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任歌行知道長安城裡有人巴不得他死在崑崙,楊晏初又何嘗不知,自古興亡之事,莫不血雨腥風,爭鬥不休,若想獨完何其艱難,他沒說什麼,死過一回,再無所懼,橫豎任歌行走到哪,他跟著就是,長安街市有秀才臨街給人寫扇面,楊晏初彎腰看了看,對那秀才道:「公子煩請拿一把雪浪紙的素扇子。」
他懸腕凝眉,不知道寫了什麼,神秘兮兮地擋著,不給任歌行看,揮幹了筆墨,方對著他展眉一笑,唰地一聲在身前打開扇子,任歌行眯著眼睛細細端詳——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任歌行會心一笑,正要開口,寫扇面的秀才探頭看了一眼,驚道:「好俊的行草!敢問公子師從?」
楊晏初笑了笑,輕飄飄撂下一句:「家師趙鐸。」就與任歌行飄然而逝,只留下目瞪口呆的小秀才,愣在原地,重複道:「……趙,趙鐸?」
裝逼這種事真是讓人無比快樂,如果是在對象面前裝,那就是雙倍快樂。楊晏初直到走出很遠還是非常愉悅的樣子,任歌行在旁邊給他打扇,企圖扇去自家媳婦旁逸斜出的逼王氣息,無奈道:「可以了吧,什麼事啊樂成這樣。」
楊晏初不聽他的,搶過扇子:「你管我。」
任歌行也忍不住笑,用手指畫楊晏初的臉蛋羞他:「傻樣兒。」又問,「趙鐸真是你習字師父?」
楊晏初搖頭笑道:「教了沒幾年。我爹給我請的。」
任歌行點了點頭,低下頭去看那扇子,贊道:「字是好字,扇子是好扇子,只是缺個扇墜子扇套什麼的,要不我……」
楊晏初看他四下找,詫異道,「你還有這精細東西?」
「啊,不是,」任歌行說,「我把給小霑買的那撥浪鼓拴扇子上試試。」
「什麼。」楊晏初笑起來。
他微微含笑,邊走邊搖扇子,垂下來的幾縷青絲搖颺著飄在肩頭,風吹青竹的姿態,有種文人式的輕狂與放曠,任歌行看著他,也便懂得了,楊晏初明白他心中所想,那扇子上李太白的詩就是好註腳,插科打諢也好,款款情深也好,只要他懂他,也就不必在這上頭多言。
李霑再見到他們的時候差點沒哭出來,隔著老遠就小兔子一樣一步三蹦地沖他們跑過來,任歌行張著手臂準備接他,笑道:「慢點慢點。」
李霑一個猛子扎進任歌行懷裡,把任歌行砸得一踉蹌,李霑這才想起來他腳腕有傷,趕忙後退一步,蹲下去看任歌行的足踝:「腳怎麼樣了?」又去捧他的手,「我看看……」
李霑看見任歌行的左手的時候眼圈一下就紅了,任歌行趕忙道:「沒事了,都不礙事,」還沒來得及把他拎起來,他就自己竄了起來,把楊晏初上下摸了一遍:「都沒事了吧……我看看,真的沒事了……」
楊晏初心裡說不上什麼滋味,鼻子有點發酸,握住李霑的肩膀,笑著拍了拍他:「小霑……都過去了。」
李霑紅著眼睛笑起來:「都過去了,對,真的都沒事,太好了。我看見那幾個報信的武從自己個兒回來的時候差點嚇死,幸好幸好……」
「好啦,」任歌行道,「這邊怎麼樣?」
「也還行,」李霑道,「你不在,他們難免各自為政,不過好在還沒什麼風浪,京畿已平,慢慢地拿穩了江右和東邊,正商量向巴蜀和桂林郡剿匪呢。」
