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凌晨四點,在預設阻擊陣地上等候了許久的泰迪中校感覺到一點不對勁了,怎麼巴格達方向這麼安靜?即使那些伊拉克人已經被擊潰,那也不會這麼快就安靜下來吧?剛剛想重新確認一下巴格達基地的最新情況,身後的夜空中驟然響起的槍聲和爆炸聲把所有埋伏的美國大兵驚的目瞪口呆——哈巴尼亞前進基地遭受了襲擊!

  當所有美軍士兵搜索著回到哈巴尼亞前進基地的時候,原本井井有條的前進基地已經變成了一派煉獄般的景象,儘管倒伏在地上的伊拉克人的屍體數量遠遠超過了戰死的美軍,但那些被斬首甚至碎屍的場面讓一些精銳部隊的士兵都抑制不住嘔吐的衝動!

  泰迪中校一跌坐在基地邊的沙地上!完了,整個基地中只有不到三十個戰鬥人員,儘管都是精銳,但也頂不住這樣的瘋狂攻擊吧?有的士兵甚至在打光了槍里的子彈後,連換個彈夾的時間都沒有就被活活地砍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留在基地的所有士兵都成了異鄉的冤魂,這損失絕對創下了美軍駐伊拉克期間單次戰鬥的死亡人數之最!

  在營區中進行搜救的士兵跑了過來:“中校,我們發現了兩百二十一具屍體,有一個重傷員,他說親眼看見那些伊拉克人抓走了前進基地的蘇珊少尉!”

  本書從下周一開始進入VIP了,感謝大家捧場,關於大家給我的意見,我會在寫今後的章節時注意的,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偶哦!

  正文 第一部 第十七章 籌碼

  從我腐敗的身軀中,花朵將會成長,而我將成為她的一份子而獲得永恆!——愛德華.孟克

  已經無法形容那些在襲擊中喪生的軍人的家屬是如何的悲痛了!即使是世界貿易大廈被飛機撞毀也沒有導致這麼多的人為了兩百多人哀悼,被無恥的政客犧牲的勇士、盡忠職守的模範軍人,一系列的閃耀著榮譽或寄託著哀思的頭銜被一股腦地扔到了亡者身上,而在美國各個大城市裡反戰遊行集會的人群數量突破了以往任何一次的記錄。

  白宮發言人拿著那張經過無數次推敲的發言稿發愣,要是人質危機或自殺性爆炸還好說一點,至少還可以拿反恐來當遮羞布,羅列出N多的理由為白宮開脫,可人家是用的調虎離山黑虎偷心堂堂正正地襲擊了一個前進基地啊!

  除了承認在指揮上的失誤,某些環節上的協調失靈,然後順便拉個替罪羊擋罵還能怎麼樣?從帷幕中看到講台下面密密麻麻的攝象機和話筒,白宮發言人沒來由地一陣頭暈,險些從帷幕後栽了出去!

  強忍著鬱悶的心情,白宮發言人走上了講台,還沒等提問時間到來,下面的記者已經開始了自顧自的‘狂轟濫炸’!

  “我是CNN的記者,請問白宮對在伊拉克一再發生的美軍遇襲事件有何對策?在剛剛發生的哈巴尼亞前進基地遭受攻擊的事件中,誰應該對此負責?”

  “我是BBC的記者,失蹤的蘇珊少尉現在有無消息?是否會與以前被俘的美軍士兵一樣被殘忍的虐殺?白宮對此有何對策?”

  “我是卡達半島電視台的記者,在哈巴尼亞的襲擊事件中,精銳的美軍士兵為什麽會在正面戰場上輸給一些只有上個世紀武裝水平的伊拉克民兵?難道真的是安拉的力量在保佑那些伊拉克民兵戰無不勝?”

  白宮發言人那強裝出來的微笑顯得更加的僵硬,在他的暗示下,一些提出了某些無法回答的問題的記者被身穿黑色西裝的保衛人員驅逐出會場,整個新聞會秩序大亂,而第二天的報紙頭條基本上都是一些被驅逐的記者揮舞著攝影機或話筒掙扎的大幅照片,最缺德的還是某家大報上的題字照片,一個被驅逐的記者揮舞著話筒踉蹌欲倒,大張著的嘴巴里冒出一句話——你們弄錯了,這不是手榴彈!

  而唯一一個有可能倖存的美國女軍官——蘇珊少尉成為了熱點中心,不可否認,在以前的營救行動中成功的拯救美國女兵林奇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了,而美國也趁機大肆宣揚了一番,甚至被各路媒體譽為《拯救大兵瑞恩》的現實版本,蘇珊少尉能否成為第二個林奇呢?

  伊拉克方面也傳來了消息,在某個不願透露姓名的人提供的錄象帶中,被俘的蘇珊少尉被幾個蒙著臉的傢伙圍在中間,儘管錄象帶沒有任何聲音,但蘇珊少尉那泫然欲泣的表情讓大多數的美國人喊出了拯救蘇珊的口號。

  蘇珊少尉白髮蒼蒼的老父親抱著小孫女在電視上的講話更催人淚下:“小卡德林娜已經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失去了父親,作為遺腹子,孩子已經不能再經受失去母親的打擊,請幫助蘇珊,讓她平安的回家來!”

  費盡力氣,美國人終於查到了蘇珊少尉被關押的位置——阿韋爾沼澤邊緣的一個小村落里,但應該派出哪支部隊組成突擊隊前往營救則成了最具爭議的問題,遊騎兵、海豹和三角洲都是一時之選,但都有各自的長處。

  而最令人擔心的就是伊拉克人會不會在蘇珊身邊設下陷阱,專等營救部隊上鉤呢?為了一個蘇珊再搭進去一支突擊隊?那也太划不來了!儘管美國人一直聲稱為了營救一個被困或受傷的軍人寧願再搭上十倍的性命,但這些軍方高官都知道那是扯淡!沒有利用價值的人是絕對不值得這麼做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