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你們怎麼想到去這裡的?」
肖萌回答:「因為沒見過,對地球上最北的城市很好奇。」
「我來斯瓦爾巴德兩次了,一次也沒見到過普通的中國遊客,連知道這個地方的人都很少。」胖胖的地質學家張純志說。
「我也是男朋友告知的。」肖萌指了指路之航。這位大神正在全神貫注的敲鍵盤,和Violin-β項目組的人在線聊天,分析昨天拿到的數據,無暇理會他人。
得知路之航的混血身份後,兩名地質學家不再吃驚,轉而細緻的和肖萌科普了自己的工作。肖萌天生就有好學生潛質,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眼睛睜得大大的,一看就知道求知慾非常強烈,特別容易激發別人好為人師的天性——連路之航都在她面前敗下陣來,更別提這兩位時不時要給別人上課的地質學家了。
斯瓦爾巴群島是個非常奇特的地方。1925年,多個國家坐下來簽訂了一個《斯瓦爾巴條約》,規定這座島嶼的管轄權歸屬挪威政府,但各締約國公民都可以自由進入該地,無需簽證。締約國共有51個,其中包括了當年的北洋政府。從此後,中國人也可以自由出入斯瓦爾巴群島,無需簽證,進行科學研究和生產等活動。2004年的時候,我國在斯瓦爾巴群島上建立了「中國北極黃河站」。
兩位地質學家此行是去朗伊爾的北極大學做短期訪問學者,研究課題是北極的冰川變化。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川融化,但還需要科學家做大量的實地科考工作。
肖萌和兩位地質學家聊了一路,仿佛上了一節科普課。
課程結束,飛機降落,朗伊爾城到達了。
因為受到了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斯瓦爾巴德群島的夏季平均溫度在6℃左右,大致也就相當於榕城的冬天,屬於人類可以接受的溫度。現在是七月下旬,島上溫度最高的時候,肖萌緊了緊身上的防寒服,沐浴在極晝的陽光中,完全不覺寒冷。
第82章 (完結)
路之航預定的酒店就在兩位地質學家去的大學附近,大學的另外一名中國教授駕車來接兩人,於是捎帶了路之航和肖萌到達了朗伊爾鎮的中心。兩人道謝後,就去酒店辦理入住。
「每年夏天遊客都很多,我訂酒店時只剩下一個標間了。」路之航拿到了門卡,轉過臉跟她說。
沒想到「只剩下最後一間房」的事情居然發生在自己身上!肖萌想起曾經在電視劇里看到的劇情,默默吐槽。進入房間後,她又找到了第二個槽點,兩張床仿佛節約空間一樣,幾乎挨在一起,中間的距離大約僅有五十!當然,吐槽歸吐槽,就路之航的道德水平和性格能力,也決定了住一起就是單純的住一起而已,想犯錯誤都不太可能,肖萌還是很放心的。
路之航進屋後坐下,和項目組的人就數據繼續討論,肖萌戴好了帽子,拿著酒店的宣傳冊外出逛街——這座城市常住人口不到2000人,現在是旅遊旺季,人數也不超過5000人,和國內的一個鎮也差不多,因為肉眼可見的小,一眼可以看到頭,完全不用擔心迷路。
這是一座色彩鮮明但不斑斕的島嶼。藍天、白雲、碧海,褐色的島嶼、深綠色的苔原、純白的冰川,肖萌一路走一路觀察,發現了這座城市雖然小,卻生機勃勃:政府機關、銀行、酒店、餐廳、酒吧、商店等,最神奇的是她還發現了一處教堂。這麼點大的城市裡居然有教堂!
