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起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他們的車在樹蔭道上漸去漸遠,夏小語說:「文杰對美辰還真不錯!見她懷孕了,就四處帶她出去散心。」

  蕭罄鳴摸了一下她的頭,說:「我也沒少帶你出去逛。」

  「我又沒說你。」夏小語看著他,微笑著說道。

  蕭罄鳴笑著拉著她的手走進客廳。

  天氣很快開始變冷,冬天來了,不過夏小語多數時間都是呆在暖暖的屋子裡,日子輕鬆得很。

  她的肚子越來越大,離預產期也越來越近了,為了容易生產,平時她會做一些有助於順產鍛鍊。

  蕭罄鳴見她鍛鍊完了,就端過來一杯溫水,遞給她喝。

  夏小語喝了一口水,說道:「我曾經在電視上看見過一個紀錄片,就是一名外國婦女在海峽一邊游泳生孩子,她的丈夫在水裡給她助產,等孩子生出來的時候,他的丈夫就把那個孩子抱出水面。遞給陸地上早就準備好了的醫生護士。」

  蕭罄鳴擁著她,說道:「你不用擔心,產檢一切正常,我們的孩子不需要用那種方法,也會很容易生出來的。」

  「我沒擔心。」夏小語把頭靠在他的胸膛挨著,說道:「我就是說說而已。」

  蕭罄鳴早就把兒童床和各種用品準備好了,只等孩子出生。

  蕭罄鳴的爺爺奶奶在這段時間裡,幾乎是每隔幾天就打電話過來,問孩子有沒有生下來。

  蕭罄鳴此時又接到了他們的電話,於是無奈地說:「奶奶,你和爺爺不用心急,等孩子出生後,我會主動打電話給你們的。我的師父在這邊,他和師母都已經給我們準備好了月嫂和保姆,你們也不用擔心。」

  聽見蕭罄鳴這麼說,電話那頭的爺爺奶奶才放下心來。

  蕭罄鳴的父親是一次也沒有打電話過來,當然,蕭罄鳴也沒有主動打電話給他。

  因為聖誕節和新年,夏小語的導師早就給他們放了假,這可是一年中唯一的假期。

  蕭罄鳴也是這樣,年節可沒有不放假的道理。

  即使研究工作如此忙碌,夏小語生孩子也還是可以申請假期的。

  這一天晚上,夏小語突然感覺到肚子痛,就扯扯旁邊蕭罄鳴的手,說:「罄鳴。」

  蕭罄鳴感覺到她的動靜,馬上就醒了過來,現在和預產期只差幾天的時間,也就只有這種可能了,於是蕭罄鳴馬上開車送她去醫院。

  等夏小語上了車之後,感覺肚子又不痛了,她說:「肚子不痛了,可能還沒到時間。」

  蕭罄鳴說:「別怕!預產期快要到了,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還是先去醫院檢查一下。」

  夏小語點了點頭。

  等到了產科,辦理入院,填好表格之後被直接領進產房。

  剛才在路上還沒什麼反應的夏小語,在躺在產床上的時候,突然就開始了陣痛。

  本來夏小語是不想讓蕭罄鳴看見自己生孩子的過程的,不過他堅持要陪在她的身邊,給她支持和鼓勵。

  令夏小語意想不到的是,原來以為生孩子會很艱難,但是生的時候很順利。當孩子嘹亮的哭聲響起時,夏小語非常激動,蕭罄鳴也很激動。

  她看著剛出生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他的臉,接著就沉沉入睡了。

  等她再次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在生產後住院的房間裡面了。

  除了蕭罄鳴,她還看到了師母慈祥的笑臉。

  「師母!」夏小語微笑著喊道。

  「小語,辛苦了!月嫂和保姆我們也帶過來了,待會你們看一下。」師母說道。

  過了一會兒,師父帶著兩個四十多歲的婦女走了進來,她們都是黃種人,打扮得乾淨得體。

  師父說:「這位是秀姨,她是個很有經驗的月嫂;這位是梅姨,廚藝很不錯。她們都是中國人。」

  互相打過招呼後,夏小語發現秀姨和梅姨舉止有禮,看起來都很不錯。

  師父在這邊的時間比較長,認識的人也多,想來他介紹的人也不會不靠譜。

  師父和師母在這邊叮囑了很多話,還看過孩子,就回去了。

  接著蕭罄鳴把秀姨和梅姨送回到家裡安排好。夏小語和蕭罄鳴早就想好了,讓她們住在樓下的房間。除了床、衣櫃和桌椅,各種日常用品都是準備好了的。

  先讓她們在家裡安頓下來,等夏小語回到家的時候就可以步入正軌了。

  住在醫院裡的時候就不用她們忙活了,這裡的護士能幫忙照顧好。再加上蕭罄鳴請了假,也陪在她身邊,更是能安下心來。

  不過梅姨還是在家裡做了各種飯菜,讓蕭罄鳴帶過來給夏小語吃。她做菜的手藝真如師父所說,很不錯,夏小語非常喜歡吃。

  夏小語對於帶孩子是什麼都不懂,學起來笨手笨腳的,反而是蕭罄鳴做起來更加自然。

  在這期間,錢美辰和張文杰來探望過一次,見夏小語生孩子如此順利,錢美辰對未來生孩子也沒有那麼擔憂了。

  兩天後,蕭罄鳴就開著車,載著夏小語和兒子回家去。

  剛回到家,秀姨就迎了上來,微笑著把孩子接了過去。她是月嫂,對於月子裡如何照顧小孩和產婦,都很有經驗。

  梅姨早就準備好了吃的,只等他們回來好開飯。

  夏小語回到家裡,只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如今孩子有了,還有這麼多人關心著自己,就算生了孩子,也無後顧之憂,能有現在這種待遇,換在以前,她可從沒想過。

  對於起名這回事,蕭罄鳴的爺爺在知道是曾孫的時候,早就給起了名字,小名叫蘊,大名叫積石。

  這個名字,還是有出處的。出自宋代郭茂倩的《白石郎曲》:積石如玉,列松如翠。

  夏小語從蕭罄鳴口中聽到他爺爺起的這名字時,說道:「這麼麻煩,還兩個不同的名字。還不如大名叫積石,小名叫小石頭呢。」

  蕭罄鳴說:「這是他老人家對曾孫的期望。我們可以直接叫阿蘊,也可以叫小石頭,最後決定權還是在我們這裡。」

  夏小語想了想,說道:「還是按照爺爺起的名字喊吧。叫阿蘊,免得小名太多叫亂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