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城外官軍有條不紊的收編黃巾,葛陵城中,已經殺作一團的劉辟、龔都還有何儀漸漸發現不對。

  人越打越少,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三人逐漸發現,自己周圍逐漸變得空曠起來,前幾日還擁堵不堪的城市,此刻卻給人一種暢通無阻個感覺,三方轉戰各個港巷,竟然頗有統帥能力在飛快提升的錯覺。

  但與之相應的是,調過來的人越來越少,三人也都發現不對,連忙派人去查探才知道,四門竟然已經都打開,大批黃巾軍往城外涌,他們卻像傻子一樣在這邊生死相搏。

  「快給我攔住他們!」何儀此刻也顧不得再跟劉辟他們拼命,沒了兵馬,他這個渠帥屁都不是。

  「攔不住了!」何曼苦笑道。

  「渠帥,此時大勢已去,不是意氣用事之時,不如暫且休戰,我等先去南陽,投奔張曼成大帥,到時候,再做計較!」黃劭湊到何儀身邊,沉聲道。

  何儀不甘心,但不甘又能如何,四門大開,開的不止是這葛陵城的城門,更是在許多本就不想打仗的黃巾軍將士心裡開了一條口子,既然有了選擇,誰也不願意在明知必敗的情況下繼續打下去,人心潰了,他還有什麼辦法能夠挽回局勢?

  「只是城外都是官軍……」何儀還是有些猶豫。

  「城外守軍並不多,我們被騙了!」黃劭搖了搖頭,這個消息,如今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否則劉辟和龔都也不會在何儀攻來之後,二話不說立刻動手。

  「那我們走哪邊?」何儀皺眉道。

  「去西門,這個時候大家該盡棄前嫌,先把眼前的難關過了再說,官軍既然兵少,我等只要團結在一起,官軍也沒辦法各個擊破!」黃劭道。

  「就依你所言。」何儀嘆了口氣,他現在是沒了主意,有些慶幸身邊有黃劭這麼一個擅長出謀劃策之人,當下也沒理會劉辟和龔都,徑直帶著自己的黃巾力士以及精銳兵馬往西城而去。

  龔都和劉辟那邊,大抵也是類似的對話,總之城破了,而且不是從外往內,而是從內二外的被破了,聽起來有些荒唐而且可笑,但葛陵已經不可再守這是所有人的共識,所以龔都和劉辟爭論的問題,也只是如今是去投張曼成還是去汝南投袁家。

  劉辟樂觀一些,袁家既然這個時候還給他們送信,就是說明袁家還沒有放棄他們,這個時候去汝南,那張曼成也未必能夠敵得過漢軍主力,相反,去投袁家的話,憑他們手裡的人,說不定也能混上一官半職,反正他們一開始被袁家從黃巾軍中拉攏過來立起來,最終也是為了給袁家人添些軍功的。

  相較而言,龔都要現實一些,之前他們手握數萬大軍盤踞汝南,對袁家來說,是個很大的助力,若黃巾真能推翻大漢,那他們就是袁家手中的私兵,若張角沒這個能耐,他們到時候裝模作樣的跟袁家打上一場,然後敬佩袁家哪位子弟,倒戈投降,不但能留個美名,也能幫袁家拿到實打實的好處。

  但現在他們大敗虧輸,功勳被葉昭拿了,他們如今去投,對袁家可沒什麼幫助,反而可能給袁家帶來麻煩,倒不如去張曼成那裡,至少混個頭領,然後見機行事,重新展現出自己的價值以後,到時候就算不投袁家,也可以跟朝廷投降,這段時間葉昭的表現,讓他們有種朝廷不願意造太多殺戮的錯覺,不過他們不想向葉昭投降,相比於四世三公的袁家而言,葉昭真的什麼都不是,投了葉昭,對他們來說半點好處也沒有。

  兩人一邊往城外走,一邊爭執,最終還是沒能爭出個道理來,還是俞涉派人暗中與他們聯絡之後,結束了這場爭論。

  袁家讓他們去投張曼成,就像龔都說的,現在的他們,沒有任何價值,就算投了袁家,對袁家來說,也不過多了兩個門客,至於兵馬,哪怕袁家家大業大,也不敢公然將黃巾軍收留,變成自己的私兵。

  隨著三大黃巾頭領相繼離去,葛陵之戰也算徹底落下了帷幕,葉昭當夜成功登城,占領了葛陵,同時也宣告著汝南黃巾徹底被驅逐出境,只是留下來的,卻是一座幾乎成了死城的葛陵。

  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

  陽翟,皇甫嵩大營。

  「恭喜將軍,已經徹底截斷陽翟與穎陰、穎陽的聯絡,不出三日,陽翟必破,只待陽翟一破,穎陰、穎陽二城賊兵難以互助,不需一月,便能大破賊軍!」袁紹微笑著對著皇甫嵩恭維道。

  「全賴諸位鼎力相助,此番能夠破賊,皆是諸位之功,戰後本將必向朝廷為諸位請功。」皇甫嵩心情不錯。

  雖然這段時間,葉昭以廖化投入黃巾軍中,為波才指明了方略,以陽翟、穎陰、穎陽三城互為犄角,分兵駐守,將皇甫嵩的征討大軍擋在了這裡。

  但皇甫嵩終究是大漢如今僅存能夠拿得出手的名將之一,先是引蛇出洞,假意圍攻陽翟,實則狠狠地打擊援軍,數次將穎陰、穎陽的援軍擊潰,被騙了幾次之後,穎陰和穎陽的黃巾軍變得謹慎了許多,卻也因此貽誤了戰機,讓皇甫嵩成功阻斷了陽翟與兩城之間的聯繫。

  這位大漢名將在認真起來之後,所展現出來的指揮能力的確稱得上名將,黃巾軍如同牽線的木偶一般,被皇甫嵩一步步逼得不敢動彈,然後從容圍城,不過殺性也是極重,這短短一月的時間,皇甫嵩數度出擊,戰死或是投降後被殺死的黃巾軍,不下三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