心滿意足的逛了博物館後,肖萌買了一點紀念品,給國內的朋友寄了明信片後,才返回酒店,然後和路之航去酒店餐廳吃飯。此時大約是晚上八點,坐在酒店餐廳的靠窗位置上,可以看到太陽依舊明晃晃的掛在對面山峰的上。
「在這裡生活久了,時間觀會不會混亂?」肖萌說,「雖然我們到這裡只有幾個小時,我都有點分不清時間了,只能按照慣性過日子。」
時間無形無質,遠古時期的人類通過日升月落、斗轉星移感知時間,並且把這個基礎知識刻在了基因里。
路之航點了點頭,抬手指了指餐廳里發出溫暖的金色光芒的吊燈,然後又示意她朝外的公路上看,有幾輛小車亮著車前燈勻速開過,「看到了嗎?即便是白天,不論餐廳還是汽車都開著燈。」
「真的!」肖萌饒有興趣的問,「為什麼會這樣?」
「這裡的極夜長達八個月,在極夜生活一定要開燈,這裡的人由此形成了習慣,即便在極晝也要開著燈。」
「這就是地緣環境和民族性格的關係吧。」
路之航不是性格方面的專家,但他在挪威和中國都生活了足夠長都時間,對這個問題有一點發言權:「氣候和性格的確應該一定的關係。」
太陽在天空中轉了一個微小的角度,冰川反射的陽光直直的照射過來,落到肖萌的眼睛裡,就像是一塊掛在天邊的璀璨鑽石。肖萌稍稍眯了眯眼睛,慢慢喝著飲料:「不知道這裡的極夜是什麼樣子?應該可以看到極光吧?」
路之航說:「回中國之前,媽媽帶我來過這裡一次,距離更偏北一些,我們去的是新奧爾松,那次我們呆了七天,沒有看到極光,但看著這座城市從極夜變極晝。」
聽聞此言,肖萌一愣。此前路之航只說自己來過這裡,沒說是什麼時候來的。
「那好看嗎?」肖萌問她。
「很有趣。」路之航若有所思看著窗外,冰山反射的光和他瞳孔中的光點交相輝映,「漆黑的天空被地平線上有升起的輝光覆蓋,漫天的星星暗淡下去,肉眼最後能看到的星星就是北極星。」
肖萌回答:「因為沒見過,對地球上最北的城市很好奇。」
「我來斯瓦爾巴德兩次了,一次也沒見到過普通的中國遊客,連知道這個地方的人都很少。」胖胖的地質學家張純志說。
「我也是男朋友告知的。」肖萌指了指路之航。這位大神正在全神貫注的敲鍵盤,和Violin-β項目組的人在線聊天,分析昨天拿到的數據,無暇理會他人。
得知路之航的混血身份後,兩名地質學家不再吃驚,轉而細緻的和肖萌科普了自己的工作。肖萌天生就有好學生潛質,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眼睛睜得大大的,一看就知道求知慾非常強烈,特別容易激發別人好為人師的天性——連路之航都在她面前敗下陣來,更別提這兩位時不時要給別人上課的地質學家了。
斯瓦爾巴群島是個非常奇特的地方。1925年,多個國家坐下來簽訂了一個《斯瓦爾巴條約》,規定這座島嶼的管轄權歸屬挪威政府,但各締約國公民都可以自由進入該地,無需簽證。締約國共有51個,其中包括了當年的北洋政府。從此後,中國人也可以自由出入斯瓦爾巴群島,無需簽證,進行科學研究和生產等活動。2004年的時候,我國在斯瓦爾巴群島上建立了「中國北極黃河站」。
兩位地質學家此行是去朗伊爾的北極大學做短期訪問學者,研究課題是北極的冰川變化。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川融化,但還需要科學家做大量的實地科考工作。
肖萌和兩位地質學家聊了一路,仿佛上了一節科普課。
課程結束,飛機降落,朗伊爾城到達了。
