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後世學者經許多考證, 判斷嘉戎以遊獵為主,兼放牧, 世代不事農耕。若逢年景天候不好,獵物及水草不豐,他們食物短缺, 就會傾舉族之力試圖越山洗劫整個屏城。
後世認為“團山屯軍”是基於對嘉戎這個惡鄰的了結與防備而建立,團山屯軍能世代守護西南邊陲, 必定一開始就做好了萬全的應敵準備。
可事實上,“團山背面有個虎視眈眈的惡鄰”,此事後世之人耳熟能詳, 而當世根本無人知曉。
團山屯軍初次與嘉戎交手,初次知曉一山之隔有惡鄰這件事,是李恪昭一行在遂錦城與三公子、五公子人馬殊死一搏的前兩日。
屯軍主將司金枝與坐鎮屏城軍尉府的葉冉都不知山那邊有這麼一支異族惡鄰, 可謂猝不及防。
且葉明秀帶走一半屯軍前往遂錦助李恪昭後,司金枝手中兵力不過兩萬,對手突然有五萬人越山而來,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這一仗都很懸。
好在葉冉遇事穩得住,雖不能親臨前線,卻隨時根據回傳戰報為司金枝指點迷津;團山屯軍在歲行雲部長期的擬制襲擾下也練就了非凡的應變能力,大家也學會了舉一反三、靈活機變。
而李恪昭留遂錦後,衛令悅以“衛朔望夫人”的名義暫代屏城郡府事務,在此戰中也積極調動人手、籌措糧草,並穩住屏城民心,為山上的司金枝提供了巨大支持。
三人各司其職、默契配合,成功扛住了對方來勢洶洶的前期攻勢,將之拖進了長達一季的消耗戰。
五月初,衛朔望與葉明秀率大軍趕回團山增援,在當月底之前結束了這場戰事。
團山上經歷整整三個月的鏖戰,入侵之敵被盡數殲滅,屏城民生卻未受太大波及。
葉冉、衛令悅各有不願出風頭的理由,主動要求略去了各自在此戰中的貢獻,戰報陳述上只以衛朔望、司金枝、葉明秀及團山屯軍為主。
當戰報傳遍朝野,不但縉國臣民震驚,在遂錦的各國探子也不敢輕視,迅速將消息回報各自君主。
毫無防備之下遭逢對手全力偷襲,以兩萬兵力倉促迎戰五萬入侵之敵,卻能在兵力劣勢下將對手拖進僵持,最終在援軍到來後將敵軍全殲,一個活口也沒留。
此等驚世之功背後蘊含的心狠手辣,使“殺神司金枝”的諢號傳遍各諸侯國。
*****
做為掌半枚璽印的王后,歲行雲本該與李恪昭並列王座。
只是她本就無意也不懂國政朝務,加之有孕不適,登基大典之後便躲在內城寢殿內休養,拒絕上朝。
此時她的肚子已圓溜溜,她的身骨強健,捱過最初三四個月睏倦、孕吐的艱難後,便沒那麼難受。只是行動不便,就愈發懶怠動彈,每日最喜歡讓人搬一座美人榻到外,歪著曬太陽“聽書”。
為她“念書”的中宮女官通常是小表妹公仲嫵。
這差事是公仲嫵自己找歲行雲討的。
小姑娘有心自食其力,也藉此躲了家中為她安排婚事的打算,歲行雲對此自然樂見其成。
李恪昭這日散朝早,索性命隨身近侍們捧了待批閱的奏摺、簡牘,直接到了王后的中宮寢殿。
進了垂花拱門就見歲行雲在美人榻上,公仲嫵在旁執一冊《禮記》柔聲念著,歲行雲聽得昏昏欲睡。
見李恪昭到來,公仲嫵及小侍女們紛紛跪了一地。李恪昭擺擺手,示意她們各自退下,不必出聲。
公仲嫵懂事,帶著小侍女們遠遠退到廊下,低眉垂首,眼觀鼻鼻觀心,半點不打擾。
隨行近侍輕咳兩下,想要提醒王后起身見禮,卻被李恪昭一道冷眼掃得噤若寒蟬。
可歲行雲還是被驚醒了。
她有些尷尬地笑笑,想要下榻,李恪昭卻大步迎上來,側身虛虛坐在美人榻邊沿,擋住了她的動作。
“既君上大度,那我就不客氣了。”歲行雲笑吟吟抬手掩了個呵欠。
李恪昭眼底噙著縱容,沒好氣地淡聲道:“何必與自己較勁?”
