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六月初,葉昭派甘寧、華雄、黃權三人為將,各領三千漢軍和蠻族混合軍隊出征,自孫水、姑復、遂人三處出征,席捲越嶲,同時一直駐守朱提的關平、張任也接到命令,反擊越嶲。

  越嶲王腹背受敵,再加上南疆三十六洞皆降,只剩下越嶲一地,根本無力阻擋葉昭,勉力支撐了一月之後,在七月越嶲王被關平斬殺在亂軍之中,越嶲二十四洞蠻族皆降,至此,耗時大半年的南征算是落下了帷幕。

  不過與孟獲期待的不同,四郡平定之後,葉昭並沒有撤軍,而是將帶來的漢軍與收降的蠻兵混合大亂,然後以五百為一營,鎮守各處,疏通道路,同時從蜀中調了十萬流民入雲南,神工營也召集了大量的工匠、經驗豐富的老農、泥瓦匠入南中,開始了大規模的建設。

  糞肥開始推廣,除了有限的平地進行耕種之外,葉昭還讓人在各處山林尋找適合的地方養殖一些適合山地生存的動物,或是種植一些只有雲南才有的特產。

  出征南蠻葉昭花費了大半年,但治理和建設南中,葉昭卻花了足足三年,從建安元年七月到建安三年冬,南中的基礎建設、道路、棧道以及經濟形態才算逐漸形成,三年之中,葉昭興建了包括雲南在內的十座城池,每一座都是按照設計師規劃出來的圖紙建設,可以讓飛舟著陸,使得南中地區和蜀中的消息往來暢通,同時水泥路和水泥棧道的修建,也使得兩地交通逐漸改善。

  而葉昭不斷推行的惠民政策,也將山裡的蠻民逐漸遷出來,建安二年,孟獲等一直不肯投降的洞主眼見無望,其他洞的族人已經徹底融入了漢人的生活,無奈之下,也選擇了投降,被葉昭大亂安排到蜀中各地,對於這些心懷投機之人,葉昭並沒有讓他們繼續留在南疆。

  孟獲等人雖然心中並不情願,但此時他們已經沒有了選擇的機會。

  建安三年十二月,在南疆渡過三年的葉昭,在南疆的生態徹底走上正軌之後,方才啟程乘坐飛舟返回成都,黃權被葉昭任命為建寧太守,繼續統籌南疆之事,越嶲和朱提並為一郡,由張任出任太守,甘寧被葉昭任命為牂牁太守,關平被任命為永昌太守,繼續坐鎮南中,監督四郡發展,由關羽、徐榮帶領主力的五萬大軍返回蜀中,來時只有一萬五千人,如今返回蜀中,卻成了五萬大軍,此番南疆之行,對葉昭來說,等於是徹底為他奠定了一個穩固的根基。

  第五卷 諸侯爭霸

  第一章 成都新貌

  成都三年來的變化很大,作為蜀郡郡治,同時也是益州州牧府所在的地方,更是葉昭目前的政治中心,葉昭貫徹各種新政的主要場所,從初平二年到建安三年,已經八個年頭了,如今成都,入目所及,便是一座座三層乃至四層的高樓,這些大都是民房,幾戶或十幾戶合住一棟。

  放在後世,這樣的城池,都是屬於偏遠小城,但在這個年代,普通百姓能夠住上這種水泥石木的整潔樓層,若放到中原,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成都城內除了葉昭如今的太尉府,益州牧的官邸以及少數顯貴之外,大多數都是住的這種樓層,包括大多數官員和富戶,一些富戶的莊子,基本都在城外,城內隨著大量從關中、南陽湧入的流民進入,已經不適合大量建造那種大型宅院,同時也是一種限制世家養丁的手段。

  至少在城中,很少會有世家養丁,畢竟沒有莊園,養太多的家丁也沒地方放,這也限制了城中那些大戶對治安可能造成的影響。

  重新推倒重建的城牆向外擴張了不少,因為水泥的不斷使用和神工營的進一步改良,如今在水泥一項上的技術,比之後世的差距已經不太明顯了。

  青石鋪就的主道以水泥銜接,可以容納四輛馬車並行而不顯擁擠,主街兩側則是琳琅滿目的商鋪、客棧以及酒樓,還有小吃攤販,往來行人亦是絡繹不絕,哪怕如今還是冬天,到了白天主街上依舊是車水馬龍,而且已經能看到不少各族打扮的蠻人在街道上大搖大擺的行走。

  如今隨著南中平定,大量蠻族歸化,各種南疆盛產的水果、草藥、皮毛、珍木或是金銀玉器被運往蜀中,成都作為如今蜀中最繁華的城市,還有往域外行走的商隊長期駐紮,自然也是利潤最大的地方,不少蠻族組成的商隊會爭相前來。

  「我很好奇,你們是如何讓那些大戶盡數遷出城去的?」回到太尉府,葉昭並無太多風塵之色,畢竟是坐著飛舟回來的,如今葉昭的座駕更新換代,更加舒適,自然感受不到旅途的顛簸和勞頓,在城中逛了一圈兒之後,便回到太尉府,將戲志才、李儒、滿寵這三位主要骨幹招來詢問道。

  成都的變化讓葉昭有種驚喜的感覺,可以說是,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而且沿途城池改建的也不差。

  這改建城池最大的難題,自然就是那些富戶,葉昭講究法治,自然不能平白無故趕人,這是他的底線,無論戲志才還是李儒,都不會逾越,至於滿寵,本身就是法治的擁護者,更不會做這種事。

  「主公可還記得當初所說的官田優先租賃權和以功勳減稅之權?」李儒和戲志才相視一笑,對著葉昭躬身道。

  優先租賃權是葉昭當初頒發的一條政令,官府治下官田雖然不能買賣,卻有優先租賃權,凡是戰死將士家屬、對蜀中有功勳在身者,可享受一次為其三年的優先租賃權,而且最多可租千畝良田,並且三年內減稅一半,雖說只有三年,但千畝良田外加半稅,就算對世家來說,也無法無視,尤其是葉昭如今對官田看管的很嚴的情況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