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麼,您計劃推動幾次?要知道整個飛船的三分之二都陷在腦組織中呢?”

  “這我很難說,但是,不管多少次,都要保證在一個半小時內完成。因為這種特殊作用於腦部的藥物,有效的時間僅為一個半小時。”

  “好吧,我們儘快準備,可那也大致要3天。”

  “3天?不行!我們一共只剩6天了。”

  “2天?”

  “不行。”蘭星烈堅持說,“只有1天。”

  “無論如何得2天。”女主任爭執不讓。

  蘭星烈盯著她看了好一會,終於說道:

  “2天就2天吧。那樣我們只餘下4天了。”

  中腦航行

  第六天 10:OO

  培城中心醫院

  陝西西安航天測控中心

  蘭星烈帶上耳機,在皮椅上坐了下來,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牆壁觀察著手術室中發生的一切。

  那個叫汪洋的少年正躺在一張可以上下左右360度翻動的床上。在他的頭部,有一隻小蛇似的細管正在慢慢地來回移動。蘭星烈是昨天才知道,這蛇管是一架最先進的透視工具的探頭。COBT儀!這就是大夫們的叫法。它比常用的核磁共振檢查儀還要靈敏和清晰10倍。看著這探頭在孩子那剃光頭髮、像土豆似的腦袋上游來游去,蘭星烈覺得有點滑稽。

  陳聰秉大夫、邢靜和另外幾個大夫、護士現在都已進入了玻璃的另一面,他們嚴嚴實實地裹住自己,蘭星烈簡直分不出誰是誰了。在病床的背後,正對蘭星烈的那面牆上,一面巨大的投影屏幕正閃閃發光。這屏幕上呈現的,不是別的,它和遠在數百千米之外的航天測探中心主控制屏上的圖像一模一樣。那是汪洋大腦的透視圖。

  10點15分,耳機里終於傳出了陳聰秉大夫的聲音:

  “威虎山,威虎山,喜馬拉雅報告:藥物開始在腦組織中起作用了。你們開始行動吧!請儘快開始,請儘快開始!”

  20隻機械手協力作用,開始了第一次推動。

  那孩子安睡著,只是面朝著下方。維持這種俯臥的姿勢,完全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大地的吸引力來控制飛船的走向。

  “看,動了!”

  耳機里猛地傳來了一個叫聲。

  “威虎山呼叫喜馬拉雅,我們第一次推動已經實現,飛船前進了大約0.05毫米,再說一遍,前進了0.05毫米。”

  轟的一下子,耳機里傳來一陣有節制的祝賀聲……

  “喜馬拉雅,喜馬拉雅!”通訊器再次響起來。陳大夫示意大家安靜點兒。

  “喜馬拉雅:我們正在計算第二次推動的角度和力量,威虎山講完了。”

  “好極了。”陳聰秉大夫高興地說,“照這個速度,不出一個鐘頭,飛船就能從腦組織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下一步,就看我們的了。”

  陳聰秉的預言沒有錯,開始推動後一小時,“天女圖三號”終於與腦組織分離開,一下子就捲入了腦內液體的激流中。

  “威虎山呼叫喜馬拉雅:我們的任務完成了!再說一遍,任務完成!祝你們好運!”

  通訊聲一下子切斷了。現在,蘭星烈知道,玻璃窗後的另一批人將行動起來。

  “開始!”陳聰秉大夫下達了命令。

  現在,蘭星烈真的捏著一把汗了。

  手術台靠近汪洋頭部的一側漸漸升了起來,那飛船的標誌——電視屏上的白點正在側腦室靠近胼胝體的部分滑動。用改變身體的姿勢來使飛船沿重力方向滑動,這可真是個創舉。汪洋就像一串烤羊肉,被上下左右翻動。在床板轉過150度以後,白點通過了連接兩個腦室的中間孔,進人了大腦的另一個窟窿——第三腦室。

  “停!”

  “反轉。”還是陳聰秉的聲音。

  “天女圖三號”開始以可見的速度從腦的中心部位向下移去了。通過中腦導水管,已經到第四腦室了。

  亮點的速度明顯地加快了,而且,還伴隨著橫向的擺動。

  “這是什麼?”蘭星烈的問話還沒講完,就聽到了陳聰秉大夫的聲音。“渦流!我的天,腦脊液中居然還有一股暗流,得趕快讓它停住,否則……”

  話音未落,只見屏幕上的亮點使勁往左邊一擺,又向右邊衝去,然後,一個之字形的螺旋運動,猛然間好像扎進了一堆棉花地似的一動也不動了。

  “天女圖三號”闖進了一片血管的叢林,剛巧卡在了兩根樹木似的血管之間再也無法動彈了。

  意外的消息

  第六天 13:02

  培城中心醫院

  陝西西安航天測控中心

  西安測控中心的專家們再次操縱機械手,終於在1點23分,使飛船逃出羈絆,離開了脈絡叢,再一次自由地航行起來。

  1點31分,“天女圖三號”已經漂到了連接腦部和脊椎部位的正中孔。這是一道分界線,另一邊就是安全地帶了。

  但是,飛船又轉了回來!強烈的渦流推動著屏幕上的小白點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拐了兩三次,又重新回到第四腦室的中部。

  焦急!這種焦急在每一個專家和旁觀者身上蔓延著,感染著。陳聰秉大夫滿頭大汗,現在的情況對他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他無事可做!只能等待。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終於,折騰了七八次,“天女圖三號”戰勝了逆流,通過了正中孔,永遠地離開了大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