近來宮人們都在講,王后果真不同凡響,不但能舞刀弄槍,還能讀書識字,只需有人在旁念著,她閉著眼睛都能學,絕不是在睡覺。
李恪昭聽得只想發笑。這位王后閉著眼可沒在學,沒哪次不是當真睡著了的。
聽出他的嘲笑之意,歲行雲懶洋洋嗔他一眼:“太醫說,我這陣子閒著也是閒著,不如看些書,也算是為禿小子做個言傳身教的好榜樣。絕對是禿小子自己不爭氣,我一聽人念書就困,從前不這樣的。”
她從最開始就有種古怪預感,總覺肚子裡這個就是當初夢裡那個扁嘴無牙的胖乎乎禿小子。
“別總叫他禿小子,叫多了,不禿也禿。”李恪昭眼底噙著縱容,將左手覆在她的肚上。
九重宮門惡戰那夜,李恪昭為了護住歲行雲,徒手握住了偷襲她後背的那把劍,左手傷得不輕,半年過去賞未恢復握力。
歲行雲心疼地將手覆在他的手背上,撇撇嘴:“命里要禿終會禿。你別不信邪,我就覺著他真沒頭髮。不信咱倆打賭,到時生下來,他若真沒頭髮,你嚶嚶嚶給我聽。”
李恪昭抿唇,白她一眼,沒接話。
堂堂縉王李恪昭,嚶嚶嚶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的。況且,如果生下來真是個小禿子,他怕是都痛哭流涕都來不及,嚶什麼嚶。
後世認為“團山屯軍”是基於對嘉戎這個惡鄰的了結與防備而建立,團山屯軍能世代守護西南邊陲, 必定一開始就做好了萬全的應敵準備。
可事實上,“團山背面有個虎視眈眈的惡鄰”,此事後世之人耳熟能詳, 而當世根本無人知曉。
團山屯軍初次與嘉戎交手,初次知曉一山之隔有惡鄰這件事,是李恪昭一行在遂錦城與三公子、五公子人馬殊死一搏的前兩日。
屯軍主將司金枝與坐鎮屏城軍尉府的葉冉都不知山那邊有這麼一支異族惡鄰, 可謂猝不及防。
且葉明秀帶走一半屯軍前往遂錦助李恪昭後,司金枝手中兵力不過兩萬,對手突然有五萬人越山而來,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這一仗都很懸。
好在葉冉遇事穩得住,雖不能親臨前線,卻隨時根據回傳戰報為司金枝指點迷津;團山屯軍在歲行雲部長期的擬制襲擾下也練就了非凡的應變能力,大家也學會了舉一反三、靈活機變。
而李恪昭留遂錦後,衛令悅以“衛朔望夫人”的名義暫代屏城郡府事務,在此戰中也積極調動人手、籌措糧草,並穩住屏城民心,為山上的司金枝提供了巨大支持。
三人各司其職、默契配合,成功扛住了對方來勢洶洶的前期攻勢,將之拖進了長達一季的消耗戰。
五月初,衛朔望與葉明秀率大軍趕回團山增援,在當月底之前結束了這場戰事。
團山上經歷整整三個月的鏖戰,入侵之敵被盡數殲滅,屏城民生卻未受太大波及。
葉冉、衛令悅各有不願出風頭的理由,主動要求略去了各自在此戰中的貢獻,戰報陳述上只以衛朔望、司金枝、葉明秀及團山屯軍為主。
當戰報傳遍朝野,不但縉國臣民震驚,在遂錦的各國探子也不敢輕視,迅速將消息回報各自君主。
