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不參加當時正在展開的整風運動。1958年9月27日一堆一器正式移交使

  用,在現場舉行了隆重的移交典禮,中央很重視,陳毅副總理剪彩,聶帥和

  郭沫若講話,中外來賓1000多人。從此,我們有了一個綜合性的原子能科學

  技術研究基地。該基地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

  究所,仍屬中科院和二機部雙重領導,以二機部為主,錢三強任所長。該基

  地匯集了一批科技人才,趙忠堯、王淦昌、彭桓武、何澤慧、朱光亞等著名

  核科學家,以及劉少奇的兒子劉允斌、彭湃的兒子彭士祿、李四光的女兒李

  林,都在這裡工作。這個基地在我國原子能事業建設和發展中,特別是對於

  原子能科技骨幹的培養,起到了“老母雞”的作用。

  堅持自力更生

  爭取外國援助

  我國原子能事業建設初期,我們的方針是,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基礎上,

  努力爭取蘇聯的援助。從1955年到1958年,在核科學技術和核工業領域,

  中蘇兩國政府前後共簽訂了6個協定,其中包括兩個地質協定、一個科研協

  定、兩個工業協定、一個武器協定。但是,蘇聯的援助是有限的,特別在核

  動力和核武器研製方面,一開始不是託辭拒絕就是明確不給。說什麼“社會

  主義這個大家庭,有了蘇聯的核保護傘就行,無須大家都來搞。”1956年赫

  魯曉夫上台大反史達林,結果在世界範圍掀起反蘇反共的高潮,我們寫了關

  於無產階級專政歷史經驗的兩篇文章,提出對史達林要三七開,既分析了斯

  大林錯誤的性質和根源,又反擊了帝國主義反蘇反共的惡浪。在這種情況下

  赫魯雪夫為了換取我們的支持,對援助我國防尖端技術才表現有所鬆動。我

  們不失時機地通過當時蘇聯駐中國的經濟技術總顧問阿爾希波夫,向蘇聯政

  府提出了要求。

  隨聶榮臻訪問蘇聯

  簽訂國防新技術協定

  1957年7月,我駐蘇大使劉曉報告國內,蘇聯要我們派代表團去商談原

  子彈、P2飛彈技術援助問題。阿爾希波夫也受權正式向我宣布,蘇聯政府同

  意我們派代表團前去談判。中央決定由聶榮臻同志任團長,我和陳賡任副團

  長,成員有劉傑、李強、萬毅、錢學森等組成中國政府代表團,到莫斯科與

  以別爾烏辛為首的蘇聯政府代表團進行了談判。我和劉傑專門談原子彈方面

  的問題。我們九月份去的,談了個初步結果,派我回來匯報。劉曉對我講,

  你回去向主席匯報,說赫魯雪夫有困難,想請毛主席去莫斯科,使館傾向於

  接受赫的要求,請主席來。此時恰逢國慶,我一下飛機,毛主席就把我叫到

  釣魚台12號樓,周總理、小平、富春等同志都在場。我匯報了兩個內容:一

  是談判的初步成果,二是大使館傾向於毛主席接受赫魯雪夫的要求訪問蘇聯

  的意見。我還談了搞原子彈,一要找鈾礦;二要建反應堆;三是搞濃縮鈾廠,

  這種工廠很費電,蘇聯明確講他們有部分用過的生產濃縮鈾設備可以賣給我

  們;四要鈾水冶廠;五要搞從四氟化鈾到六氟化鈾的轉化廠;六還要搞個鋰

  廠,以後搞氫彈需要鋰,蘇聯表示可以給我們一個鋰廠。至於飛彈方面,蘇

  聯答應給我們P2,這是陳賡他們談的,我只看了模型。主席聽了匯報後,對

  代表團的工作表示滿意,認為我談的這些都可以。我即給駐蘇使館打電話,

  ----------------------- 頁面 153-----------------------

  對聶帥講,主席、中央同意我們的意見,可以準備簽署協議。同時我說我就

  不回去了,但聶帥還是讓我回去,於是我又回到了蘇聯。整個談判進展比較

  順利,前後歷時35天,於10月15日雙方在莫斯科簽訂了兩國政府協定,簡

  稱為國防新技術協定。協定規定為援助中國研製原子彈,蘇聯將向中國提供

  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

  在上述莫斯科談判中也談到了工業援助方面的問題,因為第一個工業協

  定對一些項目的建設規模和進度未作具體規定,需要進一步加以明確。當時

  蘇方表示沒有準備好,而我方也感到有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結果雙方同

  意留待以後再談。根據中國國情,原子能事業初創時期到底建多大規模為好?

  1956年8月,同蘇聯簽訂第一個工業協定提出的方案比較大,主要是濃縮鈾

  工廠投資比較多,可能給國民經濟帶來較重的負擔。遵照中央的精神,後經

  反覆研究,在1957年3月制訂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從儘量縮小規模,減少

  投資,而又能保持最低限度的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的要求出發,提出了一個

  規模小而門類全的新方案。這個方案投資比原方案減少了40%,比較切合當

  時國民經濟的實際,使戰略需要與實際可能統一起來。以後實踐證明,這是

  完全正確的。1958年8月,蘇聯政府派代表團來北京,我們就按照新方案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