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黛安說:“你現在在大房子裡吧。”

  “你是不是打過電話給卡羅爾了?”

  “我每個月都會打個電話給她。我是個乖女兒。有時候她沒有喝得太醉,還可以跟我講話。傑森怎麼樣了?”

  我說:“說來話長。他已經好一點了,沒什麼好擔心的。”

  “我最恨聽到別人說這種話。”

  “我知道。不過我說的是真的。他是有點毛病,不過已經治好了。”

  “你只能跟我說這些嗎?”

  “現在只能告訴你這麼多。你跟西蒙還好嗎?”上次她打電話給我的時候好像提到什麼犯法的問題。

  她說:“不太好。我們要搬家了。”

  “搬去哪裡?”

  “反正就是離開鳳凰城,離開城市。約旦大禮拜堂已經暫時關閉了……我以為你應該聽說過了。”

  我說:“我不知道。”我怎麼可能會聽說西南部一座大難教派的教堂面臨什麼財務問題呢……我們又聊了一些別的事情,黛安說,等到她和西蒙安頓好,就會打電話告訴我新的地址。好啊,有什麼不好,管他的。

  結果,隔天晚上,我真的聽到約旦大禮拜堂的消息了。

  那天晚上,卡羅爾很反常的說她想看晚間新聞。傑森有點累了,不過還是很清醒。他也想看。於是,我們足足看了四十分鐘,從全球各地戰火頻傳到名人顯貴的官司纏訟。有些新聞看起來還蠻有意思,例如,萬諾文的最新消息。他到比利時去和歐盟的官員會面。有一則好消息是烏茲別克那邊傳回來的,陸戰隊的先遣部隊終於得到了支持。還有一個特別節目報導心血管耗弱症候群和以色列的乳製品產業。

  我們看到一段給人印象很深刻的畫面。推土機把一堆被撲殺的牛鏟進一個大墳墓里,灑上石灰。五年前,同樣的事件也曾經重創日本的牛肉產業。從巴西到衣索比亞,十幾個國家爆發了心血管耗弱,後來災情也控制住了。人類的心血管耗弱是可以用現代的抗生素治療的,可是,這種疾病卻常常死灰復燃,持續傷害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

  *******************

  分秒必爭(12)

  發布時間:2008-05-13 14:45

  ------------------

  可是,以色列的乳牛業者有嚴格的敗血病檢疫規程和試驗規程,所以,當地會流行心血管耗弱是始料未及的。更糟糕的是,首例病例,也就是第一宗感染的病例卻追蹤回溯到美國。有人把感染病菌的受精卵私運到以色列。

  走私的源頭追溯到一個叫做“世界之音”的組織。那是美國境內的大難主義教派慈善團體,總部設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郊區的工業園區。為什麼“世界之音”要走私牛的受精卵到以色列去呢?後來發現,這件事和慈善活動無關。調查員從世界之音的贊助者身上循線追查到十幾家地下金控公司,再追查到一家大財團。財團的組成分子包括一些大大小小的大難主義教派的教會,時代主義教派的教會,還有一些外圍的政治團體。這些團體信奉一個共同的聖經教義。這個教義擷取自《聖經·民數記》第十九章,並根據《馬太福音》和《提摩太書》推衍出某些結論。簡單地說,他們相信有一頭全身紅色的小牛將會誕生在以色列,那是耶穌基督二次降臨的預兆,也是“主臨天下”的開端。

  那是一個古老的思想。極端的猶太教團體相信,在聖殿山上祭獻紅色小牛,象徵著彌賽亞的降臨。幾年前,這些極端分子曾經發動所謂的“紅色小牛”行動,攻擊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其中一次行動損毀了“阿克薩清真寺”,導致該地區差一點爆發戰爭。以色列政府全力鎮壓這些行動,結果卻只是把這些組織趕入地下。

  報導說,“世界之音”贊助很多牧場,這些牧場遍布美國中西部和西南部。他們很虔誠地投入活動,希望促使“哈米吉多頓”的世界末日善惡決戰早日來臨。他們想盡辦法要培殖一頭全身血紅的小牛。過去四十年來,已經有人貢獻了無數的小母牛,結果卻不盡理想。他們相信這頭紅色的小牛將會比之前的小母牛更優越。

  這些農場採取組織化的行動,規避聯邦政府的檢驗和飼養規程。當牧場裡的牛隻爆發心血管耗弱時,他們甚至隱匿不報。病毒是從墨西哥的諾加勒斯市越過邊境蔓延而來的。遭到感染的受精卵孕育出含有大量紅色毛基因的種牛。然而,這些小種牛出生之後,大部分都很快就死於呼吸窘迫症。他們悄悄埋葬了屍體,可是已經太遲了。病毒感染已經擴散到成牛和幾個牧場的工人。

  這次事件使得美國政府十分難堪。食品藥物管理局已經宣布要檢討政策,而國安部也凍結了“世界之音”的銀行帳戶,並且對大難主義教派的資金募集會進行搜索。報導中出現了幾個畫面,聯邦調查員從不知名的建築物里捧出一箱箱的文件,在幾座地下教堂的門口掛上鎖鏈。

  播報員列舉了幾個名字。

  其中一個名字就是約旦大禮拜堂。

  *******************

  公元4×109年(1)

  發布時間:2008-05-13 14:45

  ------------------

  到了巴東城外,我們就換車了,從尼瓊的救護車換到一輛私人汽車。司機也是米南加保人。他把我們載到濱海公路的一個貨車場,讓我們下車——我,伊布伊娜,還有伊安。貨車場是一大片黑色的沙石地,上面蓋了五間巨大的鐵皮屋頂倉庫。倉庫兩邊是一堆堆圓錐形的散裝水泥,上面遮著防水布。一節腐蝕得體無完膚的油罐列車閒置在鐵路支線上。辦公室是一間低矮的木頭房子,招牌上的印度尼西亞文翻譯出來就是“巴羽通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