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平疑惑的看著甘寧,明日眾人便要動身赴任,再有機會,便是一年期滿以後了。

  「少將軍,你那位朋友呢?」周倉走過來,疑惑的看著關平道。

  「已經走了,他說天色已晚,下次再來拜會。」關平嘆了口氣,對著周倉道。

  「將軍喚你過去。」周倉道。

  「好。」關平點了點頭,跟著周倉一起去了關羽房間。

  房間裡,關羽手捧一本書冊品讀,哪怕關平和周倉進來,也未將書籍放下,他知自己不足,武藝過得去,但若說兵法,也就是說知道幽州對抗外敵那一套,如今既然有機會接觸學習在這些東西,關羽所爆發出來的動力可比關平這些學子還高,可惜他與葉昭算是平輩,也拉不下臉去跟一幫學子一起求學,否則他倒是真願意去成都書院做個弟子。

  「父親。」關平規規矩矩的向關羽一禮。

  「我聽元福說,明日你便要啟程?」關羽看著關平,臉上看不出喜怒來,但越是這樣,越讓關平心中忐忑。

  硬著頭皮點頭道:「主公已任我為朱提縣令,試用一年,若能有所建樹,一年後會予以提拔。」

  「也好。」在關平意外的目光中,關羽幽幽一嘆道:「葉侯於我有知遇之恩,幾番禮遇為父卻無以為報,如今你能在葉侯麾下出仕,他日也可替為父報答葉侯,以全昔日之恩惠。」

  「父親要走?」關平心中一驚,看向關羽道。

  「每個人要走的道路不同,你無法認可為父追隨你大伯,但為父與你大伯之間的感情,實難以語言解釋,如今眼看著你得葉侯重視,也算了卻了為父一莊心結。」關羽沒有回答,只是言語間,卻已有離開之念。

  「父親準備何時動身?」關平看著關羽道。

  「如今幽州公孫將軍與劉皇叔之爭漸烈,此時回去實數不智,雖有些愧對公孫將軍,但此事,還是待幽州平定之後,為夫再去不遲。」關羽嘆息道:「為父決定在此地待上一年,一年之後,待你歸來,為父也可放心離去,此乃我多年武藝、領兵心得,我兒可仔細翻閱,切不可懈怠。」

  說著,關羽將一本自己寫的書冊遞給關平:「他日不管如何,但葉侯與你我父子皆有大恩,既然我兒選擇輔佐葉侯,定當全力輔佐,切不可做那背信棄義!」

  信義,乃是關羽做人的準則,他不容許自己違背,也不希望兒子違背了信義。

  「孩兒謹遵父親教誨!」關平咬了咬牙,躬身道,心中卻是下了絕斷,不管甘寧的計策是否靠譜,他都要試一試,幽州之事,不管對錯,但劉備任由關羽夾在兩家之間左右為難,甚至不顧關羽前途的做法,關羽沒覺得,但關平真感覺有些心寒了。

  「若無要事,孩兒先回房了,明日便要啟程,不可耽擱。」心中打定了主意,關平心中反而輕鬆了不少,對著關羽躬身一禮道。

  「去吧。」有些意外的看了關平一眼,關羽以為關平還會勸說自己留下來的,沒想到這次卻是這般乾脆,讓他稍稍有些意外,卻也並未多問。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葉昭任命的三十六名縣令紛紛啟程赴任,關羽對於葉昭那寶劍鋒從磨礪出的話語卻是十分認同的,因此並未隨行,只是將周倉牌給了關平,也好有個照應,只是關平卻拒絕了。

  理由自是歷練,既然失去磨練,帶個管家是什麼意思?

  而實際上,除此之外,關平也是啪周倉察覺到他的動作,從中阻撓。

  「雲長不同去?」葉昭也在送行隊伍之中,畢竟這是自己麾下的第一批人才,葉昭是十分重視的。

  「葉侯說笑了,若是關某去了,那對其他弟子而言,又有何公平可言?」關羽搖頭道:「還未謝過葉侯對平兒的知遇之恩。」

  「雲長何須客氣,也是他爭氣,否則,就算是雲長之子,若無足夠才能,也絕不會錄用。」葉昭搖了搖頭,看著關羽道:「左右無事,今日設宴招待眾將,雲長同去?」

  「在下身體不適,怕是要辜負葉侯一番好意了。」

  「也好,那改日再見。」

  「告辭!」

  第八十八章 初平四年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對於大漢朝廷來說,絕不是一個好光景,王允聯合呂布誅殺董卓,原本以為,對大漢來說是個轉機,誰知王允剛愎自用,拒絕西涼武將投降,生生將這些本沒有多少戰意的西涼將士給逼反,十幾萬大軍反攻長安,呂布遁逃至中原,而王允選擇了跳下城樓以死殉節。

  而這只是個開端,李傕郭汜挾天子以令諸侯,得葉昭暗中策劃,關中並未出現大亂,反倒是後半年與馬騰、韓遂之戰,令關中失了不少元氣,而中原諸侯之間的相互傾軋也愈發激烈,相比於初平三年,可以發現中原之地,零散的諸侯少了許多,大諸侯卻相繼出現,其中最耀眼的,當屬曹操。

  青州黃巾泛濫,曹操應邀前去平定,在程昱等人的邀請下,代領了兗州牧,李傕、郭汜由於要穩定政權的關係,在曹操遞上文書之後,沒多久,便幫曹操正名,曹操正式成為兗州之主。

  而袁紹也在同年,脅迫韓馥退位,自領冀州牧,比原本的歷史上,晚了整整兩年,但卻並不影響袁紹的勢力,河北英才幾乎盡數歸於帳下,文有沮授、田豐、郭圖、逢紀、許攸以及新加入的荀諶、荀攸、郭嘉,武有顏良、文丑、張合、高覽等河北名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