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印尼華人只占印尼總人口的3%-4%,絕大多數世代定居印尼,不但採用了印尼人 的姓名,而且在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融入了印尼社會。他們之中絕大多數加入了 印尼國籍。他們奉公守法,辛勤勞動,善於經營。但他們的貢獻從來沒有得到承認, 在當地只是被當做會賺錢的“經濟怪物”,政治地位低下。蘇哈托執政30多年來, 幾乎沒有一個華裔進入他的內閣(他下台之前,只有一個華裔入閣當了兩個月的部 長),沒有為華人說話的代言人,沒有保護華人利益的政黨。蘇哈托除允許華人進 行經濟活動外,對其他許多方面都加以限制,用蘇哈托的話來說,就是利用華裔的 經營管理才能為印尼的經濟發展服務,但僅是“利用”而已!印尼一旦發生危機, 華人就成為替罪羊,首先遭到攻擊和迫害,歷來如此。
有報導認為,華人遭迫害與印尼政府的歧視性政策有關。長期以來,印尼華人 被稱為“非土著居民”,華人身份證同土著居民的身份證有區別,其號碼注有特別 符號,這使華裔外出辦事面臨很多困難,他們必須填寫特別的文件表格,比當地人 交更多的費用等等。受此影響,在華人遭攻擊時,軍警人員只是在一邊袖手旁觀, 不加制止。
由於印尼華人比較勤奮,而且教育程度較高,因此在印尼還是荷蘭殖民地時, 華人從事貿易的情況就比較普及,而荷蘭殖民者也願意讓會說英語的華人參與管理, 從那時起,華人與印尼土著居民就被人為地劃分開來。
印尼獨立後,擁有大量涉外貿易經驗的華人自然成了經濟活動的主力,由於他 們懂得國際貿易的規範,加上擁有較好的信譽,因此在印尼的華人生活大體上比較 富裕。英語是印尼華裔的必修課,因此使他們能把持印尼幾乎所有的涉外貿易,並 以此為基礎,華人的經濟力量延伸到印尼折整個經濟生活。印尼華人在經濟上的成 功自然引來印尼人的嫉妒,但事實上,印尼華裔對當地的貢獻是第一位的,印尼人 獲得的第一塊、第二塊奧林匹克金牌都是印尼華人的貢獻。
由於長期以來,印尼華裔在印尼社會地位不高,而在經濟中作用巨大,因此歷 來印尼政府都必須依靠華人,但與此同時,又要壓制華人,這樣的政治手腕到蘇哈 托當政期間走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蘇哈托是依靠華人的資金才走上權力頂峰的, 這些年來,由於有華人資金的支持,其政權一直相對穩固。但蘇哈托並不是印尼華 裔真正的朋友,他採取的是在經濟上對華人的限制高度放開,在政治上嚴格控制的 手段。
● 全球華人掀起抗暴怒潮
印尼華人的慘痛遭遇激起全球華人的公憤,人們利用各種方式抗議“五月暴行”。 網際網路成為世界各地華人聯絡溝通、表達和寄託哀思的有效途徑。連日來,在互聯 網的中文站點,發生在印尼的“五月暴行”成為討論組中最引人關注的話題。許多 網上中文網站非常關注這一事態,給予大量報導,很多站點還辟有專門區域。
《人民日報》網絡版開設有“印尼五月暴亂”專輯,庫存有該報近期的相關報 道,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印尼排華騷亂報導”專輯,收存有該報自5月份以來的 相關報導,並辟有“讀者討論區”供讀者發表意見。
較早設專題討論區的《聯合早報》吸引了世界各地人士的參與。一位網友寫道: 通過早報論壇,全世界的華人向印尼政府表明了,殘害華人的事情是不會不了了之 的;通過早報論壇,也使世界各個角落的華人了解了印尼華人的處境,同時也了解 了其他華人同胞的觀點和立場。這證明了一條,一個華人,無論他身處何方,國籍 如何,貧窮還是富有,只要他還有一顆民族自尊心,那麼他就不會孤獨,他的身後 是十幾億的華人同胞。
位於美國的中文信息站點“華淵”發起了名為“為印尼華裔爭取平等權利,請 支援慘遭凌虐的印尼華婦”的“黃絲帶運動”。這項運動的發起詞呼籲全球華人踴 躍參加這一運動,以電子郵件的傳播力量,將“黃絲帶”的內容傳播給更多的人。
近日來,一個中國網上“黑客”小組襲擊印尼多家網站,表達對印尼騷亂暴徒 的憤怒。他們在這些站點的主頁上寫道:“你的站點已被來自中國的黑客所‘黑’, 印尼的暴徒,你們的暴行是會有報應的!”這些旨在抗議暴行的中國黑客留下恢復 原先主頁的方法,以示善意。
將世界緊密相連的網際網路把全球華人的憤怒連在了一起,形成波及天涯海角的 網上怒潮。
● 最新消息
1998年8月29日,印尼首都雅加達市民數百人聚集在市東郊的蓬多朗貢墓地,悼 念100天前在騷亂期間遇難的親友。
這次活動是印尼人道志願者組織發起的。參加者中除華人遇難者家屬外,還有 其他一些印尼人和一些外國人。
雅加達5月13日到15日發生的針對當地華人的大規模騷亂造成了1200多人死亡, 其中300多名遇難者埋葬在蓬多朗貢墓地。
