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個上了些年紀的男人端著那巨大的海碗看著晁鋒,可以說他們是看著晁鋒長大的,在晁鋒當兵的歲月里,更是幫襯著晁鋒家裡打理著田地家務,也是他們幫著晁鋒隱瞞著被抓去坐牢的事實,只向晁鋒的老娘說晁鋒在軍中服役,沒有時間顧家。可眼前的晁鋒肩膀上那閃耀的星星,還有晁鋒身邊那些同樣精壯的軍官倒讓他們迷惑了——晁家小子不是犯了軍規,正在黑窯里蹲著麼?怎麼今天這麼光鮮地回家了?

  晁鋒放下了手裡的小皮箱,按照家鄉的禮節上前招呼。都是沾親帶故的老鄰居或親戚,都是長輩,晁鋒的話語神態中自然地帶上了些恭謙:“三叔,您老人家身子好?家裡承您照料了,晚輩在這先謝謝您了!”

  端著海碗的漢子們交換了一下眼色,年紀最大的那個猶豫了片刻,總算是點了點頭:“好著呢,好著呢!你……不是犯了軍規了,在黑窯里蹲著?白紙黑字的本本上寫著的,可看你這樣子,不像是……”

  沒等晁鋒說話,鬼龍已經搶上前去,不由分說向了答話的漢子伸出了右手:“我是晁鋒在部隊上的領導,晁鋒在部隊上的表現很好,怎麼能有犯軍規的事情呢?這事情啊……還不好說,軍規里不是有保密這一條麼?可按說您是晁鋒的長輩,說了也無妨的——您看那戲文里,不是有王佐斷臂勸文龍,還有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麼?”

  答話的漢子趕緊將手裡的海碗塞到了身邊那人的手中,又將自己那青筋畢露的大手在衣服前襟上使勁擦擦,一把抓住了鬼龍的手。幾個漸漸圍攏過來的漢子們看看鬼龍肩膀上的三顆星星,再打量著周圍幾個軍官臉上帶著的那種坦蕩的表情,都捧著大海碗笑了起來:“我們就說呢?晁家小子是好樣的,咋能犯了軍規天條呢!趕緊回家去,你老娘怕是早得了信了,正等著你呢!”

  一群人的簇擁之下,晁鋒和幾個兄弟快步走向了闊別多年的家。孩子們在晁鋒身前身後喊叫跑動著,漢子們端著大海碗一邊聊天一邊還不忘了朝自己嘴巴里撥上一口酸酸的麵湯,而李文壽手裡不斷遞出的香菸糖塊更是讓那些熱情的鄉親們讚嘆有加——晁家小子不賴,他朋友更仁義!來這窮鄉僻壤里,也知道入鄉隨俗,也知道講究個禮性呢……

  晁鋒的老娘早早地得了消息,已經換上了一身乾淨的衣裳站在了院裡,面朝著打開的大門等候這晁鋒一行人的到來。當晁鋒看見自己母親頭上的白髮,再看看老母親那更加佝僂的身子,晁鋒猛地扔下了手裡的小皮箱,三兩步衝上前去,一頭跪倒在母親的面前,痛苦失聲:“娘啊……兒子不孝啊……”

  白髮蒼蒼的老母親明顯地顫抖了一下,眼眶也猛地紅了起來,連身體也不由自主地搖晃了一下,瘦小的手掌稍微抬起了一點,似乎是要撫摸面前已經許久不見的兒子,可不知道為什麼,母親的手掌慢慢地放回了原位,只是冷冷地說出一句:“哭甚呢?叫鄉黨笑話,回屋,娘有話要問!”

  話說完了,竟然撇下在場的眾人,自顧自地轉身回到了窯洞裡,過了片刻,窯洞裡傳來了晁鋒母親的一聲吆喝:“也請你三叔,還有你同來的部隊上的領導進來!”

  摸不著頭腦的鬼龍和同樣疑惑的三叔隨著晁鋒進了那間簡陋而又異常整潔的窯洞,透過窯洞窗戶照射進來的陽光灑在炕席上,正好把晁鋒的母親籠罩在了柔和的光環里。晁鋒的母親在炕席上盤腿坐著,稍微欠了欠身:“他三叔,還有部隊上的領導,今天請你們做個見證,出門也向鄉黨們和部隊上的人說說,我老晁家是如何管教不肖子孫的!鋒兒,去把那戒尺拿來!”

  晁鋒拿碩大的身軀竟然顫抖了一下,乖乖地從窯洞中供奉著關公的神龕下取過了一條黑黝黝的戒尺,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雙手遞到了母親面前。

  還沒等晁鋒的母親開口,晁鋒的三叔已經驚訝地喊叫起來:“娃他娘,可不興動這個!娃也沒犯甚大錯,哪能動家法呢……”

  白髮蒼蒼的老母親稍微動了動左手,止住了三叔那驚訝地喊叫,用右手穩穩噹噹地將戒尺抱在了懷中,緩緩地閉上了眼睛:“鋒兒,你自己說說這戒尺的來歷!”

  晁鋒跪在炕前,低著頭一聲不吭,巨大的巴掌死死地抓著炕前的土地,連手指都扣進了結實的泥土裡。

  炕席上的老母親猛地睜開了雙眼,顫抖著左手指著晁鋒,嗓門也高了起來:“出了門幾年光景,就連這戒尺的來歷都忘了麼?還要我這做娘的來告訴你麼???”

  晁鋒猛地朝著炕席上端坐著的母親磕了個響頭,跪在地上挺直了身體:“戒尺是用祖上打造兵器的余鐵鑄造的!清朝年間沙俄入侵,祖上自全村募集銀錢自鑄鐵槍投軍殺敵,多餘的黑鐵就打造了這把鐵戒尺,作為晁家的家法。上面刻了八個字——忠孝仁義,佞妄者戒!家門中歷代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者,皆可請家法殺之!”

  老母親稍微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還算你記得晁家的家規!那你再說說,這戒尺下有幾條人命了?”

  晁鋒不假思索地答道:“一共九條人命!有不孝、不義、不仁……最後一個是我二爺,‘十八年饉’饑荒年間,偷了人家半斗黍子,被太爺爺拉到村口,當眾打死!連帶著賠上了人家三倍糧食……晁家六大分支,三百多口人,就是因為這個,幾乎全部餓死,險些成了絕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