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明年春天退休,告別長達四十年的監獄看守生涯。
模糊感消失後,古賀將視線移向下面,朝陽照著房頂反射出炫目的光芒。一天的工作就要開始,平淡而單調,既沒有令人振奮的事發生也不會令人產生某種熱情或使命感。
“平安無事。”就像念咒一樣小聲地叨叨這句話是古賀早上的另一門“功課”。
關上窗戶後,春天的氣息立即從屋裡溜走了。明年的這個時候會在哪裡感受春天呢?兒子夫婦住的北海道,還是可以看見這灰色高牆的某間公寓?
井然有序地排列著辦公桌的大辦公室內空空如也,不見一個人影。古賀朝門口走去,出辦公室,下樓,用通行鑰匙打開通道的門來到牢房。
跟昨天看見時一樣。表情上一點也看不出絕望的樣子。清澈的眼光還讓人感到一種力量。有著四十年看守經驗的古賀一眼就能看透服刑者的情緒反應、精神狀態。梶聰一郎的眼神炯炯有神。是一種有著具體的目的或者是某種希望的眼神。這眼神意味著他與“外界”存在的某種牽掛。進一步講,有這樣眼神的服刑者一般不可能自殺。
然而……
他的“牽掛”是什麼呢?昨天仔細閱讀了有關梶聰一郎的身份調查表。文字上看不出任何會讓他產生“牽掛”之處。準確地講,可以說只有他親手殺死的妻子才是他唯一擁有的絕對的牽掛。
梶聰一郎與妻子唯一的兒子俊哉已經去世,平成五年突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次年十二月就結束了年僅十三歲的生命。雙親以及兄弟都早已不在人世。祖父雖然還活著但與梶聰一郎處於完全沒有任何聯繫狀態。所以,對於他而言,在這個世上除了共有失去兒子的悲哀的妻子以外,應該沒有任何可以牽掛的人。
而他卻殺死了唯一的親人妻子。雖然是在他妻子苦苦哀求下做的。可那畢竟是他在這個世上最後的親人。檢察院的聯絡函件上寫道:梶聰一郎已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有可能選擇自殺。發信人是擔當梶聰一郎案件的W地檢檢察官佐瀨銛男。他擔心的依據有三點。第一,殺害妻子後,梶聰一郎曾在自己家裡企圖自殺;第二,梶聰一郎自己供認曾為尋找死處而到處徘徊;第三,自首前梶聰一郎留下一幅字——“人活五十年”。除此之外,聯繫提審時的感觸等綜合情況,佐瀨檢察官特別註明:“即便目前暫時不自殺,他決意在五十或五十一歲的時候自殺的可能性極大。”
檢察官說的“五十歲”就快到了。梶聰一郎滿五十歲的三月二十三日就在後天。
“準備檢查!”
麻田的聲音劃破了走廊的寧靜空氣。
古賀再一次看了看觀察孔。這次突然與梶聰一郎的目光相遇,自己不由得退了一步。一張絲毫不像警察的、沉穩、溫和的面孔朝著自己。
古賀利索地打開牢門。開始很關鍵。稍有不慎重,使自己感覺眼前的服刑者不好對付的話以後就更難辦了。古賀用突然打開牢門的方式表達了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梶聰一郎禮貌地低下了頭。
“您早!您……”
古賀聲色俱厲地打斷了梶聰一郎。
“昨天沒有教過你嗎?”
“啊……?”
“見了長官先報你的編號和名字。想說什麼的時候得先說‘請求交談”明白了?”
梶聰一郎調整了站姿,表情嚴肅地說:
“348號,梶聰一郎在此請求交談。”
“‘在此’兩個字不要!”
“……請求交談。”
“說吧。”
“檢查的時候我該怎麼做呢?”
“坐在房間中間等。”
“知道了,謝謝。”
古賀看著屈腿坐在地上的梶聰一郎,努力去想像眼前這個男人兩天後會自殺,可無論如何也看不出有任何自殺的徵兆。
憑著多年的經驗,古賀自認為可以這樣斷言。還是“外面”有支撐梶聰一郎活下去的某種“牽掛”?
在回辦公室的路上,古賀儘量地發揮著自己的想像力。
失去了最愛的兒子。自己又殺死了妻子。在這個世上已經成了孤寡一人的這個男人還會有繼續活下去的理由?支撐著他的那個“牽掛”……而且那個“牽掛”會在他滿五十或五十一歲的時候消失!
不明白!完全無法理解。到一定的年齡就自殺。這個世上會有抱著這樣想法而活著的人嗎?就好像隨時帶著定時炸彈。
——莫非還是因為那個……
古賀一邊想著上了樓梯。
或許解謎的鑰匙在歌舞伎街。梶聰一郎殺害妻子後的第三天才去自首。這期間的行蹤不明。各報都稱之為“空白的兩天”。而給出這“空白的兩天”的答案的是《東洋報》。據《東洋報》報導,梶聰一郎從W縣乘新幹線去了東京。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牽掛”應該在歌舞伎街……
電話鈴聲打斷了古賀的思緒。古賀急忙快步跑進辦公室,拿起部長桌上的電話。
“喂,這裡是部長辦公室。”
“我是W縣警搜查一科的志木。”
模糊感消失後,古賀將視線移向下面,朝陽照著房頂反射出炫目的光芒。一天的工作就要開始,平淡而單調,既沒有令人振奮的事發生也不會令人產生某種熱情或使命感。
“平安無事。”就像念咒一樣小聲地叨叨這句話是古賀早上的另一門“功課”。
關上窗戶後,春天的氣息立即從屋裡溜走了。明年的這個時候會在哪裡感受春天呢?兒子夫婦住的北海道,還是可以看見這灰色高牆的某間公寓?
