正突然駕崩,謙妃兩日後被熹貴妃賜死。

  再後來,弘曆繼位,移駕養心殿,定年號為乾隆。

  再後來,乾隆帝為平天下之心,紛紛起用舊臣,放出了十四爺,而我的阿瑪也從北疆召回,領佐領之職,一家人也算得不圓滿的團圓。

  再再後來,那是一個清明,我素衣輕著,同如春去那潭柘寺上香,跪在蒲墊上,合眼拜叩,往事如走馬觀花般一一浮現。

  一個人走在那青石板上,想起那個秋雨蕭瑟的深夜,他提燈快馬趕來。

  少年時的激情,青年時的齊眉,中年時的淡然,不過是這一生都要經歷的過場。

  正兀自感傷,背後卻行來一人,竟是李玉!?

  「爺果然猜准了,說您今日肯定要來這寺里。」李玉在我一旁絮叨,眼睛裡亮著光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