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幸,當天晚上子華竟溘然長逝。子華是一位有65年黨齡的老黨員,功勳卓

  著,品德高尚,是我將近60年的老戰友。這位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

  猝亡,令我痛惜不已、夜不能眠。

  子華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1927年

  參加廣州起義,之後參加保衛我國第一個農村蘇維埃政權海陸豐的戰鬥。1929

  年底,子華成功地組織領導了著名的大冶兵暴,當時黨中央的刊物稱譽這次

  兵暴為“模範兵變第一聲”,在第二次中華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特授予子華二

  等紅星獎章。1932年初,我和子華初次共事。此時,我們一起被派到寧都暴

  動後成立的紅五軍團,擔任團、師的領導職務。 1933年,子華任紅五軍團

  主力師十四師師長,我任另一主力師十三師的政委。我們並肩作戰,共同參

  加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央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後,子華

  同其他領導同志一起率紅25軍從鄂豫皖出發進行長征,在與黨中央失去聯繫

  的情況下,戰勝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紅軍的北上行動。到

  達陝北後,子華參加了著名的直羅鎮戰役、紅軍的東征和西征。紅軍時期,

  子華參加和領導了許多重要戰鬥,他英勇善戰、指揮有方,是我軍一位屢建

  ----------------------- 頁面 204-----------------------

  戰功的著名高級將領。

  抗日戰爭時期,子華任冀中軍區政治委員,同黃敬、呂正操等同志一起,

  領導冀中廣大軍民,為創建冀中根據地、開展平原游擊戰爭,作出了巨大貢

  獻。1944年,總政治部曾讚譽“冀中在人民武裝的建設上,在廣泛的群眾性

  的游擊戰爭之開展上,曾經獲得了偉大的建樹,成為敵後各抗日根據地的模

  范,……成為敵後平原抗日鬥爭的一面光榮旗幟”。當時,我在與冀中毗鄰

  的冀南根據地。冀中的鬥爭經驗,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1940年底,

  子華和我奉命統一指揮冀中、冀南和冀魯豫的部隊,向不斷製造磨擦、暗中

  勾結日寇、殘害抗日軍民、破壞抗日政權的國民黨頑固派石友三部進行討伐。

  子華認真貫徹執行129師關於討逆戰鬥的一系列指示,機智果敢地指揮各部

  隊協同作戰,沉重打擊了頑軍,取得了討伐石友三鬥爭的勝利。

  抗戰勝利後,子華擔任冀察熱遼中央分局書記、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參

  加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北平和平解放後,擔任北京警備司令兼政委。

  1949年4月,子華率四野十三兵團南下,解放安陽和新鄉等地。

  不久,中央決定調子華到地方工作。他是解放後首任山西省委第一書記

  和省政府主席。1950年10月以後他調到中央,先後擔任全國合作社聯合總

  社副主任、主任、黨組書記,國務院財貿辦公室副主任,商業部部長,國家

  計委常務副主任,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處書記,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常務副

  主任。民政部部長等重要職務。子華是我國經濟戰線的傑出領導人之一,他

  在工作中堅持從實際出發,重視調查研究,作風深入細緻、樸實無華,善於

  解剖麻雀、總結經驗,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子華退到二線之後,仍繼續關心黨和國家的大事,始終堅持黨的“一個

  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堅持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為推進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60多年來,子華對黨和人民耿耿忠心,無私地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在整

  個革命生涯中,他表現出堅強的黨性,一切聽從黨的安排,從不計較個人得

  失。他對工作盡心盡職,兢兢業業,極端負責,一絲不苟。他嚴以律已,平

  易近人,從不居功自傲。對待同志謙遜誠懇,寬厚大度。他廉潔奉公,克勤

  克儉。他尊重同志,善於團結同志,不論在哪個工作崗位上,都能與大家很

  好地合作共事。這位令人敬仰的老共產黨人的崇高品德以及他為中國人民的

  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所建立的卓著功勳,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子華在他的回憶錄的前言中寫道:“我認為,在人的一生中,不免要犯

  這樣那樣的錯誤,但能夠為共產主義理想奮鬥終生,是值得自豪和自慰的。”

  子華以他的行動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我願以子華的這句話與大家共勉,並以

  此作為對子華的紀念。

  堅毅坦蕩博學求實

  ——紀念老戰友李一氓同志

  數月前,令人崇敬的老共產黨人李一氓同志,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一氓同志投身革命事業65個春秋。他是我們黨內已為數不多的大革命前

  入黨的者同志之一。他從事過地下工作、軍隊工作、保衛工作、政權建設工

  作、宣傳教育工作、經濟工作、文化工作和外事工作,是一位具有百折不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