任歌行點了點頭,抬頭看見五州盟的幾位家主也來迎他,自是一番寒暄不提。百般猜疑,萬種試探,都只按下不顯,眾人只作歡喜慶賀之相,定要大擺筵席,被任歌行婉拒,只得散了,約定明日再為任楊二人接風洗塵,今日暫且歇下。火燭燃起,有心人早就為他們收拾出了住處——
任歌行看著那龍盤夔護的明黃床帳,多少有幾分無言的感慨。
這是帝王下榻的寢宮啊。
楊晏初撲哧一笑,用手肘拐他,悄聲說:「這是試你心意呢。」
任歌行回過神,手欠地拽了一把床幃的明黃絲絛:「你要是想過把癮就上去躺躺唄。」
楊晏初擺著手笑:「哎,我沒有那癮頭。」
任歌行也搖著頭笑,對隨從道:「煩請另給我收拾一間別的屋子。」
那隨從不知道是誰家的,聽了這話臉色驟變:「盟主為何……」
「唔,地龍太暖,睡著燙屁股,」任歌行說,「對了,幫我把泰阿令主請過來。」
那隨從臉色慘綠地走了。任歌行瞧著四下沒人,悄聲笑道:「跟了我,你可沒法母儀天下了。」
「呦,誰稀罕,」楊晏初道,「怎麼著我也得——」
「嗯?」
「垂簾聽政什麼的。」
他們倆一起笑起來。不多時李霑來了,神色瞭然:「哥,住不慣這裡?」
任歌行一把摟住李霑的脖子:「走,陪我看看這長安。」
那是任歌行的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站在帝王家的至高點俯瞰長安城。這是合宮最高的地方,抬頭再無所見,只有黑而高的天。
周遭是重重深宮,再遠些,有星星點點的燈火。他們三人趴在欄杆上,安靜地看著這座城市。春風得意的狀元,峨冠博帶的士夫,香車駿馬的王孫公子,蒼布裹頭的販夫走卒,端莊羞澀的宦門淑秀,冶艷無方的伎伶娼家……都鮮活地生活在這座古都城中。天子腳下的長安坊市不知在亂世中經歷了多少次的江山易代,喧鬧的人間煙火卻從不曾熄滅。曼聲調笑與高聲叫賣,稚子夜哭與夫妻拌嘴,昔日的王謝堂前燕,蹲在尋常百姓家的屋檐樑上,靜靜地聽著。
他懸腕凝眉,不知道寫了什麼,神秘兮兮地擋著,不給任歌行看,揮幹了筆墨,方對著他展眉一笑,唰地一聲在身前打開扇子,任歌行眯著眼睛細細端詳——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任歌行會心一笑,正要開口,寫扇面的秀才探頭看了一眼,驚道:「好俊的行草!敢問公子師從?」
楊晏初笑了笑,輕飄飄撂下一句:「家師趙鐸。」就與任歌行飄然而逝,只留下目瞪口呆的小秀才,愣在原地,重複道:「……趙,趙鐸?」
裝逼這種事真是讓人無比快樂,如果是在對象面前裝,那就是雙倍快樂。楊晏初直到走出很遠還是非常愉悅的樣子,任歌行在旁邊給他打扇,企圖扇去自家媳婦旁逸斜出的逼王氣息,無奈道:「可以了吧,什麼事啊樂成這樣。」
楊晏初不聽他的,搶過扇子:「你管我。」
任歌行也忍不住笑,用手指畫楊晏初的臉蛋羞他:「傻樣兒。」又問,「趙鐸真是你習字師父?」
楊晏初搖頭笑道:「教了沒幾年。我爹給我請的。」
任歌行點了點頭,低下頭去看那扇子,贊道:「字是好字,扇子是好扇子,只是缺個扇墜子扇套什麼的,要不我……」
楊晏初看他四下找,詫異道,「你還有這精細東西?」
「啊,不是,」任歌行說,「我把給小霑買的那撥浪鼓拴扇子上試試。」
「什麼。」楊晏初笑起來。
