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68 年起,全國經濟狀況有所好轉,國民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 7.3%,失業率

  降至 0.8%,1969 年該兩項指標分別為 8.2%和 0.5%。 在石油危機的誘發下,1974—1975 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一場較大規模

  的經濟危機。聯邦德國也捲入其中,從 1974 年 5 月至 1975 年 7 月所有工業

  部門生產持續下降,總幅度達 12.3%,失業人數 1975 年和 1976 年持續兩年 超過 100 萬人。為了克服危機,施密特政府決定對新投資給以 7.5%的投資補 助費,並對中小企業給予財政援助,對雇用失業工人的企業發給工資津貼費, 動員失業工人更換勞動地點和職業部門。但是,在 1974—1975 年經濟危機的 打擊下,資本主義世界普遍出現保守主義的政治潮流和經過改造的舊經濟學 派理論,這一趨向也影響到聯邦德國。一些經濟學家則提出凱恩斯主義已行 不通。1982 年,主張減少政府財政負擔和抑制通貨膨脹的基民盟重新執政,

  政府的財政經濟政策再次向傳統的“社會市場經濟”政策回擺。 聯邦德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在資本主義世界中是比較快的。從 1951 年到

  1971 年,20 年內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 5 倍多,平均每年增長 6.1%,在主要 資本主義國家中僅次於日本。但是,聯邦德國經濟發展速度前後並不一致, 增長率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趨勢。從 1950 年至 1982 年,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經 歷了 6 個周期,每個周期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第一周期,1950—1954 年,

  8.8%;第二周期,1955—1958 年,7.2%;第三周期,1959—1963 年,5.7%; 第四周期,1964—1967 年,3.6%;第五周期,1968—1975 年,3.8%;第六周 期,1976—1982 年,2.5%。其中 50 年代經濟發展呈現飛躍狀態,被國內外

  譽為“經濟奇蹟”。

  1950—1977 年聯邦德國工業生產增長 34.04 倍,平均每年增長 6.2%。由 於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在各個生產部門大量湧現和普遍運用,民眾的消 費構成也發生不少變化,出現了很多新的產品和新的工業部門,因而全國工 業的部門結構發生很大變化。1950 年,紡織工業和食品工業是整個工業中最 大的兩個工業部門,而到 1976 年,化學工業、電子電器工業、汽車工業和公 共動力部門所占的比重則大大提高,其中化學工業和電子電器工業成為居於 第一、第二位的最大工業部門。

  聯邦德國的農業在建國初期十分落後,很多農產品都依賴進口。1958 年 西歐經濟共同體成立後,六國內部實行共同農業政策,統一農產品價格,聯 邦德國農業落後,農產品成本高,勢必使法國等國的廉價農產品充斥聯邦德 國市場,引起很多國內問題。為此,聯邦政府從 50 年代中期起採取了一系列 措施來加快農業生產的發展。1955 年 9 月,聯邦政府頒布《農業法》,規定 推行農業結構改革,加速土地和農業生產資料的集中。全國農戶的平均規模,

  從 1948 年的 8 公頃上升到 1976 年的 14 公頃。政府還大力推行國家貸款和財 政補貼的政策以促進農業的發展。農業貸款主要用於推進農業機械化和現代 化,同時與改革農業結構聯繫起來。到 70 年代初,全國基本上實現了農業現 代化。在各種因素推動下,農業生產獲得較快發展,1950—1977 年間,年平 均增長率為 2.2%。到 70 年代中期,農產品自給率達到 80%左右,除主糧、蔬 菜和水果、雞蛋需要相當數量的進口外,牛奶和食糖完全自給,肉類自給率 達到 90%。

  聯邦德國農業發展中伴隨著一種現象,即自 60 年代以來,農業經濟中“農

  工綜合體”的組織形式有了迅速發展。所謂農工綜合體,是指把農業與包括 工業、貿易、信貸、交通運輸、服務性行業等相鄰部門緊密結合起來,實行 縱聯合,並做到專業化。農工綜合體的發展,固然使經濟實力相對薄弱的農 戶越來越依附於工商業資本家,但它對改進和提高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銷 路,提高工商業為農業服務的質量,都有積極作用。

  第四節 兩德統一

  50 年代至 80 年代中期兩德對統一問題的不同立場

  從德國分裂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個國家之日起,對統一問題的立場 就是兩國政府各自的重要國策之一。

  50 年代,民主德國主張在和平、民主的基礎上恢復統一。建國那天,民 主德國全國陣線發表宣言,提出了全體人民爭取重新統一的鬥爭綱領。從 60 年代起,隨著蘇聯將德國問題擱置起來和兩德力量差距拉大,東德開始強調 兩個德意志國家將長期並存。1963 年,統一社會黨“六大”宣布“統一是不 現實的”,從而放棄了統一的口號。1971 年該黨“八大”又提出“兩個民族” 的理論,稱民主德國是“社會主義的民族”,聯邦德國是“資本主義的民族”, “‘德國統一’永遠不可能。”1973 年兩德同時加入聯合國,成為該組織第

  133 和 134 個成員國。1974 年民主德國修改憲法,刪去了所有有關“德意志 民族”和“重新統一”的提法,強調:兩個德國都是主權國家,互為外國,

  它們之間的邊界是國界,民主德國公民有自己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籍”; 德國問題已經以德國的最後分裂而獲解決,德國的分裂成為歐洲和平、安全 與穩定的重要保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