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之所以選擇此處落腳,也因為這大山後方有著一位妙人深居,此人非是妖族,與靈山有著幾分關係,在這山中安安穩穩待了近百年,可見有些本事。

  上了山,白廉只見林中蛇蟒繞枝,毒蟲惡獸數不勝數,讓人膽寒。這些生靈受一方水土滋養,多半都已成精,只是還欠些火候修煉罷了。

  白廉伸手一招,頓時一個藏在草木中的肥胖娃娃,凌空飛起,被他攝到了腳下。這娃娃肚兜加身,周身靈氣滾滾,卻是一隻化形的人參。

  “妖王饒命,妖王饒命。”察覺到白廉也乃妖物,但法力卻深不可測,這人參精霎時驚慌的哀求著,妖族本性好殺,凡是草木成精的生靈,都會被一些妖物用來吞服,增長自身的道行,所以,命不長兮。

  “我且問你,可知這山中有一名自稱蠙城大聖國師王菩薩的人?”白廉笑問著,儘量使自己看起來,不是那麼兇惡。

  “曉得,曉得,此人百年前落於橫東七十里的山腳下。”娃娃伸手一指,頭挨著地面,不敢造次。待過了半晌,見無人應聲,這才抬頭看去,卻發現那麻衣樵夫,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順著那人參精所指的方向,白廉片刻後就來到了一處四面環山的平地間,山腳處建有一座草廬,種著幾片菜田,似山中野戶一般。

  此時,正有一名老僧跪坐在園中,口傳佛法,在其周身則圍著近百隻妖物。

  這和尚竟是在傳經,以助這些妖族修成佛法,消解自己的妖氣,以投西方佛教。

  “這靈山還真是豁出去了,竟然開始挖妖族的牆角,東勝有金蟬子,南瞻有此人,這網撒的夠大。”白廉心中暗暗一笑,忽然大聲唱起了山歌,歌聲在山野間迴蕩不息,尤為響亮。

  “今天有客來訪,諸位還是先回吧。”和尚對於白廉的出現不感意外,和煦的對著身前這些沉醉於經文中的妖物,淡笑著。

  近百隻妖物聽後,恭敬的退了下去,慢慢的隱入了山林間。

  白廉行至廬外,也不生性,直接邁步進了園中,將背上的乾柴放下,看眼和尚,大笑道,“我乃大唐山戶,幾年前不慎迷了路,你可願告訴我此地乃何處?又有路可回我大唐?”白廉就地而坐,伸手自一旁的菜地中拔出一顆蘿蔔,有滋有味的吃著。

  “此地乃南曕部洲盱眙山,與那東勝大唐相隔億萬之遙,爾等一介凡軀,竟能用幾年的光陰,行至此處,還未遭到妖物刁難,實乃幸氣。”菩薩微微一笑,對白廉的行為沒感到絲毫無禮之處。

  白廉哈哈一笑,知道對方看破了自己的障眼術,身形一轉,卻是變回了原本白衣童子的模樣。

  “大唐國師白廉,見過菩薩。”白廉彬彬有禮,不復剛剛的粗俗,作揖道。

  “國師心性本善,你所求之事我已知曉,即是為蒼蒼黎民,我又豈能坐視不理?”和尚輕笑道,心中已知白廉來此的目的。

  白廉一聽,心中微驚,很明顯對方的道行在他之上,竟然能夠提前推算出他的來意。

  再者,他本為妖族,與靈山的關係有些尷尬,此次所求,本以為會遇些阻礙,竟沒想對方如此乾脆的就答應了下來。

  這點出乎他的預料…

  “國師與我佛有緣,此番造福,我靈山也當受益。”菩薩不溫不火的說著,看向白廉的眼神,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在。

  白廉微怔,這種眼神他倒熟悉,當初金蟬子初見他之時,也流露過這種目光…

  白廉當初不是沒想過轉投佛門,他當初從現世入輪迴時,就擁有著地藏菩薩的傳承。只不過,天意弄人,他現在實為妖身,雖然也能修習佛法,但卻遠沒有修煉其他法門那般容易,畢竟,佛經對妖族有著一定的克制。

  想是這麼想,白廉還是謝過對方。

  “我那徒兒雖有一絲仙業在身,卻也未成正神,國師恐怕還要尋上一尋。”和尚笑道。

  “不勞菩薩費心,在下心中已有人選。”白廉回笑說著,東勝神州還有那舜日在,本為天庭星君,地位遠比巨靈神要高出幾分,再加上此次所求之人,有這三人在,也能保證大唐一時平安了。

  “我這就喚他前來。”菩薩揮手一道金光射向蒼穹,接著,便與白廉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

  雖是閒聊,但幾乎三句不離佛法,口中想要招白廉入靈山的意思,尤為明顯。

  白廉卻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與和尚一頓瞎扯。

  個把時辰後,只見一名手握銀白金槍,身穿淡褐黑衣的翩翩少年,肩上抗著一隻剛剛被獵殺的虎怪,自深山中走了出來。

  龍行虎步,小小年紀,身上竟有著幾分彪悍之意。

  白廉見狀,眸光一亮,此人便是他來此的目的了,蠙城大聖國師王菩薩的徒弟,小張太子。

  這小張太子,祖居西土流沙國,父親乃是流沙國國王,幼時多病,後偶得仙緣,進了龍華會,學了一點本事,也在天庭掛了個天將的名號。只不過,本領不高,後來在天界有幾分失意,便轉投佛門,成了蠙城大聖國師王菩薩的弟子。

  “師傅喚我可是有事?”小張太子對自家師傅還是顯得十分恭敬,並將疑惑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白廉。

  白廉乃童子之身,看起來,比他還要小上許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