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同志。除了康大姐和劉帥夫人汪榮華同志以外,幾乎沒有帶夫人的。我當然

  不應該破這個例。

  後來,聽說鍾月林來冀南是毛主席批准的。鍾月林在延安找到毛主席,

  要求到前方工作。毛主席風趣地跟她開玩笑說:“前方的女學生可是多,你

  是不是怕宋任窮變心了?”在毛主席的關懷、安排下,鍾月林隨著張經武、

  江華等同志一起,途經西安到達我們前線部隊,在軍區電台搞報務工作。從

  此以後,她便一直與我在一起,共同經歷了艱苦的八年抗日戰爭。

  創造“人山”

  開展平原游擊故爭

  1938年秋,為進一步加強冀南武裝建設,成立了冀南抗日游擊軍區,我

  任司令員,王宏坤任副司令員。軍區成立之前,就組建了幾個軍分區。為什

  麼組建軍分區這麼急?我下太行赴冀南前,劉師長專門跟我講:你去了以後,

  要把軍分區快搞起來,光有正規軍沒有地方武裝不行,要大力發展地方武裝。

  所以,我到冀南後,根據當時的發展情況和部隊活動區域,於4月底,初步

  劃分了五個軍分區,並向劉師長作了報告。

  隨著形勢的發展和部隊擴大,7月,重新劃定五個軍分區。這時分區的

  部隊和領導幹部都是由東縱的各支隊兼任的。這次劃定的軍分區的活動區

  域,後來雖有些變化,但變化不大。

  日軍攻占武漢後,中國的戰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日本侵略者雖然占領了

  中國的大片土地和許多交通要道、重要城市,但遇到中國軍隊和廣大人民的

  英勇抵抗。特別是我黨領導的游擊戰迅速發展,開闢了廣闊的敵後戰場,日

  軍只能控制主要城鎮和交通線。日本侵略者提出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速

  戰速決的戰略宣告破產,不得不停止了對正面戰場的戰略進攻。因此,武漢

  失守後,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階段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者開始對

  國民黨政府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策略,集中其兵力對付敵

  後抗日軍民。

  1938年10月下旬,種種跡象表明,敵人要對冀南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

  模“掃蕩”。為迎擊和粉碎敵人可能發起的“掃蕩”,冀南部隊召開了營以

  上幹部會議,布置反“掃蕩”準備工作。徐副師長作了重要講話,分析了敵

  人近期“掃蕩”的可能性,我軍反“掃蕩”作戰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我

  ----------------------- 頁面 73-----------------------

  和再

  道同志也講了話,作了動員。會議研究了反“掃蕩”作戰的措施。

  徐帥到冀南後考慮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堅持開展平原地區游擊戰

  爭,並使廣大指戰員在思想上堅定勝利信心。過去紅軍時代的游擊戰是在山

  地,靠山起家,只要有山就有辦法。可是,能否在平原地區開展游擊戰爭,

  能否在平原建立根據地?最初還拿不準,不能肯定。黨中央讓各地先試一試。

  在河北、山東經過幾個月的實踐,黨中央定下決心,向一二九師發出了發展

  河北平原游擊戰爭的指示,肯定了“在目前全國堅持抗戰與正面深入群眾兩

  個條件之下,在河北、山東平原地區的游擊戰,也是可能的。”因此,迅速

  分兵,向冀南、豫北平原實施戰略展開。我們開赴冀南平原前,一二九師首

  長們就考慮到在平原開展游擊戰爭,平原沒有山怎麼辦?大家認為辦法就

  是:在山區利用自然山,在平原建立人造山。劉師長說:平原沒有山,要造

  人山。這山就是群眾,有群眾就有山。

  創造“人山”是師首長集體的主張。但是,在平原地區怎樣創造“人山”,

  採取什麼辦法造“人山”?徐帥最先下山,具體執行這一任務就落在他肩上

  了。

  徐帥在冀南的時間不長,只有一年多。但是那一年多時間很關鍵,關係

  到決策能不能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這一大問題。徐帥到冀南後,掌握統一戰線,

  軍事、政治全盤籌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冀南的廣大的人民推動到抗日

  戰線上來,造成了我軍賴以依託的堅不可摧的“人山”。不僅使我軍在平原

  地區站住了腳,而且開創了新的局面,並為進一步建設鞏固和堅持冀南抗日

  根據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11月中旬,日本侵略者根據先控制平原,再進攻山區的方針,向冀南地

  區發動了“掃蕩”。敵人分別從石家莊、邢台、邯鄲、德州四路出動,長驅

  直入,合擊冀南腹心地區南宮一帶。我軍先後放棄了包括南宮在內的一些縣

  城,冀南黨政軍機關撤出縣城,在南宮、威縣、廣宗交界的一帶沙地多林地

  區活動。東縱和青縱部分分散到廣大農村,結合地方武裝,分散游擊。

  冀南行署為了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戰,頒發了《戰爭動員緊急命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