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人民軍隊的絕大多數是

  工農分子,他們政治覺悟高,作戰勇敢,工作積極熱情,但是文化水平低。

  伯承同志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講:我一個眼看不見就很痛苦,沒有文化就是睜

  眼瞎,怎麼能當個好軍人啊!建設一支優良的軍隊,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有

  了文化,眼睛才亮,才會成為“千眼佛”。在伯承同志的關懷和號召下,部

  隊辦起了許多掃盲班、文化班,掀起學習文化的熱潮。

  當時,在伯承同志身邊工作的參謀和其他人員,大多是年青人,文化程

  度也不高,伯承同志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提高文化。他在戰場上是叱吒風雲

  的勇猛將領,對下級特別是對年青同志卻是一位誨人不倦的慈樣長者。當他

  發現工作人員寫了錯別字或者文理不通的句子,便把有關同志請來,耐心地

  一字一句、一筆一划地幫助他們改正。在伯承同志的嚴格要求下,在他周圍

  工作的許多同志的文化水平都有了相當大的提高。記得還有這樣一件事:解

  放戰爭期間,一位青年翻譯了一部俄文的軍事著作,請伯承同志校閱。伯承

  同志在緊張繁忙的戰爭年月,利用點滴空隙時間,花了很大功夫,對著原著,

  一字一句地進行了校正。伯承同志對青年人的幫助真是無微不至的。

  全國解放後,各軍兵種相繼成立,我軍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即為適應

  現代化戰爭的需要,全軍都要掌握現代軍事科學技術。伯承同志請求辭去西

  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第二野戰軍司令員等職務,主動請纓去辦軍校。中央很

  快批准了他的要求,毛主席親自給他復了信。從此,伯承同志又重新投入軍

  事教育工作。1950年11月,伯承同志主持起草了《創建軍事學院的意見書》,

  ----------------------- 頁面 194-----------------------

  經周總理修改後,報經毛主席批准。不久,中央任命伯承同志為中國人民解

  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伯承同志受命後,親自主持組建學院領導班子,

  編制訓練工作大綱,建立正規的教學制度等。他在總結以往辦軍校經驗的基

  礎上,繼續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並開展廣泛的軍事學術研究工作,

  組織了聯合兵種協同作戰的軍事演習。伯承同志為辦好軍事學院日夜操勞,

  他還親自授課,有一次講課就達六個小時。學員從開學時的七百多人,後來

  發展到三千人。學員畢業後,都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骨幹,不少同志在抗

  美援朝和其他作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伯承同志為培養適應現代化戰爭需

  要的指揮員作出了重要貢獻,並為後來建立各軍兵種指揮院校和形成完整的

  軍事院校體系奠定了基礎,從而推動了現代化革命化軍隊的建設。伯承同志

  自己有不少軍事著作,《劉伯承軍事文選》就是他幾十年作戰實踐的總結,

  這是他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

  赤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伯承同志是舊軍人出身,但是他出污泥而不染,在他身上沒有一點舊社

  會、舊軍隊的陋習。他入黨後,對自己的要求更是十分嚴格,始終把黨的利

  益、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懷著一顆赤誠的心,為偉大的

  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在各個革命時期,凡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分配的任務,不論任務多麼艱

  巨,條件多麼險惡,伯承同志都是無條件地服從黨的決定,並且奮不顧身地

  去完成。即是受到錯誤路線排擠時,仍然堅持原則,忠貞不渝地為黨的利益

  而鬥爭。他對黨的方針、政策以及上級的指示。採取極其嚴肅的態度,總是

  讀了又讀,研究了又研究,努力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加以實現。紅

  軍長征途中,黨派伯承同志到四方面軍工作。當張國燾企圖改變長征路線,

  堅持南下,另立中央,分裂黨和紅軍時,伯承同志和朱德等同志一起,堅決

  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同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進行

  了堅持鬥爭。 1937年,援西軍在接應失散歸來的西路軍指戰員以後,伯承

  同志遵照中央的指示,領導四方面軍的同志們正確地開展了清算張國燾錯誤

  的鬥爭。伯承同志反覆宣傳《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張國燾錯誤的決定》,堅

  持以教育為主,大會小會作報告,找幹部個別談話,耐心地做工作,不開批

  斗會,不處分人,既堅持了原則,又團結了同志,在真正解決問題的基礎上

  統一了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的思想。

  南京解放後,伯承同志出任軍管會主任、市長。接管原國民黨政府的首

  都,鬥爭是十分尖銳、複雜的,既有公開的鬥爭,又有隱蔽的鬥爭。伯承同

  志日理萬機,十分出色的貫徹執行了七屆二中全會的決議和黨中央的各項方

  針政策,並且親自處理有關外交、統戰等方面的許多重要工作。伯承同志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