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說他們一家謊話連篇,可老人痛哭流涕的聲稱想要看孫子,也著實可憐。警方也覺得老太太可憐, 便跟軍方聯繫, 看看是否給拉個線。

  其實自打敖木成了醫生以後,高家人知道醫生這職業吃相, 就沒少纏著軍方幫忙找找人。

  可軍方消息是互通的,自然知道敖木那邊的態度堅決。末世以前也許還管管閒事, 可這世道哪裡有那些閒工夫?

  就是因為軍方不理會,高家人才沒辦法。後來又從電視裡頭看見了敖木,發現他竟然這麼出息了, 更覺得這些年沒建立聯繫是可惜了,所以才出此下策逼著敖木過來跟他們相認。

  他們想的正如楊蕪二人預料的那樣,他們堵敖木會珍惜羽毛。左右他家裡條件那麼好,從手指縫裡流出點什麼都夠他們高家人享受的了。若是再能利用關係給高家的孩子們都安排一些好活肥差,那就更是好事的。

  軍方再一次回絕了警方的申請, 也直接了當的跟他們說了這事不可能。

  敖木這邊的避難所方更覺得此事不可能。在得知了此時以後, 也十分貼心的詢問高家那邊的避難所,要不要引進一下敖木拍攝的勵志視頻。

  這回,警方和軍方都不幫忙。高家人甚至都有些想不明白,這究竟是他們不辦事, 還是敖木把他們買通了。

  畢竟若是放在以前,別說是不管不顧的親戚,就是那親手將孩子拋棄的親爹媽去找成年以後的孩子,那社會、媒體都是幫忙勸和讓孩子理解大度的。怎麼現在這世道就不行了。

  於是整個高家湊錢買了個手機和網卡,上網去講故事。

  將他們之前說的那番話,添油加醋的跟放在網上說,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因為他們嘴裡敖木是被蒙蔽的,並沒有直接說敖木自己的不是,也就不涉嫌誣陷軍人,而他們說的是二十年前的事情,無從查證,也就沒人說他們是造謠。

  網上一片支持的聲音給他們一家都打足了底氣,全家人分批前去各個交易市場,一邊繼續蹲守楊蕪,另一邊也是見人就把網上的那套詞再說一遍。這建立的貿易市場是附近幾個避難所的人,總有敖木那邊避難所的人。

  他們講的故事那麼好,不怕旁人不信。

  只要附近避難所都有了傳言,就不怕敖木繼續躲著。

  他們要一次逼迫敖木出來。

  而這,剛剛好正中楊蕪下懷。

  因為他們傳謠還不到半個月,他們那個避難所就引進了敖木的宣傳片。

  裡頭敖木親自講述了從小到大的每一個轉折點,也說了自己家裡的情況。

  敖木家庭情況太特殊了,辨識度極高。將他口中的過去,跟網上最近爆火的文章一對比,各大事件點都對上了,可說法卻是完全不同的。

  可相比之下,敖木的顯然更客觀,而且與高家人所聲稱的,敖木對過去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這件事,顯然不一樣的。

  敖木很清楚,而且還曾經幻想過他們這些家人。

  敖木在周圍避難所都是小有名氣的,畢竟上過電視那麼多次,多少都有印象。

  這個瓜吃起來太香了。

  就在網絡上開始輿論翻轉的時候,看見這些的高家人也發現了這件事,立刻在網上開始解釋。

  可言多必失啊。敖木的宣傳片裡,言語可觀且邏輯清晰,經得起推敲。高家人網絡上的小作文雖說感人淚下,可基本都是以想要見親人卻求而不得的可憐人角度,這雖說讓人忽略了其中的一些漏洞,可民眾不是傻子,多想一想總會越想越明白。

  加上高家人生怕翻盤,又在網絡上多方辯駁,更讓人覺得他們是做賊心虛,漸漸的,就從憤憤不平的同情慢慢轉換到了憤慨的群嘲。

  誰都不願意給別人當槍使。一些人被說服後,固然不會輕易改變,可一旦改變了,那就是變本加厲的去懟人。

  網絡上的風氣變了,現實中的人們的想法也就跟著變了。有的人還本著小心求生的心思跟高家人求證,可跟高家人說了一番話以後,相信的還是少數,多數都不再跟他們親近了。

  甚至連他們繼續去及時上,跟其他避難所的人說,也遇見了敖木那邊避難所的人拆台。

  時間一長,他們也覺得身心俱疲。原本那可憐他們,又覺得他們即將跟一個博士修復關係開始巴結他們的人,開始漸漸疏遠了,走在路上都感覺到其他人對他們眼神不對。

  高家人自然再心裡把敖木罵的狗血臨頭,可他們也不是完全的傻子。

  有的高家人開始洗白,開始跟其他人說他們也是不明白當初的事。是老太太自己說敖家人騙婚還害死他們家兒子,所以才會可憐老太太才幫忙宣傳的。雖說都是姓高的,可早早分家另過,誰又能把其他人家的事情知道的那麼詳細?

  高家人開始慢慢改口,只等著洗白了自己,然跟別人慢慢將這件事淡下去。他們也怕沒占到便宜,反熱了一身騷。

  等親戚們慢慢都退去,老太太親兒孫們也逐漸打退堂鼓了。

  可這其中,只有老太太的小兒子最不服氣,簒奪者老太太去法院直接將敖木告了。告敖木棄養親生奶奶。

  要知道,當初敖木是養在敖家,不是被拋棄的。既然還有法律上的親人關係,那麼敖木就必須要贍養高老太太。

  法院也受理了這案子,聯繫了敖木這邊的法院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