因為受到了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斯瓦爾巴德群島的夏季平均溫度在6℃左右,大致也就相當於榕城的冬天,屬於人類可以接受的溫度。現在是七月下旬,島上溫度最高的時候,肖萌緊了緊身上的防寒服,沐浴在極晝的陽光中,完全不覺寒冷。
第82章 (完結)
路之航預定的酒店就在兩位地質學家去的大學附近,大學的另外一名中國教授駕車來接兩人,於是捎帶了路之航和肖萌到達了朗伊爾鎮的中心。兩人道謝後,就去酒店辦理入住。
「每年夏天遊客都很多,我訂酒店時只剩下一個標間了。」路之航拿到了門卡,轉過臉跟她說。
沒想到「只剩下最後一間房」的事情居然發生在自己身上!肖萌想起曾經在電視劇里看到的劇情,默默吐槽。進入房間後,她又找到了第二個槽點,兩張床仿佛節約空間一樣,幾乎挨在一起,中間的距離大約僅有五十!當然,吐槽歸吐槽,就路之航的道德水平和性格能力,也決定了住一起就是單純的住一起而已,想犯錯誤都不太可能,肖萌還是很放心的。
路之航進屋後坐下,和項目組的人就數據繼續討論,肖萌戴好了帽子,拿著酒店的宣傳冊外出逛街——這座城市常住人口不到2000人,現在是旅遊旺季,人數也不超過5000人,和國內的一個鎮也差不多,因為肉眼可見的小,一眼可以看到頭,完全不用擔心迷路。
這是一座色彩鮮明但不斑斕的島嶼。藍天、白雲、碧海,褐色的島嶼、深綠色的苔原、純白的冰川,肖萌一路走一路觀察,發現了這座城市雖然小,卻生機勃勃:政府機關、銀行、酒店、餐廳、酒吧、商店等,最神奇的是她還發現了一處教堂。這麼點大的城市裡居然有教堂!
心滿意足的逛了博物館後,肖萌買了一點紀念品,給國內的朋友寄了明信片後,才返回酒店,然後和路之航去酒店餐廳吃飯。此時大約是晚上八點,坐在酒店餐廳的靠窗位置上,可以看到太陽依舊明晃晃的掛在對面山峰的上。
「在這裡生活久了,時間觀會不會混亂?」肖萌說,「雖然我們到這裡只有幾個小時,我都有點分不清時間了,只能按照慣性過日子。」
時間無形無質,遠古時期的人類通過日升月落、斗轉星移感知時間,並且把這個基礎知識刻在了基因里。
路之航點了點頭,抬手指了指餐廳里發出溫暖的金色光芒的吊燈,然後又示意她朝外的公路上看,有幾輛小車亮著車前燈勻速開過,「看到了嗎?即便是白天,不論餐廳還是汽車都開著燈。」
「真的!」肖萌饒有興趣的問,「為什麼會這樣?」
「這裡的極夜長達八個月,在極夜生活一定要開燈,這裡的人由此形成了習慣,即便在極晝也要開著燈。」
「這就是地緣環境和民族性格的關係吧。」
路之航不是性格方面的專家,但他在挪威和中國都生活了足夠長都時間,對這個問題有一點發言權:「氣候和性格的確應該一定的關係。」
太陽在天空中轉了一個微小的角度,冰川反射的陽光直直的照射過來,落到肖萌的眼睛裡,就像是一塊掛在天邊的璀璨鑽石。肖萌稍稍眯了眯眼睛,慢慢喝著飲料:「不知道這裡的極夜是什麼樣子?應該可以看到極光吧?」
路之航說:「回中國之前,媽媽帶我來過這裡一次,距離更偏北一些,我們去的是新奧爾松,那次我們呆了七天,沒有看到極光,但看著這座城市從極夜變極晝。」
聽聞此言,肖萌一愣。此前路之航只說自己來過這裡,沒說是什麼時候來的。
「那好看嗎?」肖萌問她。
「很有趣。」路之航若有所思看著窗外,冰山反射的光和他瞳孔中的光點交相輝映,「漆黑的天空被地平線上有升起的輝光覆蓋,漫天的星星暗淡下去,肉眼最後能看到的星星就是北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