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題。這個問題本來當時也未跳出階級鬥爭的窠臼,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

  也難逃厄運,被當作唯生產力論而橫遭批判。

  東北地區第二批農村“四清”運動於1966年5、6月間結束。第三批運

  動原定開展29個縣,工作隊於5、6月陸續進點。但是由於“文化大革命”

  已經開始,各地的四清運動很難進行,不久工作隊先後撤出。這場“四清”

  運動,對於解決幹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風和社隊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起了一定

  的作用。但是由於整個運動,不論是貫徹《前十條》、《後十條》還是《二

  十三條》,都是在“左”的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對基層幹部的總體估計上有

  片面性,對幹部中的問題看得過重,使許多基層幹部受到了錯誤處理。對於

  當時一些“左”的做法,從總的方面來講,我個人不僅是同意的,而且是貫

  徹執行了的。八十年代初,我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期間,曾對當時的遼寧

  省委書記任仲夷同志講,在“四清”運動中我蹲點的幾個地方,凡是搞錯了

  或者搞過了的,都應當由我負責,請省委予以糾正。

  推廣大慶油田經驗

  1959年石油工業部在黑龍江省薩爾圖(今大慶地區)附近的松基三井打

  出了石油之後,經中央批准,於1960年5月開始,從全國石油系統調集4

  ----------------------- 頁面 179-----------------------

  萬多職工開始石油會戰。因會戰地區在松嫩平原上,所以當時稱松遼石油會

  戰。油田也稱松遼油田(後根據歐陽欽同志的建議,改為大慶油田)。

  大慶石油會戰,是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會戰開始,4萬多人一

  下子擁到一個冰天雪地的大草原上,真是上有青天一頂,下有草原一片。沒

  有房子住,工人們自己動手蓋“干打壘”(土房子)。有時糧食、蔬菜供應

  不上,他們就打草籽、挖野菜,還組織職工家屬種糧種菜和生產勞動保護用

  品,解決了職工生活和生產的需要。當時用水很缺,打井用水供不上,工人

  們就排成隊用水桶、臉盆從幾百米以外的水池子打水。一打就是幾十噸,保

  證了鑽井需要。黑龍江省委積極支持石油會戰,歐陽欽同志提出了“全力以

  赴,全力支援”的口號,為了保證大慶地區石油會戰工作,省委成立了石油

  領導小組,省委書記處書記強曉初任組長,哈爾濱市市長呂其恩、嫩江專署

  專員於傑同志任副組長,積極做好會戰的保障工作。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和

  東北三省特別是黑龍江省的配合很密切,關係十分融洽,會戰需要什麼,地

  方就支援什麼,保證了會戰的順利進行。廣大石油職工,就是在這樣困難的

  條件下充分發揚工人階級的主人翁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戰勝了重重

  困難,取得了會戰的勝利。在整個會戰中,從1960年5月會戰開始至1963

  年10月,已探清了800多平方公里的儲油麵積,建成了年產550萬噸規模的

  石油基地,建成了年煉100萬噸原油的煉油廠,建設了相應的生產輔助設施

  和生活基地。

  大慶石油會戰,所以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很大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始

  終堅持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企業必須堅持革命化;把高度的革命精神與嚴格的

  科學態度結合起來,重視科研工作,認真搞群眾運動,抓基層建設;領導干

  部以身作則,親臨前線。在會戰中,注意培養和選拔年輕幹部,關心職工生

  活。他們認真學習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形成了具有大慶特點的好作風。

  大慶人在會戰中的好作風一直為人們所稱讚。他們以解放軍的“三八”作風

  為榜樣,強調樹立“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作風。“三老”就

  是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四嚴”是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

  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四個一樣”是黑天和白天干工作一個樣;壞天

  氣和好天氣干工作一個樣;領導不在場和領導在場干工作一個樣;沒有人檢

  查和有人檢查干工作一個樣。大慶人創造的“三老”、“四嚴”、“四個一

  樣”的作風,在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中,也是值得倡導和發

  揚的。

  1963年10月,東北局書記處開會研究推廣大慶經驗。我們一致認為:

  大慶石油會戰的經驗,不僅適用於石油戰線,而且具有普遍意義,是東北地

  區工業交通戰線出現的新事物,應該在全區推廣。會議決定召開大慶油田現

  場會議,推廣大慶精神。會前,東北局派出工作組到大慶油田,與石油工業

  部的同志一起搞調查研究,為開好現場會作準備。10月下旬,東北局在大慶

  油田召開了東北地區工業交通企業基層工作經驗交流會。三省和15個市的工

  交部門及101個廠礦企業的領導幹部共200多人參加了會議。石油部長余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