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頁
“額,好吧,今後朕注意就是,一定控制好自己脾氣。”趙禎越聽越汗如雨下,忙誠懇地承認錯誤。
梁豐這才笑起來:“不過。也不能說你今天什麼都錯的,起碼有件事做得很好!”
趙禎被這廝罵得體無完膚,正愁如何挽尊呢,聽他又表揚自己,端的兩眼放光,羞澀地笑道:“呵呵,什麼事做得好?”
“就是你指定我來查辦此事!”梁豐抽抽鼻子。仰起腦袋得意地說道。
“是啊,滿朝武,朕沒一個放心,只有靠你了!”提起這個,趙禎很煩悶:“朕就是搞不懂,沒虧待他們啊,各種薪俸,什麼不比前朝高出數倍?怎麼花都應該夠了吧。還是如此不知足,到底弄這麼些錢幹什麼?”
“這是人的性,天生就是貪。這不能怪他們,而是制度有問題。”
“那要怎麼改?”趙禎當然很迫切地想解決這個問題,最好一副藥吃好。
“慢慢來,不過,因為這件事。我認為的確可以起步了。”梁豐很自信地說。
後來經過趙禎授權,梁豐可以自己選擇副手,點誰是誰。
他選了兩個人,都是自己的偶像。好兄弟。
一個是現在正知建昌的包拯。如果沒遇到梁豐,估計他不會去。可是後來歷史真的改變了。包哥沒有再依偎父母懷裡,而是老老實實,懷揣著同梁豐一起做的強國夢,赴任建昌。二人當時約定,梁豐待時而動,他便起而助之!
另一個則是剛剛出使北遼回來的范仲淹。那還有什麼說的?天天膩在一堆,這種事,自然要上。
見面的喜悅和互道思念過後,梁豐給范大哥引薦了自己這位死黨。范仲淹對包拯其實很熟悉了,自己的章就是他親手發出來的。二人算得上是神交。
“拂拭殘碑覽德輝,千年包范見留題。驚烏繞匝中庭柏,猶畏霜威不敢棲。”這是後人在開封府的歷任府尹刻名上對兩位名字的題詩。歷經千年,那塊碑上已經找不到包拯和范仲淹的名字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坑。沒有人會發瘋要在石碑上摳出一個坑來。而是千百年來的中國老百姓發自對他們的無限敬仰,輕輕地觸摸、指點而造成。
這要經過多少代的考驗?這是在這個民族心裡豎起多高的形象才能達到?
看著兩位光耀千秋的人物,一左一右坐在自己身邊。雖然早就習慣,但每當一想到這其中的意義,他的屁股還是不由自主地一陣陣發燙。
“兩位大哥,客套話咱不多說了,就一件事,官家讓我徹查軍中貪賞大案,請你二位襄助。現在,咱們就把具體規劃定一定吧。”梁豐開口笑道。
三個人一起商議,初步計劃定下之後,梁豐便向趙禎上了專折,詳談自己的查案計劃。趙禎毫不猶豫御批照准,成立了一個新式的反腐專案團隊。
天聖六年軍腐案查辦構成人員名單
總理(案子總管而已):梁豐
副理:范仲淹、包拯、韓琦
襄理:鄧聖、楊廣、富弼、狄青、高雙卯、王英、劉川、仲殊、林羽冰。
以及承局若干、傳遞若干、巡捕若干。
這些人全部由梁豐自行挑選,被挑到的無條件參與,朝廷各衙門不得阻攔、推諉。
范仲淹負責徹查勳爵一路,王公勛貴,全由他開展調查;包拯負責官一路,韓琦負責武官一路。
其餘各人,按自己所擅長,由副理隨時調度。
這個團隊一出來,就讓朝廷人心惶惶,如此干法那還了得?第一,他們級別太低,怎麼能查辦高官?第二,這些人都是梁豐故舊,這廝難保不是借住力量清洗異己。這種事歷朝歷代可是史不絕書啊,官家莫非要當昏君?第三,這些人來路不明良莠不齊,既有當官的,也有扛槍打仗的,居然還有辦報紙的。這種搭配,稱得上史上第一混亂了吧?成何體統?
各種理由隨著奏章雪花般地飛到趙禎桌上。紛紛要求官家清醒清醒,不要被小人所利用了。
幸虧趙禎真的清醒,早就和梁豐商議妥當,留著後手。否則還真要被這些理由攪和糊塗了不可。
後手就是第二道詔書:凡在京二品以上武官員,勳爵列侯以上者,此次只須主動如數交出贓款,等查辦團隊落實數目核對無誤之後。不加責罪;第二、現任東西兩府正副相公,不再調查之列。但不許替人說情,不許就案子發表意見。只要有一句囉嗦,這條豁免權馬上取消,列入調查對象。
梁豐這一刀狠哇!
若是以前,大家都是利益共同體。一條繩上的螞蚱,逮著誰都要扯得上面生疼。尤其是那些王公貴族和相公大人們,誰手底下沒有一幫小弟?有幾個沒摸過葷腥?如果一查到底,那麼這些人必然是案子最大的阻力,到時候又潑又踹,甚至無所不用其極,逼急了什麼手段拿不出來?搞不好趙禎的安危都成大問題。
可是現在好了。擺明了你們沒事。這就是司法豁免權的好處。他沒事了,自然不會去自己找屎。不是已經說了麼,可以不查你,但前提是你不准多嘴。多嘴就是同謀,就是活膩了。
誰家不是一大家子人?這時候哪個還敢跟下面小弟們講義氣?你們自求多福吧!於是京城開封一夜之間仿佛變得蕭條起來,所有二品以上高官家的大門都緊緊關閉,死不見客。任由你外面哭得肝腸寸斷驚天動地,任由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歷數自己如何當牛做馬。裡面就是裝作半句沒聽見。
梁豐這才笑起來:“不過。也不能說你今天什麼都錯的,起碼有件事做得很好!”
