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頁面 101-----------------------

  即使是抓到活的,也是受重傷的。有一次我們在戰鬥中俘虜了10多個日軍士

  兵,都是負重傷的。在我們醫護人員精心治療下,只救活了一個叫秋山良照

  的。敵工部同志說,一定要教育好,使他轉變立場,讓他現身說法,開展對

  日軍的宣傳工作。後來經過我們耐心細緻做工作,教育好了。“四·二九”

  鐵壁合圍時,他很勇敢,端著輕機槍,“突突突”,衝出來了。劉伯承師長

  曾在太行新華日報寫文章讚揚秋山良照,說他“多次在槍林彈雨之中,親自

  拿機關槍去協助我們作戰。”

  被俘的日軍士兵組成“覺醒聯盟冀南支部”,後改稱“日本士兵反戰同

  盟”。剛成立時只有秋山良照、水原健次和成澤三個人,秋山良照是負責人。

  後來發展到十六七人。他們經常向據點散發傳單、喊話或打電話,號召日軍

  士兵不要為侵略者賣命。他們還組織出版 《日本士兵之友》、《戰友》等刊

  物,向日軍開展宣傳工作。“覺醒聯盟”的活動對日軍影響很大,日本侵略

  者十分害怕,他們竟說八路軍中有個“秋山良照部隊”。

  1943年以後,我們把秋山良照他們“聯盟”的一些人,先送到太行山,

  後又送到延安。他們在延安工作了一段時間。抗戰勝利後,秋山良照和他的

  戰友都回到了日本國。回國後,他加入了日本共產黨,還寫了《八路軍中的

  日本反戰士兵》等書,記述了抗戰時期他在冀南等地的戰鬥經歷。

  1981年,秋山良照來我國旅遊,我會見了他,我們愉快地回顧了過去。

  從1941年他被我軍俘虜算起,整整過去了四十個春秋,然而,在冀南的那段

  難忘的戰鬥生活,卻沒有因歲月的流逝而沖淡。

  ----------------------- 頁面 102-----------------------

  第十章 抗戰勝利

  1943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冀魯豫中央分局(也稱平原分局),

  直接領導冀南區和冀魯豫區兩個地區,黃敬任書記,我為組織部長,李菁玉

  為宣傳部長 (後由朱光兼),張霖之為民運部長兼組織部副部長,張璽任秘

  書長。

  1944年5月,冀南和冀魯豫兩個區黨委合併,撤銷了兩個區黨委機構,

  由冀魯豫中央分局直接領導原冀南區和冀魯豫區各地委,分局直屬北方局領

  導。

  隨著兩個區黨委合併,冀南軍區和冀魯豫軍區也合併了,組成新的冀魯

  豫軍區,也稱平原軍區,我任司令員,黃敬兼政治委員,副司令員王宏坤、

  楊勇,副政治委員蘇振華,參謀長閻揆要,不久由曹里懷接任,政治部主任

  朱光。

  渡過困難時期轉入局部反攻

  冀南和冀魯豫是在華北敵後聯繫密切的兩個地區,抗戰開始以來,南北

  互相配合,共同作戰,粉碎敵人的多次“掃蕩”,還聯合進行了反頑作戰。

  兩區之所以合併,主要是從冀南比較困難考慮的。當時冀南和冀魯豫相比,

  冀南區的敵情更嚴重得多,而且發生了大災荒。兩區合併,既可適應這種南

  緩北緊的形勢,又可統一和增強對敵鬥爭力量。兩區合併後,能有個站腳的

  地區,迴旋餘地就大了。原冀魯豫地區有一個較大的根據地,叫濮、范、觀,

  三個縣的縣城都在我們手裡。根據地大了,各方面的條件就好多了,有些事

  情也就好辦多了。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一兩天就得轉移換地方,甚至長期衣

  不解帶,現在一住可以幾十天,吃飯問題也很容易解決了。

  1944年以來,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歐洲戰場上,

  蘇聯紅軍給德國法西斯以連續毀滅性打擊,完全掌握了戰爭主動權,開始了

  戰略大反攻,把戰線推向了德國本上。英美聯軍在法國諾曼第登陸,開闢了

  歐洲第二戰場,希特勒法西斯已處在崩潰之中。在亞洲、太平洋戰場上,日

  本法西斯頻頻受挫,節節敗退。美軍在太平洋上繼續反攻,戰線不斷向日本

  本國海域逼進。日本法西斯的末日即將來臨。

  國內形勢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日本侵略者為使國民黨政府儘快投降,對

  其加大軍事壓力,集中兵力對國民黨正面戰場再次進攻。國民黨政府消極抗

  戰、積極反共、反人民的政策,致使前線部隊連遭失敗。國民黨統治區民生

  調敝、民怨沸騰。與此相反,在敵後戰場上,各地抗日軍民堅持持久戰,克

  服困難,積蓄力量,游擊戰爭廣泛深入發展,積小勝為大勝,給日本侵略者

  以沉重打擊,敵我鬥爭形勢向著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方向迅速發展。

  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巨大變化,冀南的殘酷環境也逐漸好轉。抗日軍民

  咬緊牙關以頑強不屈的鬥爭精神,戰勝了敵人的瘋狂進攻,而且又以戰天斗

  地的英雄氣概,戰勝了災荒。

  1944年以來,各方面情況進一步向好的方面發展,抗日軍民已渡過了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