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哦?」袁隗眯眼看向葉昭,微笑道:「不知衛尉有何高見?」

  「太傅言重,並非什麼高見,只是下官曾在幽州任職,甚至幽州民風彪悍,那張舉出其不意,勾結烏桓,或能逞一時之勇,然而幽州豪傑遍地,只需挑選一員上將,足矣絞殺那張舉,只是此事,牽扯到烏桓,近幾年來,鮮卑勢弱,烏桓隱有崛起之勢,勢力雄厚,尤其在遼東烏桓山一帶,就算無此事,臣也覺得當找個機會給烏桓一些顏色,讓這些牧民知道我大漢不可輕辱,是以臣建議擇一強將震懾烏桓。」

  「衛尉昔日在幽州出任過護烏桓校尉,對塞外之事知之深深,而且衛尉乃我大漢名將,昔日鎮守邊塞之時,令胡人不敢南下牧馬,更曾以少勝多,斬殺鮮卑單于,依老臣看,若衛尉肯親自前往幽州,定能平叛。」袁隗看著葉昭,微笑著恭維道。

  「太傅有所不知,這塞外不同中原,諸多部落攻殺,權利更迭平凡,昭任護烏桓校尉時之所以可以無往不利,便是因為事先收集了大量情報為依持,方有如此戰績,如今昭久不在邊塞,對塞外局勢一無所知,就算勉強赴任,收集情報,熟悉兵馬也需一段時間,然張舉之事,關乎我朝廷體面,刻不容緩!」

  說著,葉昭轉身看向劉宏,躬身道:「因此,臣以為此戰,當在幽州擇一深知幽州以邊塞情況之人,定可事半功倍。」

  這個時候跑去幽州帶兵?葉昭雖然很想獲得外放州牧的權利,但此刻一來幽州牧已由劉虞擔任,葉昭去了最多也只能當個太守,最多再兼領一個軍職,收拾張舉不難,但對付烏桓可不容易,不但要打,還要撫,必然耗時日久,再者幽州也非一個理想的安身之地,地廣人稀,而且常年要防範塞外各族犯境,難以安心發展,而且最重要的是,若他真的安頓在幽州,面臨的不止是如何令幽州世家俯首,還有日後與劉虞之間不可避免的衝突,劉虞的官聲不錯,在士林之中也頗有名望,無論如何處置,到時候都會授人以柄,遭人群毆。

  劉宏看著葉昭,皺眉問道:「卿昔日述職幽州,可知幽州有何豪傑?」

  葉昭笑道:「燕趙之地,自古便是豪傑輩出之地,不過臣當年位卑言輕,所在地域也在軍都山一帶,常年與塞外各族征戰,對幽州之事,反而所知不多。」

  「陛下!」盧植從班列之中走出,對著劉宏躬身一禮道:「衛尉說的不錯,然臣以為,打固然要打,然同時也要撫,張舉冒犯朝廷威嚴,必須殺,然烏桓一族,盤桓於塞外,雖要教訓,然卻無法根除,打過之後,還需安撫,此事,臣建議交由劉幽州來應對。」

  劉宏沉吟片刻後,點頭道:「皇叔生性寬厚仁和,若是安撫,卻是再適合不過,不過皇叔於兵事並不精通。」

  盧植笑道:「臣有一弟子,乃遼東令支人,為人勇武,且熟讀兵法,頗有智計。」

  「哦?」劉宏看向盧植道:「盧公乃我大漢名將,弟子顯然亦有不凡。」

  「此人名公孫瓚,出身遼西望族,對朝廷頗為忠心,更有義名,早年曾跟隨太守劉基,後劉基因獲罪發配日南,昔日幕僚皆走,唯有伯珪相隨。」

  「如此說來,確是忠義之人,只是此人可有統兵之能?」劉宏有些不確定道。

  「陛下放心,公孫伯珪此人,臣於幽州時,亦有耳聞,此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更多次擊潰鮮卑人。」葉昭微笑道。

  「葉卿乃當世良將,既然葉卿也看好此人,想來定有驚人之能,既然如此,便命那公孫瓚為降虜校尉,總督平叛之事,令到之日,即可集結州郡義勇破敵。」劉宏當即下了詔書。

  對於葉昭在這方面的評價,不止是劉宏,朝中文武百官就算看不慣葉昭的,在這方面也無法反駁葉昭。

  「西涼之事~」定下了收拾張舉的策略之後,劉宏聲音陡然變得有些陰冷起來,目光在在場眾人身上掃過:「此前為了激勵張溫破敵,朕應了諸卿之請,升他做太尉,然朕並未看到張溫受了何等激勵,丟城失地,這太尉之職,他還是別做了。」

  「陛下!」陳耽上前躬身道:「太尉雖作戰失利,然此前因三輔黃巾叛亂,使得朝廷不得不派兵鎮壓,致使太尉兵力不足,才會有此一敗,若因此而將太尉撤職,恐令三軍將士心寒吶!」

  「三軍將士心寒?」劉宏冷笑著將一份戰報扔到階下,冷聲道:「此乃董卓密報,太尉張溫在任期間,曾數次暗中受賄,裹足不前,致使貽誤戰機,令我大軍潰敗,朕看若不撤他,才會讓三軍將士心寒!」

  「這……」陳耽撿起地上的竹箋,仔細的看了一遍,面色有些發白,董卓所言並非污衊,而是有切實證據,他有心為張溫辯駁,然而面對劉宏扔下來的密報,一時間也找不到什麼辯駁之言,心中對張溫也是頗有不滿,堂堂太尉,怎麼反而勾結開羌人了?

  「撤去張溫太尉之職,將其押解回洛陽,征西大軍,由皇甫嵩替代,收攏張溫兵馬,再戰那韓遂、邊章,儘快給朕將這西涼叛逆給平了!」劉宏一甩衣袖,冷哼道。

  「喏!」群臣連忙躬身答應。

  劉宏也不理會眾臣,直接甩袖離開。

  陳耽抹了把額頭的冷汗,站起身來看著劉宏離開的方向,無奈的嘆了口氣,這一次,張溫回洛陽怕是少不得要受一番責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