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當然我也不是隨便就會答應病人的任何要求,其實我對他很有好感,我覺得我們的腦電波是同步的……我對自己作過心理分析,我想我潛意識裡是愛上自己的病人了。
“後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戀愛中的女人是沒有理智的,心理醫生也不例外。我可以洞察別人的內心,對自己卻毫無辦法,在愛情面前,課堂上的任何教條都是廢話。細節我不多說了,反正半年後我們就開始考慮結婚了,至於他的亂倫情結,自然也就迎刃而解——至少當時我是這麼認為的。
“就在我們籌備婚禮的時候卻出了一件事:他妹妹的男朋友在海南旅遊時意外摔死了,他的妹妹受刺激後精神錯亂。他帶我去看她,當時他妹妹正在屋子裡大哭大鬧,打碎了杯子,手裡拿著碎瓷片想要割腕自殺,我們兩個好容易才把她按住,我自己還笨手笨腳讓碎片給割傷了。
“他問我能不能對他妹妹進行催眠治療,抹去那段噩夢般的記憶。一開始我拒絕了,因為這樣做違背心理治療的基本原則,但是在他一再要求下我最後還是答應了,催眠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她妹妹很快恢復了正常——我是說表面上的正常,我一直很擔心這樣做的後果,會是在她內心深處埋下了一個更大的隱患。
“果然沒過多久她妹妹就出現了妄想症,竟然把親哥哥當作是自己已故的男朋友了。這讓我意識到他們兄妹之間的感情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之前我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
“因為預定好的婚禮沒法臨時取消,我們只好瞞著他的妹妹舉行了婚禮,其實這樣也好,如果在婚禮上見到他妹妹,我可能會覺得不自在的。
“心理醫生和自己的病人結婚,從醫療層面上看這真是一大失策。心理醫生應該和來訪者之間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但這關係並不是越親密越好,有時候物極必反,相比較朋友關係,夫妻之間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隔閡。儘管我堅持把心理諮詢的場景放在診所里,但是誰會聽自己老婆嘮嘮叨叨來給自己做心理分析呢?
“對於他妹妹的問題,我們之間也出現了很大的分歧。我認為心理醫生應該對病人坦誠,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關係,所以應該早日讓她了解事情的真相,從幻想中解脫出來。但是他卻堅持認為不能對妹妹說明真相,他認為這樣會對妹妹的身心造成重大的打擊。他說這世界上沒有對與錯,只有好與不好,如果幻覺是好的,那就讓她生活在幻覺中吧。
“一開始我接受了他的意見,畢竟他和妹妹相處二十多年,比我了解得更多。但是很快我發現他的動機沒那麼簡單,他其實是迷戀於扮演妹妹情人的角色,而且已經無法自拔了。
“丈夫和小姑子都是我的病人,其中一個還成了我的情敵,儘管她自己並不知道——天曉得事情是怎麼弄到這一步的。
“怎樣讓這兩個人都回到正常的心理軌跡,又不造成進一步的傷害,對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心理醫生真是太大的挑戰。我只好去求助我在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導師Powell教授,他是心理學界的權威,聽了我這個病例他直搖頭,他說瑾你真是一個感情豐富的女人,但讓個人感情介入治療是醫生的大忌。心理治療有一條保證性原則,就是不能用一種症狀來代替另一種症狀,從通過催眠抹去患者的記憶開始你就已經違反了這條原則,你企圖用一個麻煩來解決另一個麻煩,結果把麻煩越搞越大。你象大多數中國學生一樣,擁有一流的學習成績,卻缺乏臨床實踐的經驗和能力。
“教授的話真是讓我無地自容,另外他對我的這個病例也非常感興趣,認為很有研究價值,並表示願意親自從美國飛過來幫我,這真是讓我吃了一粒定心丸。
“但是Powell教授的飛機還沒起飛,我這裡又出了狀況,我的這位小姑子突然帶著‘男朋友’去海南旅遊了。要知道海南之旅對她說是十分危險的,一旦封存著的記憶突然被喚醒,誰也保不準會生什麼事。可是等我知道這件事時他們已經連機票也買好了,我一時亂了陣腳,不知道該怎麼做,只好先登上同一班飛機,等到了海南再說。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想你已經很清楚了。在海南我原本是想悄悄地跟在你們後面,但我只是個心理醫生,不是私家偵探,第二天就被你識破了。情急之下我不加思索地編造了一個半真半假的故事,還加入了我從恐怖電影裡看來的情節。相信我,我不是存心要騙你,只是當時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想讓你儘快回上海去,在上海至少有Powell教授可以幫我。
“其實教授說得一點也不錯,我總是企圖用一個麻煩來解決另一個麻煩,結果把麻煩越搞越大。
“思傑並不希望我跟過來,他認為他完全可以掌控局面,把你毫髮無損地帶回上海,我的出現只是添亂。也許他真的是沉迷於兩人世界的幻覺中了,所以即便是為他考慮我也一定要打破這個幻覺。那天我們吵了一架,當我終於說服他提前回上海後,他又想一個人解決問題,結果反而刺激到你,造成了更大的麻煩。
“故事一直發展到不如山的懸崖上,你可能自己覺察不到當時的情況有多危急,你已經部分回想起了海南的往事,卻只當作是‘前世的記憶’,如果你回想起了全部會怎樣?一塊碎瓷片我都難以對付,萬丈懸崖我可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當時我也顧不了很多,只要能讓你從懸崖上下來,什麼手段都可以用了。
