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得到了應用。

  經過吳家柱、林海豐、吳大有的串聯,技協隊伍像“滾雪球”一樣擴大,

  逐步形成了一個以先進生產者為骨幹,有技術專長的老工人、工程技術人員

  共同參加的、自覺自愿結合起來進行經驗交流、技術研究、技術協作的群眾

  性運動。由於這一活動來自基層,反映了廣大職工的要求,適應了工交生產

  形勢的發展需要。因此,它一經出現就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在不到半年的

  時間裡,由最初機械行業的三個廠的三個人,很快擴展到全市重工、輕工、

  電業、基本建設等5個行業,近600餘人。

  瀋陽市總工會及時發現和扶持了這項活動,幫助他們總結活動的經驗。

  並在1961年10月召開的瀋陽市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者代表會上,組成了“沈

  陽市勞動模範、先進生產者廠際經驗交流和技術協作活動委員會”。從此,

  誕生了我國最早的職工技術協作組織。

  此後,在瀋陽興起的職工技術協作活動又不斷向遼寧各地擴展,旅大、

  鞍山、撫順、丹東、錦州等地和瀋陽鐵路局,都開展了類似的群眾技術活動。

  許多勞動模範帶頭搞起了技術串連,一些技術難關被攻克。遼寧省委、遼寧

  省總工會及時組織推廣群眾性的技術協作活動,由此,技協活動在遼寧省迅

  速普及,技協組織逐步建立,隊伍不斷擴大,上下形成了一個技協組織體系。

  開展技協活動對於推動技術革新、解決地區和企業之間的技術攻關和生產技

  術難題,促進技術交流和技術互助,提高職工群眾的勞動技能和科學文化素

  ----------------------- 頁面 183-----------------------

  質,組織職工參加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活動,解決生產技術和企業管理的

  難題,保證完成和超額完成任務都是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的。技協活動的出

  現和迅速發展,是黨的自力更生為主建設社會主義原則的體現,是在技術問

  題上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勝利。黃火青同志,多次對技協工作給予了具

  體指導。到1964年,遼寧省已有1678個大中型工礦企業開展了技協活動,

  技協隊伍擴大到12萬多人,形成了60年代技協活動的高潮。

  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領導同志對遼寧省的職工技術協作活動給予了

  充分肯定和熱情支持。1963年1月國家經委的負責同志在聽取了技協活動情

  況匯報後認為,職工技術協作活動“為充分發揮勞動模範的骨幹、帶頭、橋

  梁作用,扎紮實實地開展技術革新運動,找到了很好的方法。”同年10月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彭真同志來瀋陽視察工作,我和黃火

  青同志陪同他接見了遼寧省和瀋陽市的技協骨幹23人。彭真同志指出:“職

  工群眾自覺地組織起來進行技術協作的辦法,同各企業直接領導下的三結合

  互相配合,是依靠廣大職工群眾,自力更生地、多快好省地提高我國技術水

  平的一條很好的道路。”他要求全國都來學習瀋陽的經驗,都搞起技術大協

  作。次日,新華社播發了彭真同志接見遼寧省和瀋陽市技術協作積極分子的

  消息。消息稱讚遼寧省的群眾住技術協作活動已發展到全省工交、基建和財

  貿等行業,對提高企業生產技術水平起了很大作用。

  1964年3月19日,我在大連接見旅大市盧盛和等27名技協骨幹時,把

  技協活動概括為“革新、攻關、取經、推廣、提高”五項內容。“革新”,

  就是革新與改進技術、工藝、設備;“攻關”,就是突破生產技術中的關鍵

  或薄弱環節;“取經”,就是為博採眾長而尋師訪賢,向有專業特長的老工

  人、專家取經求教;“推廣”,就是通過技術表演、現場觀摩等形式交流推

  廣先進的或適用的技術;“提高”,就是通過技術練兵比武和辦班講課等形

  式提高職工群眾的生產素質。1965年7月5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批轉了《沈

  陽、長春、哈爾濱三市先進刀具經驗交流會議的總結報告》,要求各地區、

  各部門對本地區、本行業的先進技術和革新成果要認真傳播和推廣。

  群眾性的職工技術協作活動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這是與技協活動的發

  起人吳家柱分不開的。1964年2月20日,年僅37歲的省、市人大代表,省、

  市總工會技協主任,全國先進生產者,瀋陽市勞動模範吳家柱不幸病逝。在

  他患病期間,我和遼寧省及瀋陽市的主要領導先後到醫院和他家裡看望。逝

  世後,遼寧省、瀋陽市總工會和他生前所在的瀋陽壓縮機廠舉行了公祭活動,

  我們也送了花圈,以表示對這位技協活動的發起人的哀思。

  職工技術協作活動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因而也受到了全國的矚目,僅1963年4月到1964年4月的一年時間裡,就

  有北京、天津、吉林等27個省市觀摩訪問團來遼寧考察,團員共達1250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