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范仲淹和富弼很是驚奇,等鞭炮聲稍歇,問道:“今天又非過年,如何這般熱鬧?莫非京城風俗和別地不一樣?”

  梁豐放下筷子,淡淡說道:“西北大捷,普天同慶,想是滿城百姓自發慶賀吧。”二人恍然。

  等到重新舉杯的時候,梁豐臉上似悲似喜,沉默不語。范仲淹正要相問,只見這廝竟然掉下淚來,起初只是有些抽泣,漸漸地越哭越是肆意,竟淚流滿面,最後嚎啕大哭。

  范仲淹和富弼呆立當場,不知什麼緣故,趕緊起身:“玉田,何故如此?”老范問道。

  梁豐卻猛地撲在范仲淹懷裡,悶頭悶腦嗚嗚作響,一邊哽咽道:“西北大捷,小弟激動萬分,早晚盼著哥哥回來,共同慶賀!從今一戰,我大宋終於強大起來啦!”說得又是傷感,又是激動。

  范仲淹以手撫著他的肩膀,聽他言語,和富弼相顧良久,忍不住潸然淚下。

  然而他們倆不可能知道,梁豐為了這一天,已經憋屈得太久,壓抑得太久!從大捷消息傳來那天,他就天天期盼著,能同他心中的偶像范仲淹一起,共同慶祝這個時刻。

  現在的整個大宋,只有他一個人知道這個消息對一個民族的重大意義。因此,也只有他一個人,在這喜慶的時刻,穿一身白衣,送走一個歷史上屈辱軟弱的民族,重新迎來一個強大的新生!

  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有說的麼?

  今天繼續發財,“貪吃小熊”、“山水采田”、“上官擠骨”、“秦風漢魂”,老朋友們,扇子多謝了!

  “直娘賊!打仗洒家們出死力,上陣洒家們撒熱血,屍山血海爬了出來,臨了臨了,還被他們敲骨吸髓!”

  “就是,他娘的這日子沒法過了,照此下,誰願意做這送死的丘八?還不如大家一拍兩散,管他媽的什麼平夏、什麼北遼?咱們拼死拿下偌大地方,換來的就是這麼對我們麼?”

  一陣吵吵鬧鬧的不平聲,在西北天高雲淡的秋風中擴散開來,人人心中充滿了悲憤和不公。然而這時候是沒人聽他們話的,只好自己發泄罷了。

  開罵的隊伍是原來永興軍路柔遠砦一都人馬,此時正駐紮在地斤澤的一塊小小綠洲上。

  平夏已經不存在了,四面八方的宋軍奉命開赴,接收了平夏原來一十二路軍司,所有党項軍被全部打散,分批編入宋軍隊伍,更多的是押解到中原腹地,交給兵部安排。

  規矩如此,党項原先五十萬兵馬,除潑喜郎、撞令郎等,所有騎兵都不能留在原地安置,萬一作亂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押到中原,分散在各路軍中,做些餵馬劈柴的營生,須得等到兩三代被漢人同化之後,才能慢慢放鬆下來。

  這是目前大宋安置如此龐大軍隊唯一有效的辦法了。

  但另一方面,就必須有幾乎最少要相當於原先一半的部隊充實過來,否則這麼大的地盤,如何把守?黑水鎮燕軍司、黑山威福軍司等地。因為靠近北遼,駐兵尤多。

  拿下這塊地盤不是萬事大吉,今後的政治、經濟、化都需要重新建立制度。比之重新開闢一個州府的難度要多得多。畢竟這裡歷來都是党項地盤,他們的風俗習慣,他們的飲食起居,還有他們的民族信仰,都是需要千方百計重新塑造的。

  這一切當然交給官們思索。但是目前。一個很大的問題卻擺在了武將們面前。

  西北大勝,普天同慶,天子大赦天下,犒賞三軍,聽起來多麼振奮人心。只是這振奮下面,卻又隱藏了多少齷齪的勾當?光賞錢一項。就引來了方才柔遠砦兵卒的謾罵。因為聖旨下來,他們聽得清清楚楚,凡參與大軍作戰,深入腹地的軍中,無論是那一等兵,最低按每人十貫錢賞賜,都頭以上賞錢三十貫。以此每一級加五貫遞增。

  可是最後拿到他們里呢?居然每人只有區區四貫,都頭才十五貫。扣減了一半還多!

  這是什麼概念?就以永興軍現有部隊共十五萬禁軍、二十萬廂軍計算,三十五萬人最少就需要三百五十萬貫賞錢,若加上各級遞增,數目至少要翻一倍以上,就是七百萬貫。等同於朝廷一年全國養兵的花費。

  趙禎算得上是翻箱倒櫃,逼著王曾、李諮他們把錢湊了個齊齊整整,為的就是鼓舞士氣。感謝他們為大宋立下的血汗功勞,感謝他們替百姓掙到了一個太平世界。

  可是從國家銀庫開始,各籌錢糧的州府、科道、轉運、押解、驛站、鋪陳等等等等,一路下來,從籌錢那一刻起,就開始跑、冒、滴、漏,然後沿途雁過拔毛。每一級長官要孝敬,每一路關節要打通,每一家衙門要拜上,每一個但凡能插句嘴的小人物都可以從中撈取一點好處。他們有理啊:“憑什麼就你們得賞錢?沒有爺們兒在後面大量供給。沒有爺們兒給你們干好後勤,你們勝得了麼?別拿下平夏,就是屍首都未必領得回來。老子們累死累活替你們白幹了?朝廷不賞,難道你們連這點事都不懂麼?

  沒辦法,這就是大宋官場的潛規則,就是大宋制度的黑洞。在這裡面,不拿錢的一個都沒有,因為這種群體,哪容得下這種異類生存啊?就算有些良心的,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自己不過分,周圍的人也管不了啦!

  如此下來,當然連一半都勝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