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後一年。這一年由於自然災害和我們工作上的失誤,工農業生產都面臨著

  十分嚴重的困難局面。以農業來說,全地區耕地受災面積達七千萬畝,占總

  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中,絕產面積1800萬畝左右,占總耕地面積

  的百分之七左右。全區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如遼寧省1960年的糧食產量僅

  360萬噸,比1958年700萬噸減少340萬噸,將近一半,比建國初期1949

  年405萬噸還減少45萬噸。其它如棉花、油料、生豬等主要農產品也都大幅

  度減產。全區農業生產存在很多困難,口糧、飼料、勞動力、畜力、糞肥都

  嚴重不足。所以,東北局一建立就把貫徹執行中央關於開展以保糧、保鋼為

  ----------------------- 頁面 164-----------------------

  中心的增產節約運動的指示和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指示,貫徹執行中央關

  於農村人民公社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深入開展三反、整風整社運動,全

  面安排好人民生活作為中心工作來抓。

  三年困難時期,東北城鄉人民的生活是很困苦的。農村留糧標準之低,

  是解放後歷年來所未有過的。全區1957年農村人均口糧留量是514斤,1960

  年減到232斤,減少了百分之五十五。遼寧省這一年城鄉糧食銷量比 1957

  年減少35億斤,下降百分之二十三點五。而副食品供應情況就更為嚴重了,

  1960年遼寧城市人均豬肉消費量,包括特殊供應在內,只有3斤8兩,而黑

  龍江省低到只有2斤8兩,這裡所說的都是市斤。不少農村,特別是遼寧省

  不少農村,因食物缺乏,營養不良,飢餓生病,死亡增加。城鄉許多地方普

  遍發生浮腫病。為了能過上日子,保證災區人民休養生息,保證群眾維持正

  常的生產能力,東北地區各級黨的組織根據中央提出的“低標準,瓜菜代”

  等方針,在安排人民生活方面盡了極大的努力。一方面採取發動群眾,大搞

  代食品,適當擴大自留地,搞些小開荒,多種一些早熟作物,分段安排口糧,

  及保護和復壯耕畜,併合理安排城市糧食銷量等措施;一方面及時向中央反

  映東北地區的糧食緊張狀況,進一步爭取國家的支援。困難時期,黨中央和

  國務院對東北地區糧食問題,一直是很關心的。1960年10月,周總理在中

  央

  召開的會議上,參加東北組討論時就指出,糧食產量不要估得太高。當

  時我匯報黑龍江是186億到190億斤,吉林是116億到120億斤,遼寧是90

  億斤。周總理當即就說按低的標準算,合起來是392億斤,按高的算我不放

  心。在問到黑龍江當年要向國家調出34億斤,吉林調出16億斤,遼寧調入

  30億斤後,總理擔心地問道:各省是否能安排下,特別講到黑龍江4月以後,

  糧食是不是要緊張?並說,過去說保證不餓死一個人,現在看一看,真使人

  心中不安。應該說三年困難時期東北地區向國家調出的糧食是比較多的,特

  別是黑龍江和吉林兩省調出大批糧食,幫助國家克服困難。如黑龍江省1959

  年調出35億斤,當年庫存還有20億斤,

  1960年農業遭災大減產的情況下,這20億斤庫存糧又調

  出去了。由於糧食調出的大苦,1961、1962兩年東北地區的糧食狀況非

  常緊張。黑龍江省1962年春天農村缺糧15億斤。那幾年,僅大牲畜就死了

  70多萬頭。當時,不少群眾寫信給中央,反映黑龍江的情況。我們抽調了一

  批原籍黑龍江

  省的地方幹部和軍隊幹部,用探親的名義回鄉調查,了解到許多真實情

  況,寫了不少調查報告,有些報告送給了中央。記得周總理看了19篇調查報

  告,對黑龍江的糧食情況非常重視,找李范五去北京專門匯報糧食情況,具

  體研究黑龍江

  的問題。並說,如果過去早點下去摸摸,情況會知道的早一些。 1960

  年北戴河會議已經意識到糧食有問題,但大家不承認,結果把真實情況掩蓋

  起來了,黑龍江和四川就是1960年下半年調苦了。總理還作自我批評說,對

  這兩個地方,我們犯了個大錯誤,不管我在這個錯誤中占多大分量,總是不

  對的,這兩年我認識不到,深受其苦。其實,吉林和遼寧兩省也存在類似的

  情況,遼寧省的情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更為嚴重的。1960年末,東北局

  書記處在瀋陽三經街開會,研究遼寧農村糧食問題,當時的緊張狀況使會議

  開不下去了。我立即給李富春同志打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話報告情況,請求中

  ----------------------- 頁面 165-----------------------

  央緊急調撥糧食。富春同志也不好辦,說工業上的問題還可以解決一些,糧

  食這樣的事得找小平同志。會後,我們立即派馬明方、強曉初同志去北京,

  向總理、少奇、小平等同志匯報。那時,遼寧農村1至9月份每人只有120

  斤糧,有的還不足120斤,浮腫是普遍現象,盤山縣情況最為嚴重,報告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