印尼聯合實情調查委員會日前就5月騷亂傳訊雅加達特區省長蘇蒂約索和雅加達 軍區前司令員夏弗里·少姆斯丁的記錄被盜。
印尼實情調查委員會委員班邦·維佐揚托和他的兩位同事8月28日晚駕車到雅加 達市的一家餐館用餐時,將裝有傳訊記錄的文件包放在了汽車內。當他們再回到車 上時,發現裝有傳訊記錄的那個皮包已不翼而飛,而他的兩位同事的皮包卻安然無 恙。
有報導認為,華人遭迫害與印尼政府的歧視性政策有關。長期以來,印尼華人 被稱為“非土著居民”,華人身份證同土著居民的身份證有區別,其號碼注有特別 符號,這使華裔外出辦事面臨很多困難,他們必須填寫特別的文件表格,比當地人 交更多的費用等等。受此影響,在華人遭攻擊時,軍警人員只是在一邊袖手旁觀, 不加制止。
由於印尼華人比較勤奮,而且教育程度較高,因此在印尼還是荷蘭殖民地時, 華人從事貿易的情況就比較普及,而荷蘭殖民者也願意讓會說英語的華人參與管理, 從那時起,華人與印尼土著居民就被人為地劃分開來。
印尼獨立後,擁有大量涉外貿易經驗的華人自然成了經濟活動的主力,由於他 們懂得國際貿易的規範,加上擁有較好的信譽,因此在印尼的華人生活大體上比較 富裕。英語是印尼華裔的必修課,因此使他們能把持印尼幾乎所有的涉外貿易,並 以此為基礎,華人的經濟力量延伸到印尼折整個經濟生活。印尼華人在經濟上的成 功自然引來印尼人的嫉妒,但事實上,印尼華裔對當地的貢獻是第一位的,印尼人 獲得的第一塊、第二塊奧林匹克金牌都是印尼華人的貢獻。
由於長期以來,印尼華裔在印尼社會地位不高,而在經濟中作用巨大,因此歷 來印尼政府都必須依靠華人,但與此同時,又要壓制華人,這樣的政治手腕到蘇哈 托當政期間走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蘇哈托是依靠華人的資金才走上權力頂峰的, 這些年來,由於有華人資金的支持,其政權一直相對穩固。但蘇哈托並不是印尼華 裔真正的朋友,他採取的是在經濟上對華人的限制高度放開,在政治上嚴格控制的 手段。
● 全球華人掀起抗暴怒潮
印尼華人的慘痛遭遇激起全球華人的公憤,人們利用各種方式抗議“五月暴行”。 網際網路成為世界各地華人聯絡溝通、表達和寄託哀思的有效途徑。連日來,在互聯 網的中文站點,發生在印尼的“五月暴行”成為討論組中最引人關注的話題。許多 網上中文網站非常關注這一事態,給予大量報導,很多站點還辟有專門區域。
《人民日報》網絡版開設有“印尼五月暴亂”專輯,庫存有該報近期的相關報 道,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印尼排華騷亂報導”專輯,收存有該報自5月份以來的 相關報導,並辟有“讀者討論區”供讀者發表意見。
較早設專題討論區的《聯合早報》吸引了世界各地人士的參與。一位網友寫道: 通過早報論壇,全世界的華人向印尼政府表明了,殘害華人的事情是不會不了了之 的;通過早報論壇,也使世界各個角落的華人了解了印尼華人的處境,同時也了解 了其他華人同胞的觀點和立場。這證明了一條,一個華人,無論他身處何方,國籍 如何,貧窮還是富有,只要他還有一顆民族自尊心,那麼他就不會孤獨,他的身後 是十幾億的華人同胞。
位於美國的中文信息站點“華淵”發起了名為“為印尼華裔爭取平等權利,請 支援慘遭凌虐的印尼華婦”的“黃絲帶運動”。這項運動的發起詞呼籲全球華人踴 躍參加這一運動,以電子郵件的傳播力量,將“黃絲帶”的內容傳播給更多的人。
近日來,一個中國網上“黑客”小組襲擊印尼多家網站,表達對印尼騷亂暴徒 的憤怒。他們在這些站點的主頁上寫道:“你的站點已被來自中國的黑客所‘黑’, 印尼的暴徒,你們的暴行是會有報應的!”這些旨在抗議暴行的中國黑客留下恢復 原先主頁的方法,以示善意。
將世界緊密相連的網際網路把全球華人的憤怒連在了一起,形成波及天涯海角的 網上怒潮。
● 最新消息
1998年8月29日,印尼首都雅加達市民數百人聚集在市東郊的蓬多朗貢墓地,悼 念100天前在騷亂期間遇難的親友。
這次活動是印尼人道志願者組織發起的。參加者中除華人遇難者家屬外,還有 其他一些印尼人和一些外國人。
雅加達5月13日到15日發生的針對當地華人的大規模騷亂造成了1200多人死亡, 其中300多名遇難者埋葬在蓬多朗貢墓地。
印尼聯合實情調查委員會日前就5月騷亂傳訊雅加達特區省長蘇蒂約索和雅加達 軍區前司令員夏弗里·少姆斯丁的記錄被盜。
印尼實情調查委員會委員班邦·維佐揚托和他的兩位同事8月28日晚駕車到雅加 達市的一家餐館用餐時,將裝有傳訊記錄的文件包放在了汽車內。當他們再回到車 上時,發現裝有傳訊記錄的那個皮包已不翼而飛,而他的兩位同事的皮包卻安然無 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