他微微含笑,邊走邊搖扇子,垂下來的幾縷青絲搖颺著飄在肩頭,風吹青竹的姿態,有種文人式的輕狂與放曠,任歌行看著他,也便懂得了,楊晏初明白他心中所想,那扇子上李太白的詩就是好註腳,插科打諢也好,款款情深也好,只要他懂他,也就不必在這上頭多言。
李霑再見到他們的時候差點沒哭出來,隔著老遠就小兔子一樣一步三蹦地沖他們跑過來,任歌行張著手臂準備接他,笑道:「慢點慢點。」
李霑一個猛子扎進任歌行懷裡,把任歌行砸得一踉蹌,李霑這才想起來他腳腕有傷,趕忙後退一步,蹲下去看任歌行的足踝:「腳怎麼樣了?」又去捧他的手,「我看看……」
李霑看見任歌行的左手的時候眼圈一下就紅了,任歌行趕忙道:「沒事了,都不礙事,」還沒來得及把他拎起來,他就自己竄了起來,把楊晏初上下摸了一遍:「都沒事了吧……我看看,真的沒事了……」
楊晏初心裡說不上什麼滋味,鼻子有點發酸,握住李霑的肩膀,笑著拍了拍他:「小霑……都過去了。」
李霑紅著眼睛笑起來:「都過去了,對,真的都沒事,太好了。我看見那幾個報信的武從自己個兒回來的時候差點嚇死,幸好幸好……」
「好啦,」任歌行道,「這邊怎麼樣?」
「也還行,」李霑道,「你不在,他們難免各自為政,不過好在還沒什麼風浪,京畿已平,慢慢地拿穩了江右和東邊,正商量向巴蜀和桂林郡剿匪呢。」
任歌行點了點頭,抬頭看見五州盟的幾位家主也來迎他,自是一番寒暄不提。百般猜疑,萬種試探,都只按下不顯,眾人只作歡喜慶賀之相,定要大擺筵席,被任歌行婉拒,只得散了,約定明日再為任楊二人接風洗塵,今日暫且歇下。火燭燃起,有心人早就為他們收拾出了住處——
任歌行看著那龍盤夔護的明黃床帳,多少有幾分無言的感慨。
這是帝王下榻的寢宮啊。
楊晏初撲哧一笑,用手肘拐他,悄聲說:「這是試你心意呢。」
任歌行回過神,手欠地拽了一把床幃的明黃絲絛:「你要是想過把癮就上去躺躺唄。」
楊晏初擺著手笑:「哎,我沒有那癮頭。」
任歌行也搖著頭笑,對隨從道:「煩請另給我收拾一間別的屋子。」
那隨從不知道是誰家的,聽了這話臉色驟變:「盟主為何……」
「唔,地龍太暖,睡著燙屁股,」任歌行說,「對了,幫我把泰阿令主請過來。」
那隨從臉色慘綠地走了。任歌行瞧著四下沒人,悄聲笑道:「跟了我,你可沒法母儀天下了。」
「呦,誰稀罕,」楊晏初道,「怎麼著我也得——」
「嗯?」
「垂簾聽政什麼的。」
他們倆一起笑起來。不多時李霑來了,神色瞭然:「哥,住不慣這裡?」
任歌行一把摟住李霑的脖子:「走,陪我看看這長安。」
那是任歌行的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站在帝王家的至高點俯瞰長安城。這是合宮最高的地方,抬頭再無所見,只有黑而高的天。
周遭是重重深宮,再遠些,有星星點點的燈火。他們三人趴在欄杆上,安靜地看著這座城市。春風得意的狀元,峨冠博帶的士夫,香車駿馬的王孫公子,蒼布裹頭的販夫走卒,端莊羞澀的宦門淑秀,冶艷無方的伎伶娼家……都鮮活地生活在這座古都城中。天子腳下的長安坊市不知在亂世中經歷了多少次的江山易代,喧鬧的人間煙火卻從不曾熄滅。曼聲調笑與高聲叫賣,稚子夜哭與夫妻拌嘴,昔日的王謝堂前燕,蹲在尋常百姓家的屋檐樑上,靜靜地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