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落雁事前被那袁紹與王允帶走,如今醉仙樓沒了皇權照應,他二人要帶走一人,奴婢未得主公命令,不敢擅自動手。」張月躬身道。

  「袁紹?王允?」葉昭眯起了眼睛笑道:「那她如今何在?」

  「在王允府中,並未隨袁紹離開。」

  「有意思!美人計麼?」葉昭聞言,目中神光一閃搖頭笑道:「定要與她保持聯絡,日後或許會有大用。」

  「喏!」

  「傷勢如何?」葉昭站起身來,看著張月身上的傷勢,皺眉道。

  「奴婢無礙,已經習慣了。」張月不在意的道。

  「去找軍中醫匠看一看。」葉昭皺眉道。

  「多謝主公關心,奴婢這就去。」張月點了點頭,轉身便走。

  「另外,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以後自稱末將,你乃我麾下將領,雖不現於人前,但於我而言,你的重要性不亞於任何人,可記得?」葉昭對著張月的背影道。

  張月的身形頓了頓,再度回身對葉昭一禮:「末將謹記!」說完,轉身大步離開。

  葉昭笑了笑,將手中寫好的一份拜帖遞給典韋道:「命人交於董卓,我們,也該回家了。」

  「喏!」典韋不解的看了葉昭一眼,答應一聲,前去操辦。

  「葉昭要見我?為何不親自前來?」半個時辰之後,董卓的相府之中,董卓拿著手中拜帖,掃了兩眼,隨手丟開,看著眼前的葉昭親衛道。

  「這是主公之意,卑職只負責傳達,至於主公為何不來,卑職不便過問。」親衛站的筆直,如同一根標槍一般。

  「葉昭的人,都是這般無禮嗎?」董卓悶哼一聲,冷哼道:「告訴葉昭,想要見我,便親自來拜見,本相事物繁重,未必抽得出時間去見他!」

  卑職會將董相之言盡數告知主公,若無其他事情,卑職告退!

  「岳父!」待那親衛走後,李儒撿起拜帖,將拜帖上的內容看了一遍,疑惑的看向董卓道:「葉昭既然無意與岳父爭鋒,主動願意退出洛陽,岳父何不答應與他?那弘農王在我等手中,已無用處,若有差池,反而累得岳父名聲。」

  「昔日老夫想要與他聯手共治天下,他卻不允,如今見老夫勢大,便想抽身而退?」董卓冷笑著看著那拜帖道:「天下哪有這般好事?不把兵馬留下,老夫管教他出不了這洛陽!」

  「岳父!」李儒苦笑道:「莫要忘了,那葉昭如今便駐紮於西園,岳父如今雖然兵強馬壯,敗他不難,但想殺他卻是不易,莫要忘了,那葉昭在虎牢關還屯有重兵,就算敗北,只要退居虎牢,我等便是有十萬雄兵,也奈何不得他,反之若讓他邀天下群雄來攻,失卻虎牢之險要,我等便是兵馬再多,恐也難擋天下豪傑!」

  董卓聞言,不禁皺眉道:「本相行廢立之事,乃尊奉先帝遺詔,況且那葉昭出身也未見得高,山東豪傑怎會聽他號令?」

  虎牢關在葉昭手中,對董卓來說,這確實是個大殺器,若真如李儒所言,那自己如今雖然勢大,但卻被葉昭扣著命門?

  「岳父莫非忘了那袁紹?」李儒苦笑道:「此人若是與葉昭聯手又如何?」

  「這……」董卓聞言,心中有些猶豫,從李儒手中接過那拜帖,看著李儒道:「但若就此放他離開,我心有不甘,西園新軍幾乎皆被他領走。」

  那可不是幾千,而是兩萬西園新軍,加上葉昭原本的人馬以及從并州軍中摳來一校,葉昭麾下,洛陽加上虎牢關,便有近三萬人馬,哪怕董卓如今已經大權在握,但對這三萬大軍也眼饞不已呢。

  「岳父,切不可因小失大!」李儒連忙道:「那葉昭就算有三萬大軍,卻無安身之地,便是放他離開洛陽,入了中原,也只會與中原諸侯相爭,我等坐觀便是,但若將其強留於洛陽,早晚必定與我等有一戰,無論勝負如何,皆是被那關東諸侯看了笑話,若損失過重,更可能引得關東諸侯群起而攻之!」

  董卓狠狠地將拜帖往桌上一按道:「區區葉昭,我有奉先在側,更有文優為我籌謀,兵力更是其數倍,何須向他妥協?你且讓人請天子詔,命他解了軍權,至於其他事情,容後再議,看他如何?」

  「岳父,此時岳父地位尚未穩固,若天子詔出,而諸侯不尊,反會削了義父軍威,不可取也!」李儒聞言大驚道。

  「去做!」董卓神色有些不悅道。

  李儒張了張嘴,最終只能無奈一嘆道:「既然如此,儒請命親自去辦此事,見一見那葉昭,也可探聽其虛實,望岳父恩准。」

  「准!」董卓不耐的揮了揮手道。

  「儒告退!」李儒告辭一聲,見董卓不再理會,只能無奈退走。

  第一百零八章 所求為何

  次日,李儒從劉協那裡請得了天子詔,前往葉昭大營。

  對於葉昭,劉協可不抱什麼好感,劉宏在世時,葉昭便與劉辯親近,後來劉宏駕崩,何進被十常侍所殺,劉協清楚地記得當初張讓給他的那個耳光,當初葉昭的表情,迄今尤記在心頭,因此李儒前來求旨,劉協沒有絲毫猶豫便蓋上了自己的印綬。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既然自己繼位,葉昭這個手握重兵的大將卻不是自己心腹,也該倒霉了。

  「文優啊,非我不奉詔!」葉昭看著手中的詔書,冷笑一聲,抬頭看向李儒,微笑道:「只是我乃衛將軍,鄉侯,就算是天子要罷免我,也需有正式文書,蓋上傳國玉璽,若我沒看錯的話,這詔書之上的印璽,只是天子私人印綬,並非傳國玉璽,所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