毫無防備之下遭逢對手全力偷襲,以兩萬兵力倉促迎戰五萬入侵之敵,卻能在兵力劣勢下將對手拖進僵持,最終在援軍到來後將敵軍全殲,一個活口也沒留。
此等驚世之功背後蘊含的心狠手辣,使“殺神司金枝”的諢號傳遍各諸侯國。
*****
做為掌半枚璽印的王后,歲行雲本該與李恪昭並列王座。
只是她本就無意也不懂國政朝務,加之有孕不適,登基大典之後便躲在內城寢殿內休養,拒絕上朝。
此時她的肚子已圓溜溜,她的身骨強健,捱過最初三四個月睏倦、孕吐的艱難後,便沒那麼難受。只是行動不便,就愈發懶怠動彈,每日最喜歡讓人搬一座美人榻到外,歪著曬太陽“聽書”。
為她“念書”的中宮女官通常是小表妹公仲嫵。
這差事是公仲嫵自己找歲行雲討的。
小姑娘有心自食其力,也藉此躲了家中為她安排婚事的打算,歲行雲對此自然樂見其成。
李恪昭這日散朝早,索性命隨身近侍們捧了待批閱的奏摺、簡牘,直接到了王后的中宮寢殿。
進了垂花拱門就見歲行雲在美人榻上,公仲嫵在旁執一冊《禮記》柔聲念著,歲行雲聽得昏昏欲睡。
見李恪昭到來,公仲嫵及小侍女們紛紛跪了一地。李恪昭擺擺手,示意她們各自退下,不必出聲。
公仲嫵懂事,帶著小侍女們遠遠退到廊下,低眉垂首,眼觀鼻鼻觀心,半點不打擾。
隨行近侍輕咳兩下,想要提醒王后起身見禮,卻被李恪昭一道冷眼掃得噤若寒蟬。
可歲行雲還是被驚醒了。
她有些尷尬地笑笑,想要下榻,李恪昭卻大步迎上來,側身虛虛坐在美人榻邊沿,擋住了她的動作。
“既君上大度,那我就不客氣了。”歲行雲笑吟吟抬手掩了個呵欠。
李恪昭眼底噙著縱容,沒好氣地淡聲道:“何必與自己較勁?”
近來宮人們都在講,王后果真不同凡響,不但能舞刀弄槍,還能讀書識字,只需有人在旁念著,她閉著眼睛都能學,絕不是在睡覺。
李恪昭聽得只想發笑。這位王后閉著眼可沒在學,沒哪次不是當真睡著了的。
聽出他的嘲笑之意,歲行雲懶洋洋嗔他一眼:“太醫說,我這陣子閒著也是閒著,不如看些書,也算是為禿小子做個言傳身教的好榜樣。絕對是禿小子自己不爭氣,我一聽人念書就困,從前不這樣的。”
她從最開始就有種古怪預感,總覺肚子裡這個就是當初夢裡那個扁嘴無牙的胖乎乎禿小子。
“別總叫他禿小子,叫多了,不禿也禿。”李恪昭眼底噙著縱容,將左手覆在她的肚上。
九重宮門惡戰那夜,李恪昭為了護住歲行雲,徒手握住了偷襲她後背的那把劍,左手傷得不輕,半年過去賞未恢復握力。
歲行雲心疼地將手覆在他的手背上,撇撇嘴:“命里要禿終會禿。你別不信邪,我就覺著他真沒頭髮。不信咱倆打賭,到時生下來,他若真沒頭髮,你嚶嚶嚶給我聽。”
李恪昭抿唇,白她一眼,沒接話。
堂堂縉王李恪昭,嚶嚶嚶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的。況且,如果生下來真是個小禿子,他怕是都痛哭流涕都來不及,嚶什麼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