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簡單生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新拿過來的籮筐和簸箕,夏小語把它們洗乾淨了,也曬乾了,很快就能用到。

  去年留的小母兔,已經成年,可以生小兔了,從此以後,分兩批,每八隻母兔一批生小兔子。

  現在兔子的收購價又漲了五毛錢,是五元五角錢一隻,量價齊升,以後自己的收入也會跟著多起來。最起碼可以在養活自己的同時還能存下一些錢。

  多養了八隻母兔,家裡菜園的甘薯苗就不太夠用了。

  要回家裡的田地,自己種?

  這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一來家裡的田地大都是潮濕的水田,還都是粘土地,翻地艱難,並不太適合種甘薯。二來那些田地離家裡比較遠,就算種了甘薯,來回運甘薯苗也要花不少時間,為了這個浪費時間可不值得。

  如此以來,還不如繼續把那些地讓給別人種,自己得柴禾。雖然自己只是一個人煮飯,但是一日三餐哪一餐都少不了使用柴禾。

  後來,還是讓夏小語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村里買甘薯。現在的物價不算貴,稻米是三毛錢一斤,村裡的小市場,有時會有人在那裡賣,都是村裡有多餘稻米的人家在那裡賣的。除了稻米,其他的農作物,例如玉米、芋頭、甘薯等等,也有不少人會在那裡賣。

  小市場就在學校大門前,夏小語每天上學放學都要路過那裡,假如有人賣便宜的甘薯,也能及時看得到。

  這一天放學後,夏小語看到有一個中年婦女在賣甘薯,就是賣相不太好,都是很細的的甘薯,就算有人買,也只是買來餵豬的。夏小語想到的是用來餵兔子。

  問了價格,兩分錢一斤,夏小語想了一下,就要全部買下來。那個婦女的家就在市場附近,她回家找到她的丈夫,讓她的丈夫把番薯都稱了,一共是一百一十斤,兩元一毛錢。

  夏小語付了錢,讓他們幫忙搬到自己家。他們夫婦兩個就一起把甘薯送到了夏小語家裡。甘薯是用蛇皮袋裝著的,夏小語沒有要他們的蛇皮袋,讓他們把甘薯倒在廚房的一角。

  那對夫婦走了之後,夏小語關上院子門,在那堆甘薯裡面挑揀著,把生蟲的甘薯撿開,只留下沒蟲的甘薯。好在生蟲的甘薯也不多,夏小語把其中有蟲的部位用小刀剜掉扔了,剩下的,儘快用完。

  這些甘薯,不僅可以用來餵兔子,還能用來餵雞,不過餵雞要煮熟才行,餵兔子的話,洗乾淨晾乾就可以了。

  從此以後,夏小語不斷留意著小市場裡賣這類農產品的攤檔,囤了不少貨。

  家裡剩下的米快用完了,夏小語需要買米了。

  在農村,買米不算是一件難事,村裡的小市場裡有賣米的人,都是村里人去哪裡賣的。

  但是,夏小語想向隔壁林奶奶買,林奶奶家還種著田,稻米是有多的,有時林奶奶也會把米賣給需要的人。

  買林奶奶家的米,質量上讓人放心,也不用提著米走那麼遠的路。

  自從奶奶去世後,夏小語就再也沒有去過林奶奶家了,打算等過一段時間再去拜訪。

  這一天,夏小語在門前遇到林奶奶,打過招呼後,問道:「林奶奶,你家裡還有大米嗎?我想買你家的大米。」

  林奶奶說:「傻孩子!說什麼買不買的,我直接給你就是了,你一個小孩子,能吃多少米?不用給錢了,等會我提一袋過來。」

  夏小語連忙擺手,說:「別別別!林奶奶你要是不肯收錢,我就不要了,我買別人的米去。我是看買別人的米不放心,才想著買您的米。林奶奶,您就賣給我吧!」

  林奶奶想了想,無奈地說:「那好吧!你要多少?」

  夏小語從家裡提出一個裝米的小膠桶,上面還有個蓋子,說:「這個膠桶能放二十斤米,你給我稱二十斤米吧!」

  林奶奶把那個膠桶提回家,過了一會兒,就提了一桶米遞給夏小語。

  夏小語開心地笑了,把六元錢遞給林奶奶。

  林奶奶說:「不用這麼多,五元錢就可以了。」

  「林奶奶您就別客氣了!外面賣的米大都要三毛錢一斤,還不一定是這麼好的米呢!」夏小語堅持要把六元錢遞給林奶奶。

  林奶奶拗不過夏小語,只好收下了。

  從此以後,夏小語都是從林奶奶家買米。

  手中有糧心不慌,這就是夏小語現在的狀態。

  夏小語是一個人生活,不能像別的小孩子那樣,偶爾偷偷懶,有大人幫忙完成任務。

  為了順利完成每天的任務,夏小語就選了一個筆記本,專門用來記下日常生活中的任務,大多是以表格的方式,寫下每天要完成的任務,完成了一個任務,就打一個勾。完成得好的話,就畫一朵小花。

  有時候,也會在頁面畫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或事物。

  這種方式有點類似後世所流行的記手帳的方法,但是又不一樣。夏小語用的是便宜的筆記本,普通的筆,彩鉛手畫。

  夏小語喜歡簡簡單單的方法。一個本子,一支筆,一盒彩鉛,足以做一個漂亮的帳本。

  自從開始用本子記手帳,夏小語發現自己的生活更簡單了,更有規律了,所有的事情做起來,也更井井有條了。

  這一天傍晚,吃完晚飯,雞和兔子也都餵過了,菜園也澆灌過了。

  夏小語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院子裡納涼。

  清風徐來,夏小語突然回憶起上輩子聽過的音樂旋律《虞美人盛開的山坡》,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別了夏天》,夏小語慢慢地哼唱著,如果有一架鋼琴,如果自己會彈鋼琴,也許自己在此時也能彈出這好聽的旋律。

  沒有如果,此時沒有鋼琴,上輩子自己也沒有機會學習鋼琴。鋼琴,只有家境好的人才能學習,對於會彈鋼琴的人,夏小語心中只有羨慕的份。

  如果這輩子有錢了,夏小語會不會去學習彈鋼琴呢?

  答案當然是:不會!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是所有美好的東西,都必須握在手中的。夏小語不貪心,只想把握住自己最想握住的東西。

  數學的魅力,在夏小語的心中,可比音樂的魅力要大多了。

  如果愛,請深愛!

  這句話放在夏小語這裡,那就是,她深愛數學!

  想到這裡,夏小語又找到了那本《從根號2談起》,徜徉在數學的海洋中,伴著清風,從過去看向未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