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連好幾個月,需氧有機生物的數量起伏不定,使得大氣中的含氧量也跟著起起落落。不過,到了十二月,大氣壓力已經超過二十毫巴,而且趨於穩定。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不穩定的水循環,再加上新的生物地質化學回饋循環系統,由於這些因素潛在的混沌整合,火星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平衡狀態。

  *******************

  無人星球生態培育(9)

  發布時間:2008-05-13 14:44

  ------------------

  一連串的成功對傑森是很有幫助的。他的症狀一直沒有再復發,而且忙得很開心,仿佛忙碌可以治療他的病。如果說有什麼事情會讓他感到沮喪,那就是他漸漸浮出台面,變成近日點基金會的天才樣版,或至少也是火星改造計劃的科學名人,典範金童。這不是傑森自己願意的,而是愛德華搞出來的把戲。愛德華很清楚,社會大眾希望基金會能夠有一個門面,最好是年輕聰明,但不會給人壓迫感。因此,自從基金會成為一個航天領域的國會遊說團體之後,他就把傑森推上鏡頭。小傑勉為其難地承受這一切。他是一個很有耐性的優秀解說人員,而且很上相,可是他痛恨這樣的過程。不管到什麼地方,只要看到電視上出現自己的畫面,他就寧可趕快離開。

  就在那一年,我們進行了第一次“核電宇宙飛船”無人飛行。傑森全神貫注地留意整個過程。這些宇宙飛船就是要用來運送人類到火星去的,構造上不像種子宇宙飛船那麼簡單。“核電宇宙飛船”是全新的科技。“核電”是“核子電力推進系統”的簡稱,也就是使用核反應爐動力的離子引擎,比種子宇宙飛船的引擎威力強大得多,足以承載大量的人員裝備。不過,要把這些巨大的宇宙飛船送上軌道,需要史無前例的巨大火箭,遠大於太空總署曾經發射過的任何火箭。這項行動,傑森稱之為“英雄式的工程”,不過,工程費用也是同樣英雄式地昂貴。巨大的經費,就連一向大力支持的國會都亮起了紅燈,不過,一連串引人注目的成功壓住了蠢蠢欲動的反對勢力。傑森很擔心,只要有一丁點明顯的失敗,贊成與反對兩邊的勢力就會扯平。

  新年剛過沒多久,一艘核電宇宙飛船測試飛行失敗,裝載測試資料的飛行器無法重返大氣層,根據推測,很可能在軌道上出故障了。國會山裡有一個小團體發表譴責聲明,他們代表的是財政極端保守的幾個州,在航天工業方面沒有什麼明顯的投資。不過,愛德華在國會裡的朋友否決了他們的反對。一個星期之後,測試飛行成功了,國會裡的爭議也就偃旗息鼓了。不過,傑森說,我們只是很巧妙地躲過了子彈。

  我把這件事告訴黛安,她雖然聽得懂,卻覺得那些都是無謂的爭辯。她說:“傑森真正需要擔心的,是火星計劃究竟會給地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到目前為止,媒體上多是一片歌功頌德,對不對?大家都在熱頭上。我們都需要找點什麼來給自己一點信心,相信人類……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怎樣說好了,相信人類具有無窮的潛力。只不過,這種自我陶醉遲早會醒過來,到時候,大家就會開始變得很聰明,非把時間迴旋的真相搞清楚不可。”

  “這樣不好嗎?”

  “萬一火星計劃失敗了,或是無法滿足大家的期望,是的,那就不妙了。這並不只是因為他們感到失望。他們親眼目睹整個火星地球化的過程,所以,他們現在手上有一把尺了。他們會用這把尺來衡量時間迴旋。我說的是,衡量時間迴旋那種全然瘋狂的力量。時間迴旋並非只是某種抽象的現象,你讓他們鼓起勇氣面對這隻龐然巨獸,而且我猜,這對你們是有好處的。不過,萬一你們的計劃出了什麼問題,也就等於奪走了他們的勇氣,更糟糕的是,他們已經見識到時間迴旋的威力了。而且,泰勒,他們不會喜歡你們失敗的,因為,萬一你們失敗了,他們就會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懼里。”

  我念了一段豪斯曼的詩,那首詩是她從前念給我們聽過的: 幼兒尚未知曉,已成大熊佳肴。

  她說:“那個小孩已經開始搞清楚了,也許那就是你們描繪出來的‘大難’了。”

  也許吧。有些夜裡,睡不著覺的時候,我會想到假想智能生物,納悶著,他們究竟是誰。對於他們,其實我們只看得到冰山的一角,只看到一個明顯的事實,那就是,他們就是有能力用這個……透析膜把地球包在裡面,而且,他們已經在外面等了將近二十億年了,將我們納為己有,調整我們的星球和時間的流速。

  *******************

  無人星球生態培育(10)

  發布時間:2008-05-13 14:44

  ------------------

  沒有任何生物能夠那麼有耐性,即使只有一點點像人,也不可能那麼有耐性。傑森的神經專科醫師拿了一份美國醫藥協會期刊給我看,是那年冬天出版的一份研究報告。康奈爾大學的人研究了嚴重的抗藥性多發性硬化症,發現了一種標誌基因。那位醫生名叫戴維·馬斯坦,是一個胖胖的佛羅里達當地人,待人很親切。他分析傑森的基因圖譜,在裡面找到了可疑的基因序列。我問他那究竟代表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我們幫他開處方配藥的時候,就能夠更明確一點了。此外,傑森不是典型的多發性硬化症病人,我們永遠不可能把他治療到症狀長期不會發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