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呵呵,你這話可把人羞死,功勞越大,越發現你遙不可及啊!好似你看透了千秋萬代,發前人之所不敢想,卻總又水到渠成。我真服了你!”

  “嘿嘿,嘿嘿,那好,你留下來吧,你們!”

  “留下來?幹什麼?”

  “幫我教書!”

  “教書?教啥?”

  “我的國子監,是時候開武學了!”

  第四百八十八章 餘韻(大結局)

  天聖七年。

  七月,國子監武學科成立,韓琦任第一屆武學院院長,狄青、楊文廣、于禁、陳平原等西北大將輪流擔任直講,兩年一任。一時大宋兵學大盛;秋八月,大宋掄才大典新一輪開始,國子監、封丘兩地,分別以五十九人和七十八人中舉的成績,穩居全國比例中舉數第一和絕對數第一的最好成績。而這兩個地方,都是梁豐推行教育改革的實驗之地。於是天下書院學子紛紛前往觀摩拜謁,求取真經。

  天聖八年春二月,春闈揭幕,洛陽富弼高中狀元,文彥博榜眼,跨馬遊街,賜宴瓊林。富弼與晏殊長女完婚,梁豐攜馮程程親自道賀,滿朝相公大臣在場之際,富弼以比梁豐長一歲的年紀恭謹執弟子禮下拜謝師,傳位美談。

  天聖九年,寇準病逝,趙禎大慟,綴朝三日以示恩寵,錢惟演終於如願以償,接替樞密使,梁豐以二十七歲的年齡,同簽樞密院。

  天聖十年,太后劉娥、太妃李氏前後薨逝,趙禎痛不欲生,罷朝一月,常自鬱郁,梁豐多方開導,方才振作。

  接下來的時光,大宋經歷了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大變革。賴有梁豐活字排版印刷術的貢獻,大宋的文化普及進入了一個迅猛發展的時代,報紙鋪天蓋地走入尋常百姓家,人們對國家大事的關心已經不僅僅限於貪腐,逐漸有人開始試探著多角度地看待朝廷大事,關心民族未來。這一特權已經不再掌握於朝廷士大夫手中。

  同時,越來越多的書籍充實了大宋人民的精神,以梁豐《西遊記》引發的開端,多種小說、套曲、詩詞、散文和思想著作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更為可貴的是,因為國才院的建立,大宋出現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批專業人才隊伍,他們涉及水利、建築、器械製造、軍工開發、氣象、地質等等多個領域。而且廣泛運用於社會建設和人民生活。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學問。後人驚嘆,大宋的科技進步比當時世界最少要領先兩百年。

  受到大宋經濟文化軍事各方面的影響和衝擊,漢族在面對北方民族的時候,越來越展現出強大的自信和堅實的力量。宋太祖當年設想的贖買燕雲十六州議題,高頻次的出現在朝廷與民間的議論之中。逼迫得現任北遼皇帝耶律洪基步步後退,主動自降國體,尊大宋為兄國。同時依舊侍奉趙禎為叔,禮敬有加!

  朝廷的老一輩和許多後起之秀們有感於國勢日盛,國力強大,開始打起北遼的算盤。畢竟這是大宋文臣武將們心中的夢!紛紛上書,從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不同側面給收復燕雲,直取北遼提供了若干有利的證據。加上狄青、楊文廣等輩風頭日盛。全國都認為拿下北遼是之日可待的事。都覺得當今官家應該做個千古一帝。

  趙禎有些興奮起來,如今國家富強,自從貪腐一案見諸報端之後,有賴於監督權的**,貪官污吏日漸減少。最後發展到梁豐梁大人家裡請客,因為準備不夠在潘樓叫了一桌外賣。誰知潘樓是梁豐的腦殘粉絲,死活不收錢白送了一桌。這件事也被報紙沒頭沒腦地捅了出來。御史台為此接連三天展開對梁豐的質詢,逼得這廝不得不在《西北》報上發表聲明道歉,並照價賠償潘樓酒席錢!

  老百姓們雖然對此大大不以為然,認為梁大人吃頓館子有什麼了不起?他要願意,老子們都可以天天供他白吃白喝不要錢怎麼樣?可是梁豐隔天又發聲明:監督權下放百姓的這個主意是我出的,就是為了防微杜漸,防止特權思想作祟漸漸凌駕於百姓之上。一頓飯雖小,卻可見咱們大宋進步如斯。真誠謝謝大家,等我窮得要飯時候你們再供我吃喝!

  這篇小文章終於被人們嗅出了大意思,原來這是梁豐故意做作,拿自己開刀,就是要讓特權思維永遠成為國家的一個歷史名詞!

  回到趙禎的打算,他終於有了同北遼較量一番的計劃。最後卻被梁豐堅決制止,理由是現在北遼無論什麼都已經遠遠處於大宋的下風。這時候與其勞民傷財生靈塗炭,倒不如文化滲透經濟侵略,最後慢慢把他們融化在咱們的民族大家庭里為好。而且,好像他們東北邊那個叫女直的部落有些顯露出野蠻和彪悍起來。要是同北遼開打,未必這些部落不乘機作亂。別看咱們大宋武器先進名將眾多,對那些人還真要小心應付。

  趙禎對他簡直是無條件信任,他說不行,就不行嘍!乾脆採納他的辦法,不斷挑唆北遼打壓女直,提供經濟和常規武器(刀箭而已)援助,終於找機會砍了大宋秘密懸賞的該里缽的腦袋。梁豐一聽阿骨打的爹帶著沒找到媽的孩子一起死翹翹,高興得大醉三天。可是這種沒處訴說的痛快讓他如同便秘似的難過了好幾天。

  隨後梁豐果斷下令,交涉北遼,不許再對女直採取欺壓和強買強賣的做法,大家都在一個天下生活,要講和諧。並主動同北遼簽訂了平等貿易自由協定,開啟了民族經濟和文化大融合之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