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實際飛行中,由於活動光環的運動有一定的延遲誤差,當飛機縱軸改變時,活動光環的縱軸不能馬上跟隨飛機的縱軸改變,而飛行員瞄準時,主要的依據是活動光環,所以,雖然看上去,中心光點在靶標上,但炮管的方向卻離開靶標很遠,當然就打不上了。

  原因是找到了,可是怎樣克服活動光環的延遲性、克服穩環時間不夠的弊病呢?

  經過反覆的考慮,張志宏想到了固定光環。固定光環雖然不能自動構成修正角,但是飛行員在空中看起來很直觀,因為它沒有延遲誤差,隨著飛機縱軸和炮管的變化,它也在及時的變化。至於炮彈出炮管後所需要的修正角,可以根據當時的風向、風速,射擊時的距離,人工計算出一個一個修正角,在空中修正就可以了。

  但是這是一個新東西,也可以說是空軍在該機種上打地靶的一個改革。張志宏又有些猶豫,萬一自己提出的新打法還是打得不好,那可就是自己的指導失誤。如果按照老打法,打得不好,那是你飛行員的技術不好,瞄準動作粗糙,穩環時間不夠,與張志宏沒有什麼關係。不過領導還是會說,張志宏技術指導不力,不是一個很好的理論教員。

  考慮來考慮去,張志宏還是覺得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向領導提出來,至於采不採納,那是領導的事。

  趙俊生團長聽了張志宏的建議覺得很有道理,但是是不是採用,要經過團黨委會研究,經過實際的飛行實驗,才能確定。因為對於趙團長來說,這也是一項訓練改革,需要慎重,改得不好,上級怪罪下來,他也不好交代。

  第一百二十四章:炮聲隆隆(三)

  更新時間2008-7-26 11:11:40 字數:2270

  沒想到,張志宏的方案,在團黨委會上一致通過,特別是作為黨委書記的祝耀祖政委極力贊成。他覺得這是一個新點子,如果成功了,對他的政績是很好的一筆,可以大力總結經驗。如果不成功,對他也無傷大雅,那是軍事幹部的事,要負責任,也是團長趙俊生負。

  只是這一決定,卻給張志宏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既然使用的是固定光環,那麼每一個射擊距離上,修正彈道的修正角就全靠人工計算來得出。因為每個人每一次射擊時的距離不同,所以作為理論指導,必須計算出各個距離的修正角,在實際飛行時,每個人可一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修正。

  說起來簡單,實際做起來,卻很麻煩。十幾個公式,幾千個數據,在沒有先進的計算工具的情況下,靠一隻筆,一張紙,在紙上一筆一筆的演算,一個數據一個數據的檢驗校對,很長時間才能得出一個數據。

  在時間很緊的情況下,張志宏一個人根本完成不了那麼大的工作量。沒有別的辦法,張志宏只好找來好朋友陳大壯、林超來幫忙,除了飛行,其他時間都是搗鼓這件事。時間長了,陳大壯首先不滿意了:

  “我說,老甘,就你會出新點子。好好的現成路你不走,卻要提什麼新打法,你自己受累不說,害得我們也跟你一起受累。受了累,領導能給你好處也行,如果不給你好處,就落一個白受苦。成績還是領導的,吃苦卻是你自己的。”

  “錘子,你那來的那麼多的牢騷話,這是革命工作,又不是給那一個人干。你要是嫌累,你可以不干。”張志宏批評陳大壯。

  “誰嫌累了,我這是為你著想,你的事,我們能不幫忙嗎?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有些話,還真讓陳大壯說對了,當然這都是後話。

  經過地靶教員的實彈實驗,命中率比原來提高了很多,看來使用固定光環對地靶射擊是可行的。

  張志宏一下子就成了權威人士,請教問題的,確定修正角度的,都來找張志宏,特別是進入實彈射擊以後,張志宏真是忙得不可開交。

  氣象台每一個小時通報一次低空風向風速,張志宏要根據風向風速的變化,及時計算修正角,公布在機場的公示板上,供大家在飛行中修正。前後的修正角,可以用改變固定光環的角度來修正,左右的修正角,只有用改變瞄準點的位置來修正。

  張志宏不僅要指導全團的地靶訓練,自己還要飛好,還要研究自己的飛行動作,只要他一會兒不在地面,就會有人到處找他。

  白天忙於飛行,晚上還要根據白天的飛行情況,研究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已經好長時間也沒有給李娟寫信了,不知道近來的情況怎麼樣。

  想起愛人李娟,張志宏依然像在夢中,真的結婚了嗎?真的有了愛人?真的有了家嗎?李娟對於他來說,還是很陌生的,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四天多一點,說過的話也沒有幾十句。現在卻成了一家人,成了要終生相伴的伴侶,張志宏不相信這是真的。

  在一起是偶然,現在因為飛行和工作的需要分開也是必然。沒有經過風花雪月的接觸,摸有經過難分難捨的熱戀,在一起和不在一起,張志宏都覺得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在法律上固定了這種關係,就有了一種牽掛,有了一種責任感。

  按照對飛行員的規定,結婚後,只要愛人願意隨軍的,都可以立即辦理隨軍手續。李娟願意隨軍,部隊也批准了隨軍,團政治處也在加緊辦理李娟的工作調動。接收單位已經找好,就差地方人事部門發調令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