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目光卻是看向堂下侃侃而談,將那許攸氣的面紅耳赤的張任,微笑著看向葉昭道:「蜀中果然人傑地靈,不知這位是……」

  「成都書院新收的一名學子,家境雖貧,卻頗有天分。」葉昭笑道。

  「恐怕數年之後,葉侯麾下將再多一員大將也!」鍾繇笑道。

  「能得元常公此言,對此子來說,也是造化一場。」葉昭笑道。

  鍾繇可是當世名士,名揚四海那種,有鍾繇這句話,對張任的名聲可是很有幫助的,是以葉昭會有此言。

  「在下來時,見這蜀地四周,除了田舍之外,還有不少工坊、草場,不知卻是何用?」鍾繇沒有繼續在這事之上多說,順水人情而已,他有求於人,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跑來葉昭這裡跟葉昭唱反調。

  「打造一些器械物什,元常公當知曉,昭好些奇技淫巧之術,而且此物於民亦有利,這上行下效,那些工坊卻大多是民間開設,並非昭之產業。」葉昭笑道。

  的確是民間開設,葉昭接下來的時間裡,準備將在漢中已經試用成功的糞肥推廣到成都,按照漢中增產三倍的計量來算的話,若是糞肥能在成都這邊也能順利推廣的話,單是蜀郡一郡一年的糧產就能抵得上過往整個益州糧食產量。

  再加上耕作農具的改良,民間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使農具更新換代,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就算葉昭家大業大,之前發展漢中再加上籌備攻打蜀中,也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因此葉昭將農具的改良方案下放到民間,官府提供技術,商人負責製作、售賣,所得財物拋開稅收之外,另外還得向官府多繳納一成的稅賦。

  不過葉昭估計,幾年後,這方面的收入會大大降低,一來市場飽和,二來嗎,這些東西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很容易模仿,就如同當年他將胡床進行加工,如今中原遍地都是這種作坊,製作出來的胡床,無論美觀還是樣式,絲毫不比葉昭當初的工坊做出來的差,甚至猶有過之。

  事實證明,一旦有了足夠的利益,無論在哪個時代,商人所能夠爆發出來的力量堪稱恐怖。

  這次諸侯使者前來,這些改良的農具肯定會被外流,不過沒關係,只要牢牢掌握住糞肥的配比量,諸侯想要通過農具的改良來提升糧產,短時間內是做不到的,就算發現了其中的端倪,要研究出完美配比的糞肥也不容易。

  葉昭是有著前世的經驗,知道大致材料,暗中募集人手進行研究,依舊花了十年的時間,才研究出最佳的配比,中原諸侯想要將這東西研究出來,二十年能夠自己研究出來就不錯了。

  「葉侯心胸,一向令人驚嘆!」鍾繇嘖嘖笑道,葉昭雖未明說,但鍾繇又不是笨蛋,若沒有足夠的利益,就算葉昭白給,民間商販怎麼可能積極配合,就算有官府強制命令,恐怕那些民間商販也多是應付了事,看來找機會,得去探查一番才行,他很好請葉昭究竟做出了什麼東西,能讓這麼多人趨之若鶩。

  「不說這些了,那王允與我私教算不得好,呂布更視我為仇敵,如今朝中缺糧,不找那袁本初,袁公路,卻來找我,令昭頗為好奇。」葉昭看向鍾繇笑道。

  「本初遠在渤海,就算有心亦無力,至於公路……如今不是太支持陛下。」鍾繇苦笑道,中原諸侯,若有一路願意支持朝廷,以王允的為人,也不可能求到葉昭這裡來,實在是沒轍了,這還是不少公卿大臣願意暫停俸祿,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堂堂朝廷,運轉開銷竟然是從文武百官的俸祿中省出來的,像什麼話?

  袁紹、袁術、劉表、韓馥、陶謙,能求得諸侯都求過了,但要麼是以路途遙遠,道路不暢為由,要麼就是以天子得位不正,且無傳國玉璽為由,總之歸根到底就是兩個字,不給。

  實際上,就算天子真的手握傳國玉璽,這些諸侯就會乖乖上貢?

  只是這些難處,鍾繇真不好跟葉昭講,他是來求人不錯,但不是來賣慘的。

  「如今蜀中方定,暫時拿不出太多米糧。」葉昭摸索著手指,看向鍾繇笑道:「不過元常公難得來一趟,昭也不好讓元常公空手而歸,這樣……」

  想了想,葉昭直接道:「漢中還有些餘糧,大概有十萬石左右,可當做今年歲貢,元常公離開時,可直接帶走,明年開始,等益州谷熟,本侯可答應元常公每年向朝廷繳納二十萬石糧草,不過相應的,在下希望,朝廷可准許在下派出的商隊前往能夠合法過境通商。」

  如果此番推廣糞肥以及新式工具成功,整個益州之地糧產可以翻倍,益州本就是天府之國,糧產翻倍,每年二十萬石糧草,對葉昭來說,真不算什麼,但藉此換來通商之權對葉昭來說,卻是大賺。

  當然,葉昭所要的不是王允和呂布的首肯,這兩人在長安呆不久,如今西涼十幾萬羌胡兵四散在周圍,那王允和呂布不思將這些兵馬收回來,反而想著收拾那些董卓舊將,無異於自掘墳墓。

  葉昭真正想要的,是李傕、郭汜這些董卓舊將手中往西域的通商之權,只要李傕、郭汜如同歷史上那般反攻長安成功,王允和呂布政權不在,但鍾繇這些大臣李傕、郭汜卻不可能驅逐。

  不管二人如何,但這條商路,葉昭想要保留下來,只是要通商之權,而且每年有二十萬石糧草的過路費,想來這些西涼將領也不會拒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