“後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戀愛中的女人是沒有理智的,心理醫生也不例外。我可以洞察別人的內心,對自己卻毫無辦法,在愛情面前,課堂上的任何教條都是廢話。細節我不多說了,反正半年後我們就開始考慮結婚了,至於他的亂倫情結,自然也就迎刃而解——至少當時我是這麼認為的。
“就在我們籌備婚禮的時候卻出了一件事:他妹妹的男朋友在海南旅遊時意外摔死了,他的妹妹受刺激後精神錯亂。他帶我去看她,當時他妹妹正在屋子裡大哭大鬧,打碎了杯子,手裡拿著碎瓷片想要割腕自殺,我們兩個好容易才把她按住,我自己還笨手笨腳讓碎片給割傷了。
“他問我能不能對他妹妹進行催眠治療,抹去那段噩夢般的記憶。一開始我拒絕了,因為這樣做違背心理治療的基本原則,但是在他一再要求下我最後還是答應了,催眠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她妹妹很快恢復了正常——我是說表面上的正常,我一直很擔心這樣做的後果,會是在她內心深處埋下了一個更大的隱患。
“果然沒過多久她妹妹就出現了妄想症,竟然把親哥哥當作是自己已故的男朋友了。這讓我意識到他們兄妹之間的感情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之前我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
“因為預定好的婚禮沒法臨時取消,我們只好瞞著他的妹妹舉行了婚禮,其實這樣也好,如果在婚禮上見到他妹妹,我可能會覺得不自在的。
“心理醫生和自己的病人結婚,從醫療層面上看這真是一大失策。心理醫生應該和來訪者之間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但這關係並不是越親密越好,有時候物極必反,相比較朋友關係,夫妻之間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隔閡。儘管我堅持把心理諮詢的場景放在診所里,但是誰會聽自己老婆嘮嘮叨叨來給自己做心理分析呢?
“對於他妹妹的問題,我們之間也出現了很大的分歧。我認為心理醫生應該對病人坦誠,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關係,所以應該早日讓她了解事情的真相,從幻想中解脫出來。但是他卻堅持認為不能對妹妹說明真相,他認為這樣會對妹妹的身心造成重大的打擊。他說這世界上沒有對與錯,只有好與不好,如果幻覺是好的,那就讓她生活在幻覺中吧。
“一開始我接受了他的意見,畢竟他和妹妹相處二十多年,比我了解得更多。但是很快我發現他的動機沒那麼簡單,他其實是迷戀於扮演妹妹情人的角色,而且已經無法自拔了。
“丈夫和小姑子都是我的病人,其中一個還成了我的情敵,儘管她自己並不知道——天曉得事情是怎麼弄到這一步的。
“怎樣讓這兩個人都回到正常的心理軌跡,又不造成進一步的傷害,對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心理醫生真是太大的挑戰。我只好去求助我在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導師Powell教授,他是心理學界的權威,聽了我這個病例他直搖頭,他說瑾你真是一個感情豐富的女人,但讓個人感情介入治療是醫生的大忌。心理治療有一條保證性原則,就是不能用一種症狀來代替另一種症狀,從通過催眠抹去患者的記憶開始你就已經違反了這條原則,你企圖用一個麻煩來解決另一個麻煩,結果把麻煩越搞越大。你象大多數中國學生一樣,擁有一流的學習成績,卻缺乏臨床實踐的經驗和能力。
“教授的話真是讓我無地自容,另外他對我的這個病例也非常感興趣,認為很有研究價值,並表示願意親自從美國飛過來幫我,這真是讓我吃了一粒定心丸。
“但是Powell教授的飛機還沒起飛,我這裡又出了狀況,我的這位小姑子突然帶著‘男朋友’去海南旅遊了。要知道海南之旅對她說是十分危險的,一旦封存著的記憶突然被喚醒,誰也保不準會生什麼事。可是等我知道這件事時他們已經連機票也買好了,我一時亂了陣腳,不知道該怎麼做,只好先登上同一班飛機,等到了海南再說。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想你已經很清楚了。在海南我原本是想悄悄地跟在你們後面,但我只是個心理醫生,不是私家偵探,第二天就被你識破了。情急之下我不加思索地編造了一個半真半假的故事,還加入了我從恐怖電影裡看來的情節。相信我,我不是存心要騙你,只是當時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想讓你儘快回上海去,在上海至少有Powell教授可以幫我。
“其實教授說得一點也不錯,我總是企圖用一個麻煩來解決另一個麻煩,結果把麻煩越搞越大。
“思傑並不希望我跟過來,他認為他完全可以掌控局面,把你毫髮無損地帶回上海,我的出現只是添亂。也許他真的是沉迷於兩人世界的幻覺中了,所以即便是為他考慮我也一定要打破這個幻覺。那天我們吵了一架,當我終於說服他提前回上海後,他又想一個人解決問題,結果反而刺激到你,造成了更大的麻煩。
“故事一直發展到不如山的懸崖上,你可能自己覺察不到當時的情況有多危急,你已經部分回想起了海南的往事,卻只當作是‘前世的記憶’,如果你回想起了全部會怎樣?一塊碎瓷片我都難以對付,萬丈懸崖我可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當時我也顧不了很多,只要能讓你從懸崖上下來,什麼手段都可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