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並非真娶,主公目的,是讓蔡翁來漢中,只需假藉此名義向蔡翁發帖的話……主公覺得如何?」

  「廢話,只要有了這名聲,恩師怎可能當沒事……」葉昭說道一半,突然扭頭,看向戲志才道:「你是說……假戲真做?」

  「以戲某觀之,若董卓身亡,蔡翁作為董卓麾下士人領袖,必會受人刁難,而以蔡翁性情,不會輕易留在漢中!」戲志才看向葉昭道:「主公,如今因蔡翁名聲,投入董卓麾下的士人,亦有不少!」

  「你去辦。」葉昭拍了拍戲志才的肩膀道:「志才,你這張臉笑起來有些欠揍。」

  「有主公在,屬下很放心。」戲志才微笑道。

  葉昭點點頭,轉身便走,這件事情,戲志才雖然沒有明說,但為了讓蔡邕留下來,少不得要演演戲什麼的,自己到時候還得裝裝無辜,然後半推半就,在極度為難的情況下娶了人家女兒,這種事聽起來……好像自己也變得猥瑣了一般,只是想想,葉昭都感覺自己身上雞皮疙瘩直往外冒。

  第四十五章 認命

  幽靜的院落中,琴聲幽幽如潺潺清泉一般徜徉在空氣之中,置身其間,會有一種難言的寧靜感,仿佛世俗的喧囂逐漸被剝離,心靈得到升華一般。

  「師兄有心事?」良久,琴音不知何時已然停止,蔡琰空靈的聲音將葉昭從那種沉醉中喚醒。

  「師妹看得出來?」葉昭扭頭,看向蔡琰,微笑道。

  「師兄以前很少單獨來看昭姬,近幾日每日來此,卻也不說話,聽一段琴便離開,小妹雖未必比得上師兄聰慧,但很多時候,音律要比人更誠實。」蔡琰溫婉笑道。

  「可我並未彈奏音律?」葉昭疑惑的看向蔡琰,音律之道,他不算精通,但作為蔡邕的弟子,蔡邕本身就是這方面的大家,他在這方面的造詣自然也不差,只是葉昭很少去彈奏。

  「音律可以直達人心。」蔡琰微笑道:「師兄看似平靜,然從音律中,小妹可以察覺到師兄的心有些亂。」

  這都可以?

  葉昭愕然的瞪大了眼睛,看向蔡琰,目光突然一凝,看向蔡琰道:「師妹的琴藝是否已然青出於藍?」

  他在洛陽時曾與王越討教過劍術,也探討過技藝之道,當時王越跟自己講過一些關於境界的問題。

  實際上,在這種殺伐之術中,境界的高低只能說造詣,但真的決戰沙場,這種武技境界並不一定就能夠造成碾壓效果。

  大多數能將自身技藝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戰場上已經算得上一員猛將了,比如紀靈、比如管亥,兩人若論武藝,比典韋差不了多少,甚至可能單純技藝來說還要高一些也說不定,但真動起手來,兩人就算加起來,都是被虐的那個。

  所以境界這種東西,並不能決定戰力,但在其他方面,比如音律、書畫、棋藝這些文藝類東西上,境界的高低就比較明顯了。

  王越曾說過,無論是劍術還是琴棋書畫,當達到一個極致,或者說某種境界的時候,會生出一種異象,比如王越,他就是將眼睛、耳朵都堵上,也能憑藉感覺判斷出目標的大致方向,這已經有些類似於葉昭的精神感知了,只是卻是削弱版的,周圍景物無法在腦海中成像。

  或者換種說法,可說是戰鬥直覺,似呂布、典韋這種級別的猛將,哪怕沒有這個能力,當危險逼近的時候,同樣能做出本能的規避。

  而蔡琰此時表現出來的能力,也十分類似。

  「小妹怎敢與家父相比?」蔡琰搖了搖頭道:「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有了這份通過音律洞察人心的能力,但也只能感受到大致的情緒。」

  葉昭微微眯起了眼睛,原來挖掘人體潛能,並非末世時代才有,而是在古時已經有了類似的概念,只是人們並不自知,如今回想起來,自己的精神探知,不也是在一次次生死邊緣一步步挖掘出來的?

  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其實人類在這種事情上,都處於一種懵懂的探索階段。

  「達者為先!」葉昭搖了搖頭:「或許師妹比恩師更契合音律,至少恩師音律雖好,卻無師妹這般洞徹人心的本事。」

  「或許家父只是不願與人說爾。」蔡琰笑道。

  你想多了!

  葉昭搖了搖頭,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多說,看著蔡琰嘆了口氣道:「昭姬可曾想過恩師?」

  「自然思念,只是父親如今身在長安,怕也是身不由己。」蔡琰聞言,眼神黯淡了一些,悠悠道。

  「怕不止是身不由己,若董卓死,恩師怕是會有性命之危。」葉昭有些低沉道。

  「師兄如此說,便是篤定那董卓一定會死?」蔡琰看向葉昭道。

  「七成把握。」葉昭沒有將話說滿。

  「昭姬一介女流,縱使有心救父,卻也有心無力。」蔡琰搖了搖頭,嘆息道:「所以師兄來此與小妹說此事,便是有了方法,而且此事與小妹有關?」

  有時候葉昭總覺得自己這師妹太淡漠,淡漠到任何事情都無法激起其心中的波瀾一般。

  「嗯,算是吧。」葉昭點了點頭:「我想向長安傳播我欲與師妹成親的謠言,讓恩師回來,因為一些事情,我與恩師有些誤會,而且以恩師的性格,哪怕是我親自前去相邀,怕是也不會與我同來。」

  「師兄不必解釋這些的。」蔡琰看向葉昭道:「師兄聰慧勝我十倍,既然師兄以為可行,便由師兄做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