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頁
“是!”宮女太監們應諾了一聲,弓著身子退了出去。郭榮靠著被子,仰著頭看著明黃色的床帷幔,隔了一會兒,方才說道:“這兩天又有什麼軍情擠爆嗎?”
王朴看了眼郭榮,他臉色蒼白顯然是大病未愈,可是,臉上卻古波不驚,並沒有流露出什麼別樣的情緒。王朴斟酌了一下言語,說道:“最近倒是沒有什麼緊急軍情,南北兩條線基本上已經穩了下來。”
“楚軍拿了下青州,沒有繼續調轉槍頭,去兗州嗎?”郭榮問道。事實上,這次北伐契丹,對於偽周來說,雖然是機關算盡,可最終結果卻非常不理想。玉河大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看著是贏了,事實上卻是兩敗俱傷,幸好,趙匡胤後來在歸化州打敗了契丹援軍,才使得整個局勢沒有變的更加惡化。只不過,面對南方的楚國,偽周卻無從發力,只能被動的防守。京東諸州接連丟失,對郭榮的打擊也很大。
“陛下,楚軍並沒有出兵兗州,反而北上去了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不過齊州防備嚴密,楚軍一時半會兒也無可奈何。”王朴寬慰道。
郭榮扭過頭,看了眼王朴,猶豫了半晌兒,方才問道:“王先生,形勢已經如此的惡劣,不知道先生可有什麼計策嗎?”這些日子,郭榮一直都在考慮眼下的困境。現在情況十分危險,其根源在與兩線作戰了,如果單獨對上楚國,或者單獨對上契丹,偽周倒也不怕,可是眼下腹背受敵,卻讓郭榮難以應付。關鍵是沒有預備**了,整個天下,作為機動的人馬,只有區區三萬,相對著各個防線上的求援奏章,郭榮真的有些了。而王朴則是他眼下最為信任的人。
王朴心中很遺憾。為了偷襲契丹,王朴打出了“室韋”這張牌,讓室韋在遼東**,牽制契丹,又讓趙匡胤千里奔襲,疲勞契丹,可是,玉河一戰,周軍仍舊沒有大獲全勝。從那時起,整個局面就變得失控了起來。雙方玉河戰平,楚國立刻跳出來撿漏,發動了三路大軍,全線進攻。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皇帝竟然受傷了。
“陛下,臣有三個辦法。”
“哦,說來聽聽!”郭榮的眼睛裡流出一絲讚許,不過這讚許轉瞬即逝,如果不是王朴留心觀察,絕對注意不到這一點。王朴心中一嘆,皇帝這是有點灰心了。
“我軍和契丹人在燕雲一帶徵戰不斷,契丹人敗多勝少。損失頗重,在加上室韋的牽扯,他們未必能夠堅持下去。如果咱們遣使議和,契丹人退兵修正的可能**極大。一旦契丹人退兵,我們就可以立刻調集**南下齊州,擊潰楚軍。京東的楚軍一旦戰敗,關中、淮北的楚軍必然也會退回。我打出就轉危為安了!”王朴說道。
郭榮沉默了一會兒,方才問道:“這是王先生的上策嗎?”郭榮對這個計策顯然有點不以為然,因為,他知道趙匡胤一把火燒的那麼旺,沒有足夠的利益,契丹人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空手套白狼,想讓別人罷兵,單靠一張嘴,就遠遠不夠的。
“不是,這是下策。中策則是,方向石敬瑭舊例,割讓河北之地,退守關中,向契丹人稱臣,契丹人獲此巨利,想必不會不同意議和的!”王朴說道。上京大火,王朴當然知道。但是,只要你下的本錢大,契丹人一定會被說服的。無非就是一個利益交換嘛,至少最嫡系的皇族,並沒有損失。“王朴說道。
這中策,其實和過去大周的計劃是相符合的,只不過,過去沒有稱臣這一項,而現在周國實力大損,稱臣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如果稱臣就能保留王座,郭榮倒也不是迂腐之人。其實郭榮已經從一些渠道得之了,四國聯盟的具體內容,這河北之地是劃歸漢國,而不是劃歸契丹,可是,這年頭誰也不會嫌錢少啊。如果周國願意拿出河北之地做交換,一方面破壞了四國連忙,讓漢國和契丹之間新生嫌隙,另一方面也可以示好契丹,修補一下兩國的關係。
“上策是什麼啊?”郭榮問道。
“臣的上策就是以線帶面,先破隴西的楚軍。”王朴說道。
郭榮愣了下。自從他回到汴京後,傷勢時好時壞,讓他整個人的精氣神兒大損。從心理面來說,他已經不願意打仗的。他是皇帝,不是將軍。對將軍來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可是對皇帝來說,用兵可是勞民傷財,徒費國力的事情。他的心態有點像求穩了,畢竟,對他來說,他現在本錢不多了。玉河之戰,讓郭榮的豪氣大跌,賭**也差了不少。
只不過,郭榮並不是那種一言堂的人物,他還是詢問了一下原因:“王先生,說說你的看法!”
郭榮的反應,被王朴看了個一清二楚。他心中揣測這皇帝的心事,一邊說道:“陛下,咱們在隴右丟了鳳翔和涇州。”渭州等地過於偏僻,猶如雞肋一般,王朴壓根就沒有算上。他當下說道:“但是這裡面有個差異之處。那就是涇州的守軍居然是蜀軍!涇州的位置那麼重要,只是人不糊塗,都不會放棄涇州的,可是楚軍先取涇州,居然又主動將涇州送給了蜀國。臣以為這裡面一定有文章。楚國和蜀國是面和心不合,馬光猛只有**是想借刀殺人!想借我們大周的刀,來消耗蜀國的力量。這麼一看,楚國恐怕有點不懷好意啊!”