井然有序地排列著辦公桌的大辦公室內空空如也,不見一個人影。古賀朝門口走去,出辦公室,下樓,用通行鑰匙打開通道的門來到牢房。
跟昨天看見時一樣。表情上一點也看不出絕望的樣子。清澈的眼光還讓人感到一種力量。有著四十年看守經驗的古賀一眼就能看透服刑者的情緒反應、精神狀態。梶聰一郎的眼神炯炯有神。是一種有著具體的目的或者是某種希望的眼神。這眼神意味著他與“外界”存在的某種牽掛。進一步講,有這樣眼神的服刑者一般不可能自殺。
然而……
他的“牽掛”是什麼呢?昨天仔細閱讀了有關梶聰一郎的身份調查表。文字上看不出任何會讓他產生“牽掛”之處。準確地講,可以說只有他親手殺死的妻子才是他唯一擁有的絕對的牽掛。
梶聰一郎與妻子唯一的兒子俊哉已經去世,平成五年突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次年十二月就結束了年僅十三歲的生命。雙親以及兄弟都早已不在人世。祖父雖然還活著但與梶聰一郎處於完全沒有任何聯繫狀態。所以,對於他而言,在這個世上除了共有失去兒子的悲哀的妻子以外,應該沒有任何可以牽掛的人。
而他卻殺死了唯一的親人妻子。雖然是在他妻子苦苦哀求下做的。可那畢竟是他在這個世上最後的親人。檢察院的聯絡函件上寫道:梶聰一郎已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有可能選擇自殺。發信人是擔當梶聰一郎案件的W地檢檢察官佐瀨銛男。他擔心的依據有三點。第一,殺害妻子後,梶聰一郎曾在自己家裡企圖自殺;第二,梶聰一郎自己供認曾為尋找死處而到處徘徊;第三,自首前梶聰一郎留下一幅字——“人活五十年”。除此之外,聯繫提審時的感觸等綜合情況,佐瀨檢察官特別註明:“即便目前暫時不自殺,他決意在五十或五十一歲的時候自殺的可能性極大。”
檢察官說的“五十歲”就快到了。梶聰一郎滿五十歲的三月二十三日就在後天。
“準備檢查!”
麻田的聲音劃破了走廊的寧靜空氣。
古賀再一次看了看觀察孔。這次突然與梶聰一郎的目光相遇,自己不由得退了一步。一張絲毫不像警察的、沉穩、溫和的面孔朝著自己。
古賀利索地打開牢門。開始很關鍵。稍有不慎重,使自己感覺眼前的服刑者不好對付的話以後就更難辦了。古賀用突然打開牢門的方式表達了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梶聰一郎禮貌地低下了頭。
“您早!您……”
古賀聲色俱厲地打斷了梶聰一郎。
“昨天沒有教過你嗎?”
“啊……?”
“見了長官先報你的編號和名字。想說什麼的時候得先說‘請求交談”明白了?”
梶聰一郎調整了站姿,表情嚴肅地說:
“348號,梶聰一郎在此請求交談。”
“‘在此’兩個字不要!”
“……請求交談。”
“說吧。”
“檢查的時候我該怎麼做呢?”
“坐在房間中間等。”
“知道了,謝謝。”
古賀看著屈腿坐在地上的梶聰一郎,努力去想像眼前這個男人兩天後會自殺,可無論如何也看不出有任何自殺的徵兆。
憑著多年的經驗,古賀自認為可以這樣斷言。還是“外面”有支撐梶聰一郎活下去的某種“牽掛”?
在回辦公室的路上,古賀儘量地發揮著自己的想像力。
失去了最愛的兒子。自己又殺死了妻子。在這個世上已經成了孤寡一人的這個男人還會有繼續活下去的理由?支撐著他的那個“牽掛”……而且那個“牽掛”會在他滿五十或五十一歲的時候消失!
不明白!完全無法理解。到一定的年齡就自殺。這個世上會有抱著這樣想法而活著的人嗎?就好像隨時帶著定時炸彈。
——莫非還是因為那個……
古賀一邊想著上了樓梯。
或許解謎的鑰匙在歌舞伎街。梶聰一郎殺害妻子後的第三天才去自首。這期間的行蹤不明。各報都稱之為“空白的兩天”。而給出這“空白的兩天”的答案的是《東洋報》。據《東洋報》報導,梶聰一郎從W縣乘新幹線去了東京。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牽掛”應該在歌舞伎街……
電話鈴聲打斷了古賀的思緒。古賀急忙快步跑進辦公室,拿起部長桌上的電話。
“喂,這裡是部長辦公室。”
“我是W縣警搜查一科的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