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聯合之事,先生看著辦吧!”說到這裡,鄭經臉上有些遲疑。對於鄭經遲疑的原因,陳近南是知道的。

  他是怕兩方結盟,誰指揮誰的問題。想到這裡,陳近南在心裡嘆了下,小王爺還是少了國姓爺的殺伐決斷啊!要是國姓爺在的話,他一定毫不猶豫的和復國軍結盟。這樣口頭的結盟對誰都沒有壞處。

  “是!屬下這就去辦。”陳近南施禮退了下去,而鄭經這時卻興奮得有了性趣,轉身朝後堂跑去。

  “地振高罡,一脈溪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天地會暗語。

  天地會,下轄十堂,包括前五房五堂,後五房五堂。前五房蓮花堂、洪順堂、家後堂、參太堂、八馬堂。後五房青木堂、赤火堂、西金堂、玄水堂、黃土堂。各堂負責人曰“香主”。

  清代民間秘密結社之一。以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得名。又名洪門,俗稱洪幫。天地會創立的時間,有幾種不同的說法,至今尚無定論。

  其成員,最初多為農民或由破產農民轉化而成的小手工業者、小商販、水陸交通沿線的運輸工人,及其他沒有固定職業的江湖流浪者。以後成分日益複雜,但仍以下層窮苦人民為主。

  天地會以反清復明,順天行道,劫富濟貧等口號,反映了當時平民的民族觀念和反對階級壓迫的要求。其成員所處社會經濟地位的低下,使他們更需要互濟互助。

  因此,忠心義氣便成了會內最高的道德規範和達到組織上團結、經濟上互助的重要保障。天地會最初主要在福建、粵東及台灣一帶流傳,稍後發展至廣東全省及江西、廣西、貴州、雲南及湖南等省。

  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原名陳永華,他以“玄天上帝”信仰為掩護,成立這一秘密組織。該會以異姓結盟,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尊化名為“萬雲龍”的鄭成功為龍頭大哥,從事反清復明的行動。日後並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流派,成為讓清廷頭痛不已的秘密社會勢力——天地會。

  陳永華(陳近南)——台灣教育的倡導者,字復甫,福建同安人。陳永華父名陳鼎。陳鼎明朝天啟七年1627中舉人;1644年中進士。甲申之變後回鄉躬耕,永曆二年(1648),鄭成功攻克同安,授陳鼎為教諭。清軍攻陷同安,陳鼎在明倫堂自縊。當時陳永華十五六歲,為博士弟子員。

  清軍入城後,陳永華出逃。當時鄭成功占據廈門,圖謀恢復明朝江山,於是延攬天下士子。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陳永華,鄭成功與他談論時事,後並且高興地說:“復甫,你是當今的臥龍先生”。

  後授予參軍,並以賓禮相待。但據考證,陳永華此人平時不善言談,只有在部分政見等政治方面的談論才能發揮。

  陳永華建設台灣,以“足民食”為起點。他親往各地,教軍屯田,儲備糧食;教民煮糖曬鹽,以利民生;教匠燒磚,改善民居。同時劃定行政區域,勵行里甲互保,使民眾安居樂業。衣食俱足後,又興建台灣首座孔廟,獎勵教化。同時規劃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來培育、拔擢人才。

  鄭成功以台灣數十萬軍民為根本,在陳永華一干人等的策劃下,鄭成功在台灣開始和日本、暹羅、安南各地通商;開通閩、浙、粵等地的通商管道。

  可以說鄭家能盤踞在台灣,這麼多年,陳永華絕對是功不可沒。鄭成功曾經在召見他的時候,說過一句對他十分稱讚的話。“復甫,你是當今的臥龍先生”

  可見當時的鄭成功何其重視他。陳永華對滿清有著深刻的仇恨,至始至終他都把反清復明當著自己的夢想和目的,為此奮鬥了一生。

  **************************************************************

  “韃子這是什麼意思!”李江源望著手中從北京城傳來的諜報,撫摸著下巴,沉思了起來。如果是換著他的話,某地發生叛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派兵圍剿,可是韃子的這招圍堵之策讓李江源看得一頭霧水。到底韃子有什麼陰謀詭計。

  “呵呵!主公,你有何須擔心呢!不管韃子有什麼陰謀詭計,現在發展咱們手中實力最為重要的,只要手中有了百萬雄兵,天下都可去得。”旁邊,望著李江源一頭皺眉的模樣,胡喻仁笑吟吟的從外面走了進來。

  “胡老,你回來了,雲虎也不通知我一聲。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對了,分田事宜辦得怎麼樣了。”李江源猛的回過神來,驚喜的望著胡喻仁道。

  “呵呵!主公還是這麼心急啊!屬下胡喻仁,回來交令。”胡喻仁彎腰施禮道。“哎呀!胡老快快起來,快和我說說事情的經過。”胡喻仁把跑遍了全省十八個府的經歷說給李江源聽,講到有些地主富戶,違抗李江源的降租令不肯為佃戶降租。說道這裡李江源臉上一臉寒霜。“哼!這些吃人不吐骨頭東西,是要給他們一點點顏色看看了。”

  “是啊!有幾戶鬧得凶的被我請駐軍給殺了,請恕罪主公見諒。”胡喻人臉上一副請罪的模樣,“哎呀!殺得好。軍師又有何罪。”李江源擺擺手道。

  “謝主公。主公其實屬下巡迴湖南地界,發現了咱們一直忽略的一個問題”胡喻仁坐下,臉上慎重的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