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說:“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軍隊每個連都有共產黨支部。湯司令

  要學的話,我們派些人到你的部隊,也在每個連建一個共產黨支部。保險你

  打散了又可以收攏。”

  他聽了後哈哈大笑。湯恩伯周圍的一些隨從見到我這個二十多歲的八路

  軍年輕軍官同他們的司令長官講話如此隨便,感到十分驚訝。

  紅軍、八路軍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不管物質生活如何菲薄,戰

  斗如何頻繁,都能上下一心艱苦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

  要原因。這一點湯恩伯是理解不了的。

  我在晉東南時,彭真同志到沁州,要從一二九師調一個人去沁州幫助薄

  一波同志加強新軍工作。當時,領導提出讓我去。《周恩來選集》(上卷)

  中有一個電報,是1937年11月總理從臨汾給毛主席、朱總司令等人發的,

  電報說:“加強各軍區的工作。加強晉東南,提議宋任窮、彭真去主持,以

  決死隊八千人為基礎。” (見《周恩來選集》上卷80頁)講的就是這件事。

  我到了沁州彭真同志處。後來,中央又取消了這個決定。於是我又回到了一

  二九師,彭真同志去了晉察冀中央分局。

  ----------------------- 頁面 61-----------------------

  第七章 開闢冀南

  1938年春,華北正面戰場國民黨軍節節敗退,華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盡陷敵手,日本侵略者趁機抽出大批兵力南下,投入華中戰場。企圖首先奪

  取戰略重鎮徐州,打通津浦鐵路,以連貫南北戰場,爾後全力會攻,奪取武

  漢。這樣,日軍在華北戰場上的兵力相對減少了。這種態勢,在客觀上為我

  軍深入發展華北敵後游擊戰爭,創建敵後平原抗日根據地是個有利時機。

  八路軍挺進冀南平原

  冀南根據地不斷擴大

  一二九師進入太行山區抗戰以來,深入發動群眾,積極配合我軍作戰,

  連續取得陽明堡、七亘村、黃崖底、神頭嶺、響堂鋪、長樂村等戰鬥的重大

  勝利,在晉東南山嶽地帶站穩了腳跟。這就為我軍逐步向平原地區發展游擊

  戰爭,建立了良好基地,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二九師派兵進入冀南平原之前,冀中平原已經有了呂正操的部隊。呂

  正操同志是原國民黨東北軍五十三軍六九一團團長,是共產黨員。 1937年

  10月14日,他拒絕國民黨南撤命令,率部於河北省晉縣小樵鎮誓師抗日。

  呂部編為人民自衛軍,與我黨領導的河北游擊隊相結合,在冀中平原開展游

  擊戰爭。這為我們向冀南平原發展也創造了條件。

  冀南地方黨也幾次派人到太行,要求我軍儘快派兵東進冀南。

  冀南,泛指河北省南部。西臨平漢鐵路,東接津浦鐵路,北邊靠滄州至

  石家莊公路,南邊跨漳河。冀南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西臨太行,東臨山東,

  是連接山西和山東兩省的紐帶和橋樑。冀南向北可達北平(今北京)、天津

  等大城市,向南可通中原大地,東西可控制平漢、津浦兩條鐵路幹線,是南

  北交通的要害地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冀南地區不僅交通便利,而且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為我軍開展游擊戰

  爭,創建抗日根據地,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冀南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我黨在冀南人民中間有著深刻而廣泛的

  影響,抗日戰爭爆發後,冀南地方黨根據中共中央和北方局指示,積極地開

  展抗日工作。不久,成立了以馬國瑞同志為書記的直南臨時特委,積極領導

  恢復冀南各地黨的組織,宣傳抗日救國,建立抗日武裝,為我軍創建冀南平

  原抗日根據地在思想上、組織上做了必要的準備。

  “七·七”事變後,冀南平原沿鐵路線的城市很快淪陷敵手。日軍所到

  之處,瘋狂地燒殺搶掠,製造了一起起駭人聽聞的慘案。冀南人民生活在腥

  風血雨之中。在此國難當

  頭,國民黨及其政府理應同人民一道抵禦外侮,拯救國家民族於危亡。

  然而,國民黨軍一撤再撤,政府官員畏敵潛逃,冀南一時陷入無政府狀態。

  在此形勢下,一些漢奸趁機四處活動,組織維持會、偽政府。也有些人目睹

  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深感國家民族危亡的嚴重性,自發組織武裝抗日救國,

  像武強、深縣一帶段海州組織的“青年抗敵義勇軍團”,寧晉、趙縣一帶趙

  輝樓組織“民眾抗日自衛軍”等等。還有些人利用群眾積極要求抗日的心理,

  打起抗日旗號,拉隊伍組織武裝。一時間,各色各樣雜牌武裝以及民團、土

  匪蜂擁而起,當時組織的各種武裝,除我地方黨領導的以外不下百餘股,人

  數多者達數千人,少者十幾人。有人形容當時是“司令如毛,土匪遍地”,

  也不無道理。確實,有些名為抗日,實則土匪;有的暗中勾結日寇,當了漢

  ----------------------- 頁面 62-----------------------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