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本書的籌備出版階段,傑西卡·雷海姆和本·塞維爾既是嚴格敦促的監督者,又是加油吶喊的助威者,更是參與其中的奮鬥者。我不僅有幸與他們共事,而且還跟企鵝出版集團旗下的杜頓團隊攜手合作。其中包括市場營銷大師卡麗·斯威托尼克和克里斯汀·鮑爾;宣傳推廣專家阿曼達·沃克、莉莎·卡西蒂和貝姬奧德爾;文字編輯艾琳·切蒂;封面設計師克里斯多福·林;此外還有眾多在哈德森大街375號工作的傑出人才。身為一名作家,能夠與他們一起工作,我感到十分自豪。

  在這部作品創作的各個階段中,有多位法律和醫學方面的專業人士對我提供過相關知識的幫助。首先,我要感謝兩位親切的法官,他們耐心而無私地付出了許多時間,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法官這一職位的意義。我不便提及他們的姓名,但是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肯定無法成功地塑造出主角斯科特·桑普森這一形象。

  此外,莎文·斯加拉斐爾和格雷格·帕克斯兩位律師也提供了莫大的幫助。匹茲堡大學法學院的亞瑟·赫爾曼幫助我了解了司法不端的行為及其後果。勞麗·里克霍姆和蘭迪·佛倫斯兩位醫師在醫學方面給予了我許多專業的建議。

  本書中涉及法律與醫學方面的內容,如與現實情況有差,則是由於我個人的取捨問題,與上述各領域專家的意見無關。

  對了,還有我的哈迪[1]大家族,我常在上午去店裡,當值的員工包括安妮、莫妮卡、肯尼、蒂娜、特魯迪、安吉拉、維吉尼亞、馬修、艾希莉和賈斯汀。在我創作及修改這部小說的過程中,他們總是讓我保持心情愉快,而且還不停地給我的無糖可樂續杯。但是,我很遺憾老闆特麗莎小姐已經無法再參與我們每日的歡樂相聚了,我非常想念她。

  至於我真正的家人,我要感謝瓊·布萊克利和艾倫·布萊克利,他們是超讚的岳父岳母,也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外公外婆。我還要感謝瑪麗琳·帕克斯和鮑勃·帕克斯,是他們將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將我養育成人。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一定要感謝我的妻子和孩子們。他們為我付出了永不懈怠的愛意、理解和支持,給我帶來了歡樂和靈感。他們是我生命中最棒的部分,照亮了我人生的每一天。

  正因為有這些家人、朋友和同事,我才會如此幸運、幸福。

  [1] 哈迪(Hardee’s):指美國的哈迪快餐連鎖店,本書作者布拉德·帕克斯曾在採訪中提及自己喜歡在哈迪快餐店寫作。

  譯 後 記

  《保持沉默》(Say Nothing)是美國著名懸疑推理作家布拉德·帕克斯的第一部 單卷本小說,原版由企鵝出版集團出版發行,且在發行之前,該書版權已售出至13個國家和地區。作者帕克斯曾是《華盛頓郵報》最年輕的執筆者,也是迄今為止唯一榮膺夏姆斯獎、尼洛獎和左岸獎三個懸疑推理大獎的作家,其代表作是卡特·羅斯(Carter Ross)系列小說,該系列共有六卷,分別為《消失的面孔》(Faces of the Gone)、《純潔的眼睛》(Eyes of the Innocent)、《隔壁的女孩》(The Girl Next Door)、《好警察》(The Good Cop)、《玩家》(The Player)和《騙局》(The Fraud)。

  帕克斯擅長用幽默的筆觸,描寫都市背景下的現實主義故事,被譽為“頗具馬克·吐溫風采的天才作家”。在本書中,帕克斯細緻地講述了一個驚險刺激又令人動容的故事——一對六歲的雙胞胎兒女被綁架,身為法官的父親不得不在接下來的訴訟案中任由綁匪擺布,他一方面藉助司法知識保全自己,一方面和妻子一起尋找蛛絲馬跡,經過驚心動魄的鬥智鬥勇,最終找回了孩子,而妻子卻犧牲了。孩子與父母的牽絆、法官與綁匪的對決、忠誠與背叛的交鋒、金錢與權利的交換,以及跟蹤、槍殺、毒品、病魔等元素,交織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懸疑故事。但在筆者看來,本書最令人動容之處不在此,而在對現實人生的精細描繪和真實呈現。

  毋庸置疑,對於父母而言,最大的恐懼莫過於失去孩子。本書的主人公正是陷入了這樣的噩夢之中。原本和諧完美的幸福生活瞬間崩塌,精神壓力重如泰山,在此變故之下,許多隱藏的秘密與危機開始凸顯——妻子與舊情人秘密通話、妻姐一家行為詭異、私家偵探被綁匪殺害……似乎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妻子。而主人公身為法官,在審判上卻連連“出人意料”,無時無刻不處於風口浪尖之上。

  災難就像一把放大鏡,映照出種種微妙的人際關係,展露出平時未必在意的一切細小變化。在人生的非常狀態下,猜疑與衝突頻現,姐妹、父子、母子、朋友、同事之間的關係都可能爆發出許多平時沒有的問題,愛情、親情和友情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在這場分秒必爭的戰鬥中,主人公知道敵人近在咫尺,卻不知道他們究竟是誰,身邊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信任危機,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同事和摯友,甚至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妻子。在巨大的人生變故面前,主人公幡然醒悟:“所謂安全,只不過是我們的誤解,是我們在自欺欺人,不願面對人類社會的惡劣處境:社會契約是沙上畫,而非石上字,無論任何人,只要吸足氣用力一吹,一切便了無痕跡。”(第5章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