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原來是為了她著想,怕她因為李梅的事情傷心難過,這才托人找關係減了李學民兩年刑。
穆秀冬感動得眼裡泛起淚光:「此生有你,甚是萬幸。」
孟九棕緊緊握住她的手:「有你,也是我的幸運。」
正文完。
番外一,關於婚後工作那些事兒。
經歷差點被李學民強的事情後,孟九棕為尊重穆秀冬,一直沒碰穆秀冬半個指頭。
齊雅茹那個急啊,他們一大家的戶口動都遷到了省城,過兩天就要集體搬家去省城了,這兩人還沒有一點動靜。
齊雅茹心想,莫不是因為跟她這個婆婆住在一塊兒,鄉下茅草屋又不隔音,這兩人不大好意思,所以不著急入洞房?
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齊雅茹一咬牙,一跺腳,給這倆人收拾了兩個包裹,直接掃地出門,讓他們先行去省城,把房子買好,工作落實好,順便入個洞房......她才和孟景湛、周青倆人去省城。
穆秀冬兩人哪裡不知道她的用心良苦,尷尬的拎上包裹,坐上火車,一夜哐哐噹噹,到了省城。
一下火車,穆秀冬就東張西望,原以為省城會很繁華熱鬧,實際上省城除了地方大點,自行車輛、高樓、行人多了點外,到處還是灰撲撲的破敗景象,連後世大點的縣城都不如。
察覺到她的失望,孟九棕牽著她往兩人即將工作的鐵路局走:「□□後,全國範圍所有的行當都歸於國營管,你別看省城沒開多少商鋪、車輛,在現在大部分人都經歷著吃穿不飽、快要餓死的飢、荒年時候,省城還有這麼多人在上班,說明本省的實力是不錯的。」
他這麼一講,穆秀冬也理解了,這兩年因為鬧飢、荒,很多城裡的糧站關門多時,城裡的人們有票有錢買不著糧,只能往鄉下跑。
一開始,城裡人還能從鄉下人的手裡買點糧食、瓜果蔬菜啥的,後來旱災越來越嚴重,鄉下人都快養不活自己一大家子了,哪還有餘糧賣出去。
城裡人實在餓得沒辦法了,天天到鄉下摘野菜,挖樹根,後來連野菜都縟乾淨了,只能吃樹皮,觀音土,人是一批批的餓死,哪還有那個閒心去上班。
很多地方的工廠、單位啥的都停工了,而這個省城雖然看起來不咋滴,但是一切工作都在正常運轉。
如果沒有一點實力,從沒有遭受旱災的外省弄糧來養工作的人,這些人只怕早已跟其他受災的人們一樣,跑去鄉下等著餓死了。
陸隊給孟九棕兩人安排的工作單位是省城的鐵路局,這種關係到樞紐運輸交通的國營單位,一般人根本就進不去。
這可是正兒八經地鐵飯碗,一人進去能帶一家人,以後退休了,子女還能補職位,各種福利更是月月發,而且還不一樣,多少人擠破頭都進不去。
考慮到孟九棕腿傷不便,而且之前允諾了要給他弄一份輕鬆的文職工作,因此陸隊所在的軍隊,跟省城鐵路局多方交涉、爭取、審核之下,給孟九棕安排了一個三等站的車務段職位做。
車務段是鐵路運行系統的重要單位之一,主要負責列車運營控制,管理車站貨運等業務。
由於孟九棕管的是三等小站,平時沒有多少貨運進站,不需要日日計劃和收入貨運,只需要每天坐在管控室里,配合其他同事進行站內管控即可,工作著實輕鬆,上班第一月的實習工資就有27.5。
而給穆秀冬安排的職位原本是到火車上當播音員,穆秀冬不喜歡隨著火車四處奔跑,與孟九棕來個類似於分居的生活,請求換個職位,最終給她弄了個後勤食堂會計工作,每天只需要負責記帳,實習工資33塊錢,比孟九棕還高五塊五毛錢。
兩人先到鐵路局的內務科報導,王科長知道孟九棕曾經是特殊隊伍軍人,比一般的軍人更加讓國家看中,於是對他們兩人萬分客氣,先跟他們講解了兩人的工作主要是幹什麼,又講了鐵路局的工資福利。
比如他們省城屬於六類地區,孟九棕兩人的工資都比其他的地區高八毛錢,兩人是新婚夫婦,局裡會分一套房子給他們住,他們還享有生育費、保育費、醫療保健免費。
穆秀冬每個月還有婦女衛生費,孟九棕雖然沒有那麼多福利,不過他一年後就可以轉正,往後按照工作表現,可以不斷提高級別,工資也水漲船高。
相反穆秀冬的工資是死的,雖然也可以提高行政級別,不過要三年考核一次,比之孟九棕,虧了很多。
除此之外,兩人每個月每人還有半塊肥皂或半包洗衣粉,一隻牙膏、一卷刀紙或者一斤肉票、一斤雞蛋、二兩糖票、一兩食用油等等諸多福利,每月換著發放。
雖然東西不多,不過能補給不少日常家用品,果然是國企重點單位,這待遇就跟那些工廠和其他機關單位的就不一樣!
