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林語安聽說表哥回來了,就帶著希希跑了進來。

  林若晨:「安安現在是縣主,品級比你我都要高,以後還可能會跟皇家打交道,這些事也該讓她知道,避免犯了禁忌。」

  雲泓清想了想,覺得也對。

  「這還要從當年東宮起火,太子被燒死的事說起。」

  「嗯嗯。」

  林語安乖乖點頭,表示自己會認真聽。

  其實當年追查東宮起火的事,最後是查到了二皇子楊礽的身上。

  楊礽是戚貴妃生的。

  他與太子的出生只相差一個時辰,但身份和地位卻不一樣。

  從小楊礽就很聰明,同樣一篇文章,他看一天就能背出來,而太子卻學十天也背得結結巴巴。

  很多人暗地裡惋惜,如果楊礽才是太子,那該多好。

  也因此讓楊礽滋長了不該有的野心。

  在楊衡的慫恿下,設計讓太子醉酒,再把人扶到偏殿,用火災意外的方式把人弄死。

  只是他們的手法不夠乾淨,最後還是被晉睿帝派去的官員找到蛛絲馬跡。

  楊衡為了保全自己,故意露出破綻把所有矛頭引向楊礽。

  但楊礽是晉睿帝唯二的兒子,戚貴妃又自裁謝罪,因此楊礽只是被關在冷宮。

  得知自己是被楊衡出賣後,楊礽很快就報復了回去。

  因此太子死後第二年,楊衡也死了。

  林語安:「那他為什麼還要幫寧王謀反?」

  「因為他想離開冷宮。」

  「嗯?」

  雲泓清:「皇后娘娘對楊礽恨之入骨,但聖上不會讓她殺了自己剩下的兒子。但聖上其實也同樣恨著楊礽,因此只要他還活著,楊礽就不可能離開冷宮。

  所以楊礽才會把手下安插到安王那裡。」

  林語安聽得有些糊塗。

  「好複雜,可是把人安插在安王那裡,不是應該鼓動他去謀反嗎?為什麼反而變成了寧王?楊礽還害死了寧王的兒子呀?」

  雲泓清:「或許楊礽沒想到,安王居然不想謀反,只好改變目標。」

  「表哥的意思是安王有謀反的理由?」

  「沒錯。」

  「什麼原因?」

  「是安王妃。」

  林語安:「啊?阿顯的母妃?」

  雲泓清搖搖頭,「不,不,是前任的安王妃,旭哥的母妃。」

  林語安只能再次迷糊的看著他。

  「旭哥的母妃是戚家女,也就是戚貴妃的親人,兩人長得還很像,每次皇后娘娘見到她,就會想到戚貴妃,想到太子的事,因此經常針對她。」

  「後來前安王妃帶著小兒子去禮佛,中途遇到一夥兇殘的悍匪,護衛們不敵,母子倆乘坐的馬車在逃跑時失控,掉下了山崖。」

  「等安王趕到時,搜尋了一天才找到馬車,只是前安王妃與他們的小兒子,已屍骨無存。」

  「那時京中傳言,這是皇后娘娘做的。」

  林語安驚得說不出話來。

  之前看時,她一直以為何皇后是個好人。

  雖然經過除夕夜後,已經知道那只是表象,但沒想到何皇后跟楊旭之間還有殺母弒弟之仇。

  「也因為這樣,楊礽才會在一開始的時候讓陶雲平,去當安王手下,只是後來何皇后讓現任安王妃嫁給安王,他們之間的仇似乎就這樣化開了。」

  林若晨:「難怪楊礽最後會選擇讓寧王謀反,對了,你還沒說陶雲平為什麼傷害安王?」

  「我們去清除的那些勢力,其實有部分是楊礽的,他們應該是狗急跳牆了,所以才行這個險招,要不是阿笙及時趕來,揭開陶雲平的身份,那些人可能會被再次藏起來。

  以後想要再找就難了。」

  第204章 哥哥會幫你的!

  雲泓清:「因為阿笙收到消息,說有個叫陶淵的騙子,最喜歡隱藏在大戶人家裡,以幫家主辦事的名義,私下收受賄賂,做些對家主不利的事。」

  「!!!」

  這一段話怎麼似曾相識?

  林若晨:「我記得這件事,是阿顯跟他說的。」

  「……」

  林語安終於想起來了,上次她為了提醒小胖墩,安王身邊姓陶的人有問題,所以編了這麼一段話。

  只是…小胖墩為什麼會跟蘇雲笙說?

  不是應該告訴楊旭的嗎?

  雲泓清:「阿笙去查了一下,沒有發現陶淵騙人的消息,但是卻無意中查到陶雲平原名叫陶淵,突然改名這件事很是蹊蹺,後來在跟蹤他的時候,還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行為。」

  「於是阿笙就鎖定他,派人全面打聽。」

  「沒多久就發現,他跟楊礽的一個舊部下有聯繫,接著又順藤摸瓜,找到那些人的大本營,偷聽到他們的計劃。」

  「所以才會趕來通知的,陶雲平被發現後,給安王下毒還抓了他當人質。」

  雲泓清心有餘悸的說:「當時情況很危急,儘管安王嘴裡喊著不用管他,不能讓陶雲平這樣逃了,但大家都怕會傷到他,所以都沒有出手。」

  當時蘇雲笙表面上答應放陶雲平走,卻在他鬆懈的時候突然出手直接把人打倒。

  只是安王還是被刺傷了。

  「好在阿笙還帶了藥,幫安王解了毒,然後又處理了傷口,暫時把人救了過來,不然後面恐怕會很麻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