趙禎被這廝罵得體無完膚,正愁如何挽尊呢,聽他又表揚自己,端的兩眼放光,羞澀地笑道:“呵呵,什麼事做得好?”
“就是你指定我來查辦此事!”梁豐抽抽鼻子。仰起腦袋得意地說道。
“是啊,滿朝武,朕沒一個放心,只有靠你了!”提起這個,趙禎很煩悶:“朕就是搞不懂,沒虧待他們啊,各種薪俸,什麼不比前朝高出數倍?怎麼花都應該夠了吧。還是如此不知足,到底弄這麼些錢幹什麼?”
“這是人的性,天生就是貪。這不能怪他們,而是制度有問題。”
“那要怎麼改?”趙禎當然很迫切地想解決這個問題,最好一副藥吃好。
“慢慢來,不過,因為這件事。我認為的確可以起步了。”梁豐很自信地說。
後來經過趙禎授權,梁豐可以自己選擇副手,點誰是誰。
他選了兩個人,都是自己的偶像。好兄弟。
一個是現在正知建昌的包拯。如果沒遇到梁豐,估計他不會去。可是後來歷史真的改變了。包哥沒有再依偎父母懷裡,而是老老實實,懷揣著同梁豐一起做的強國夢,赴任建昌。二人當時約定,梁豐待時而動,他便起而助之!
另一個則是剛剛出使北遼回來的范仲淹。那還有什麼說的?天天膩在一堆,這種事,自然要上。
見面的喜悅和互道思念過後,梁豐給范大哥引薦了自己這位死黨。范仲淹對包拯其實很熟悉了,自己的章就是他親手發出來的。二人算得上是神交。
“拂拭殘碑覽德輝,千年包范見留題。驚烏繞匝中庭柏,猶畏霜威不敢棲。”這是後人在開封府的歷任府尹刻名上對兩位名字的題詩。歷經千年,那塊碑上已經找不到包拯和范仲淹的名字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坑。沒有人會發瘋要在石碑上摳出一個坑來。而是千百年來的中國老百姓發自對他們的無限敬仰,輕輕地觸摸、指點而造成。
這要經過多少代的考驗?這是在這個民族心裡豎起多高的形象才能達到?
看著兩位光耀千秋的人物,一左一右坐在自己身邊。雖然早就習慣,但每當一想到這其中的意義,他的屁股還是不由自主地一陣陣發燙。
“兩位大哥,客套話咱不多說了,就一件事,官家讓我徹查軍中貪賞大案,請你二位襄助。現在,咱們就把具體規劃定一定吧。”梁豐開口笑道。
三個人一起商議,初步計劃定下之後,梁豐便向趙禎上了專折,詳談自己的查案計劃。趙禎毫不猶豫御批照准,成立了一個新式的反腐專案團隊。
天聖六年軍腐案查辦構成人員名單
總理(案子總管而已):梁豐
副理:范仲淹、包拯、韓琦
襄理:鄧聖、楊廣、富弼、狄青、高雙卯、王英、劉川、仲殊、林羽冰。
以及承局若干、傳遞若干、巡捕若干。
這些人全部由梁豐自行挑選,被挑到的無條件參與,朝廷各衙門不得阻攔、推諉。
范仲淹負責徹查勳爵一路,王公勛貴,全由他開展調查;包拯負責官一路,韓琦負責武官一路。
其餘各人,按自己所擅長,由副理隨時調度。
這個團隊一出來,就讓朝廷人心惶惶,如此干法那還了得?第一,他們級別太低,怎麼能查辦高官?第二,這些人都是梁豐故舊,這廝難保不是借住力量清洗異己。這種事歷朝歷代可是史不絕書啊,官家莫非要當昏君?第三,這些人來路不明良莠不齊,既有當官的,也有扛槍打仗的,居然還有辦報紙的。這種搭配,稱得上史上第一混亂了吧?成何體統?
各種理由隨著奏章雪花般地飛到趙禎桌上。紛紛要求官家清醒清醒,不要被小人所利用了。
幸虧趙禎真的清醒,早就和梁豐商議妥當,留著後手。否則還真要被這些理由攪和糊塗了不可。
後手就是第二道詔書:凡在京二品以上武官員,勳爵列侯以上者,此次只須主動如數交出贓款,等查辦團隊落實數目核對無誤之後。不加責罪;第二、現任東西兩府正副相公,不再調查之列。但不許替人說情,不許就案子發表意見。只要有一句囉嗦,這條豁免權馬上取消,列入調查對象。
梁豐這一刀狠哇!
若是以前,大家都是利益共同體。一條繩上的螞蚱,逮著誰都要扯得上面生疼。尤其是那些王公貴族和相公大人們,誰手底下沒有一幫小弟?有幾個沒摸過葷腥?如果一查到底,那麼這些人必然是案子最大的阻力,到時候又潑又踹,甚至無所不用其極,逼急了什麼手段拿不出來?搞不好趙禎的安危都成大問題。
可是現在好了。擺明了你們沒事。這就是司法豁免權的好處。他沒事了,自然不會去自己找屎。不是已經說了麼,可以不查你,但前提是你不准多嘴。多嘴就是同謀,就是活膩了。
誰家不是一大家子人?這時候哪個還敢跟下面小弟們講義氣?你們自求多福吧!於是京城開封一夜之間仿佛變得蕭條起來,所有二品以上高官家的大門都緊緊關閉,死不見客。任由你外面哭得肝腸寸斷驚天動地,任由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歷數自己如何當牛做馬。裡面就是裝作半句沒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