王科長拉拉雜雜說了許多,知道他們兩人距離上班的日子還有兩天,他們提早來省城,應該是來布置房屋的。
於是叫來一個跑腿的幹事,讓他帶穆秀冬兩人去局裡的宿舍大樓,帶他們去分配的房子。
鐵路局的家屬樓就在單位樓的背後,家屬樓新建的四棟筒子樓都被有點級別的同事占了,就剩靠著局裡大食堂,分成兩排的建國前青磚平房。
帶路的劉幹事是個三十來歲的男人,到局裡工作了十來年還是個小小的幹事,平時最會偷奸耍滑,也會察眼悅色。
穆秀冬感動得眼裡泛起淚光:「此生有你,甚是萬幸。」
孟九棕緊緊握住她的手:「有你,也是我的幸運。」
正文完。
番外一,關於婚後工作那些事兒。
經歷差點被李學民強的事情後,孟九棕為尊重穆秀冬,一直沒碰穆秀冬半個指頭。
齊雅茹那個急啊,他們一大家的戶口動都遷到了省城,過兩天就要集體搬家去省城了,這兩人還沒有一點動靜。
齊雅茹心想,莫不是因為跟她這個婆婆住在一塊兒,鄉下茅草屋又不隔音,這兩人不大好意思,所以不著急入洞房?
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齊雅茹一咬牙,一跺腳,給這倆人收拾了兩個包裹,直接掃地出門,讓他們先行去省城,把房子買好,工作落實好,順便入個洞房......她才和孟景湛、周青倆人去省城。
穆秀冬兩人哪裡不知道她的用心良苦,尷尬的拎上包裹,坐上火車,一夜哐哐噹噹,到了省城。
一下火車,穆秀冬就東張西望,原以為省城會很繁華熱鬧,實際上省城除了地方大點,自行車輛、高樓、行人多了點外,到處還是灰撲撲的破敗景象,連後世大點的縣城都不如。
察覺到她的失望,孟九棕牽著她往兩人即將工作的鐵路局走:「□□後,全國範圍所有的行當都歸於國營管,你別看省城沒開多少商鋪、車輛,在現在大部分人都經歷著吃穿不飽、快要餓死的飢、荒年時候,省城還有這麼多人在上班,說明本省的實力是不錯的。」
他這麼一講,穆秀冬也理解了,這兩年因為鬧飢、荒,很多城裡的糧站關門多時,城裡的人們有票有錢買不著糧,只能往鄉下跑。
一開始,城裡人還能從鄉下人的手裡買點糧食、瓜果蔬菜啥的,後來旱災越來越嚴重,鄉下人都快養不活自己一大家子了,哪還有餘糧賣出去。
城裡人實在餓得沒辦法了,天天到鄉下摘野菜,挖樹根,後來連野菜都縟乾淨了,只能吃樹皮,觀音土,人是一批批的餓死,哪還有那個閒心去上班。
很多地方的工廠、單位啥的都停工了,而這個省城雖然看起來不咋滴,但是一切工作都在正常運轉。
如果沒有一點實力,從沒有遭受旱災的外省弄糧來養工作的人,這些人只怕早已跟其他受災的人們一樣,跑去鄉下等著餓死了。
陸隊給孟九棕兩人安排的工作單位是省城的鐵路局,這種關係到樞紐運輸交通的國營單位,一般人根本就進不去。
這可是正兒八經地鐵飯碗,一人進去能帶一家人,以後退休了,子女還能補職位,各種福利更是月月發,而且還不一樣,多少人擠破頭都進不去。
考慮到孟九棕腿傷不便,而且之前允諾了要給他弄一份輕鬆的文職工作,因此陸隊所在的軍隊,跟省城鐵路局多方交涉、爭取、審核之下,給孟九棕安排了一個三等站的車務段職位做。
車務段是鐵路運行系統的重要單位之一,主要負責列車運營控制,管理車站貨運等業務。
由於孟九棕管的是三等小站,平時沒有多少貨運進站,不需要日日計劃和收入貨運,只需要每天坐在管控室里,配合其他同事進行站內管控即可,工作著實輕鬆,上班第一月的實習工資就有27.5。
而給穆秀冬安排的職位原本是到火車上當播音員,穆秀冬不喜歡隨著火車四處奔跑,與孟九棕來個類似於分居的生活,請求換個職位,最終給她弄了個後勤食堂會計工作,每天只需要負責記帳,實習工資33塊錢,比孟九棕還高五塊五毛錢。
兩人先到鐵路局的內務科報導,王科長知道孟九棕曾經是特殊隊伍軍人,比一般的軍人更加讓國家看中,於是對他們兩人萬分客氣,先跟他們講解了兩人的工作主要是幹什麼,又講了鐵路局的工資福利。
比如他們省城屬於六類地區,孟九棕兩人的工資都比其他的地區高八毛錢,兩人是新婚夫婦,局裡會分一套房子給他們住,他們還享有生育費、保育費、醫療保健免費。
穆秀冬每個月還有婦女衛生費,孟九棕雖然沒有那麼多福利,不過他一年後就可以轉正,往後按照工作表現,可以不斷提高級別,工資也水漲船高。
相反穆秀冬的工資是死的,雖然也可以提高行政級別,不過要三年考核一次,比之孟九棕,虧了很多。
除此之外,兩人每個月每人還有半塊肥皂或半包洗衣粉,一隻牙膏、一卷刀紙或者一斤肉票、一斤雞蛋、二兩糖票、一兩食用油等等諸多福利,每月換著發放。
雖然東西不多,不過能補給不少日常家用品,果然是國企重點單位,這待遇就跟那些工廠和其他機關單位的就不一樣!
王科長拉拉雜雜說了許多,知道他們兩人距離上班的日子還有兩天,他們提早來省城,應該是來布置房屋的。
於是叫來一個跑腿的幹事,讓他帶穆秀冬兩人去局裡的宿舍大樓,帶他們去分配的房子。
鐵路局的家屬樓就在單位樓的背後,家屬樓新建的四棟筒子樓都被有點級別的同事占了,就剩靠著局裡大食堂,分成兩排的建國前青磚平房。
帶路的劉幹事是個三十來歲的男人,到局裡工作了十來年還是個小小的幹事,平時最會偷奸耍滑,也會察眼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