王朴看了眼郭榮,他臉色蒼白顯然是大病未愈,可是,臉上卻古波不驚,並沒有流露出什麼別樣的情緒。王朴斟酌了一下言語,說道:“最近倒是沒有什麼緊急軍情,南北兩條線基本上已經穩了下來。”
“楚軍拿了下青州,沒有繼續調轉槍頭,去兗州嗎?”郭榮問道。事實上,這次北伐契丹,對於偽周來說,雖然是機關算盡,可最終結果卻非常不理想。玉河大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看著是贏了,事實上卻是兩敗俱傷,幸好,趙匡胤後來在歸化州打敗了契丹援軍,才使得整個局勢沒有變的更加惡化。只不過,面對南方的楚國,偽周卻無從發力,只能被動的防守。京東諸州接連丟失,對郭榮的打擊也很大。
“陛下,楚軍並沒有出兵兗州,反而北上去了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不過齊州防備嚴密,楚軍一時半會兒也無可奈何。”王朴寬慰道。
郭榮扭過頭,看了眼王朴,猶豫了半晌兒,方才問道:“王先生,形勢已經如此的惡劣,不知道先生可有什麼計策嗎?”這些日子,郭榮一直都在考慮眼下的困境。現在情況十分危險,其根源在與兩線作戰了,如果單獨對上楚國,或者單獨對上契丹,偽周倒也不怕,可是眼下腹背受敵,卻讓郭榮難以應付。關鍵是沒有預備**了,整個天下,作為機動的人馬,只有區區三萬,相對著各個防線上的求援奏章,郭榮真的有些了。而王朴則是他眼下最為信任的人。
王朴心中很遺憾。為了偷襲契丹,王朴打出了“室韋”這張牌,讓室韋在遼東**,牽制契丹,又讓趙匡胤千里奔襲,疲勞契丹,可是,玉河一戰,周軍仍舊沒有大獲全勝。從那時起,整個局面就變得失控了起來。雙方玉河戰平,楚國立刻跳出來撿漏,發動了三路大軍,全線進攻。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皇帝竟然受傷了。
“陛下,臣有三個辦法。”
“哦,說來聽聽!”郭榮的眼睛裡流出一絲讚許,不過這讚許轉瞬即逝,如果不是王朴留心觀察,絕對注意不到這一點。王朴心中一嘆,皇帝這是有點灰心了。
“我軍和契丹人在燕雲一帶徵戰不斷,契丹人敗多勝少。損失頗重,在加上室韋的牽扯,他們未必能夠堅持下去。如果咱們遣使議和,契丹人退兵修正的可能**極大。一旦契丹人退兵,我們就可以立刻調集**南下齊州,擊潰楚軍。京東的楚軍一旦戰敗,關中、淮北的楚軍必然也會退回。我打出就轉危為安了!”王朴說道。
郭榮沉默了一會兒,方才問道:“這是王先生的上策嗎?”郭榮對這個計策顯然有點不以為然,因為,他知道趙匡胤一把火燒的那麼旺,沒有足夠的利益,契丹人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空手套白狼,想讓別人罷兵,單靠一張嘴,就遠遠不夠的。
“不是,這是下策。中策則是,方向石敬瑭舊例,割讓河北之地,退守關中,向契丹人稱臣,契丹人獲此巨利,想必不會不同意議和的!”王朴說道。上京大火,王朴當然知道。但是,只要你下的本錢大,契丹人一定會被說服的。無非就是一個利益交換嘛,至少最嫡系的皇族,並沒有損失。“王朴說道。
這中策,其實和過去大周的計劃是相符合的,只不過,過去沒有稱臣這一項,而現在周國實力大損,稱臣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如果稱臣就能保留王座,郭榮倒也不是迂腐之人。其實郭榮已經從一些渠道得之了,四國聯盟的具體內容,這河北之地是劃歸漢國,而不是劃歸契丹,可是,這年頭誰也不會嫌錢少啊。如果周國願意拿出河北之地做交換,一方面破壞了四國連忙,讓漢國和契丹之間新生嫌隙,另一方面也可以示好契丹,修補一下兩國的關係。
“上策是什麼啊?”郭榮問道。
“臣的上策就是以線帶面,先破隴西的楚軍。”王朴說道。
郭榮愣了下。自從他回到汴京後,傷勢時好時壞,讓他整個人的精氣神兒大損。從心理面來說,他已經不願意打仗的。他是皇帝,不是將軍。對將軍來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可是對皇帝來說,用兵可是勞民傷財,徒費國力的事情。他的心態有點像求穩了,畢竟,對他來說,他現在本錢不多了。玉河之戰,讓郭榮的豪氣大跌,賭**也差了不少。
只不過,郭榮並不是那種一言堂的人物,他還是詢問了一下原因:“王先生,說說你的看法!”
郭榮的反應,被王朴看了個一清二楚。他心中揣測這皇帝的心事,一邊說道:“陛下,咱們在隴右丟了鳳翔和涇州。”渭州等地過於偏僻,猶如雞肋一般,王朴壓根就沒有算上。他當下說道:“但是這裡面有個差異之處。那就是涇州的守軍居然是蜀軍!涇州的位置那麼重要,只是人不糊塗,都不會放棄涇州的,可是楚軍先取涇州,居然又主動將涇州送給了蜀國。臣以為這裡面一定有文章。楚國和蜀國是面和心不合,馬光猛只有**是想借刀殺人!想借我們大周的刀,來消耗蜀國的力量。這麼一看,楚國恐怕有點不懷好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