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頁
臨近秋天,雨季剛剛結束的時候,姜沁渝的松林裡面開始有各種各樣的菌類可以採摘,姜沁渝又給自己承包的松林想到了一個利用的好點子,那就是在老松林裡面種植松露。
松露被認為是全世界公認的奢華極品美食,本身是不可能進行人工繁殖的。
但架不住姜沁渝在系統分離之前,還買下了不少靈氣復甦液,有這玩意在,人工培植松露就成為了可能。
明羅山水庫後方的大片山林里,生長的都是上了年齡的老松樹,這些松樹被林業局劃為了保護性樹林,是嚴禁砍伐的。
但不能砍伐卻不代表著不能利用,松露這種名貴珍惜的食用菌類,就是喜歡生長在老松林或者老橡樹林這種地方,在這些老樹根底下著絲生長。
松露的生長距離地表三四十公分,基本上種植成功後,每年都能生長和採摘,而且和松林伴生,卻並不會破壞森林植被,也不會影響到老松林的生存環境,所以利用這些老松樹來種植松露,是實現這一整片老松林最大價值的最佳方案。
不過因為之前姜沁渝的等級沒有達到標準,所以根本無法在系統商城裡購買到松露菌包,這個想法就一直被姜沁渝給擱置在一旁沒有實施。
但在系統脫離前,姜沁渝在商城內購買了大批的經過系統基因篩查選育過後的松露菌包,再配合上空氣濕度土壤都極度適合松露生長的老松林環境,種植松露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基本上不可能會失敗。
九月底,姜沁渝就召集了村里一些大叔大媽,開始幫忙在後山那幾十畝松林裡面開始種植松露菌包。
因為種植松露村里人也是第一次聽說,所以乍一聽到這個詞,都覺得新鮮又不可思議,都在暗自嘀咕這玩意兒能不能種植成功。
但姜家這大丫頭每次折騰的東西都新鮮,都是村里人沒嘗試過的,但事實卻是每一次這丫頭都能搞得風生水起,所以村里人儘管心裡犯嘀咕,在姜沁渝請他們來幫忙的時候,這些人還是很熱情地跑來幫忙了。
到了松林裡面後,順著那些單人都未必能環抱得住的老松林樹根往下挖,大概挖到半米深之後,貼著樹根部位用刀劃開寸長的刀口,然後將菌包貼著松樹根刀口小心翼翼固定,再將土層重新掩埋恢復原狀,一株松露的人工種植就算是完成了。
這是姜沁渝在購買的空間松露菌包上備註的使用說明,應該是系統位面實驗室摸索出來的最新的松露培植技術,利用無菌樹苗來進行人工接種感染,使得松露塊菌在老松樹根的傷口快速著絲繁殖,從而順利在老松樹根底下紮根伴生。
這個辦法簡單粗暴,看起來十分不靠譜,但姜沁渝對系統出品的松露菌包還是很有信心的。
而且擔心現實世界的生長條件達不到系統位面實驗室的配置標準,所以姜沁渝還在這些松露菌包上均勻地噴灑了靈氣復甦液,有這些復甦液作為輔助,松露種植的成功率肯定不會比系統實驗室的成功率低。
第211章 全村致致富
幾十畝的老松林, 種植松露就差不多耗時了半個月, 但好在這些松露菌包種植下去後,孢子萌發成菌絲, 菌絲順利感染松樹根之後, 只要維護得當, 這片針葉林,以後每年到了採摘季, 在這些樹根地下都能長出新的松露。
所以只要感染一次, 將來就再不用多浪費心思,只要確保這片松林土壤不被污染, 以後每年就可以坐等豐收, 既沒有破壞森林植被,還能合理利用松林來實現產值。
姜沁渝的這個種植方式, 暫時還看不出是否可行, 但已經有不少村民對這件事上了心,等到明年松露採摘季, 這個人工種植辦法到底成不成的,只看收穫了多少顆松露,就能推算得出來了。
姜沁渝將這一大片的松林都給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加上農莊又陸陸續續地增加了不少流浪動物成員, 無論是狗狗還是松林里的小松鼠們,都是看護森林的好手,基本上可以杜絕松林里的松露會被人偷竊或者破壞的可能性。
種植完松露,姜沁渝又打起了村里其他山頭的主意, 村里除了松林之外,其實以前還有很多茶園,這是七八十年代生產大隊留下來的,後來包產到戶後,這些公家的茶園就再沒人打理,每年春天去山裡采野茶的人也很少,所以這些茶山基本上都處於荒廢狀態,裡面雜草和灌木叢生,連人都進不去。
姜沁渝就考慮將這些茶山給承包下來,改種點別的樹種。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村委提了之後,劉子叔也不能做主,要跟村委會商量,姜沁渝也不著急,就讓村委開始協商這件事,村委會好奇姜沁渝準備拿茶山來做什麼,雖然知道這麼問不合規矩,但還是將他們的困惑問了出來。
姜沁渝也沒隱瞞,她如今手裡還剩下一個殺手鐧,就是之前她從宋志明那兒搜集到的掛綠荔枝這個新物種。
掛綠荔枝被系統收集後,沒多久這個名目就出現在了商城裡,被系統基因篩查過的掛綠荔枝苗,改變了一部分生活習性,不只是在嶺南地區才能種植了,在氣候適宜的川蜀應該也適宜。
所以姜沁渝買下了不少掛綠荔枝苗,在自己的空間裡面試種了一批,確認這個掛綠荔枝真的能結出清甜香糯的荔枝果後,她才決定在明羅村的山林里也搞個荔枝園試試。
當然,如果村里不同意她租賃茶園的話,那這個掛綠荔枝的種植,她就得再另外想別的辦法了。
松露被認為是全世界公認的奢華極品美食,本身是不可能進行人工繁殖的。
但架不住姜沁渝在系統分離之前,還買下了不少靈氣復甦液,有這玩意在,人工培植松露就成為了可能。
明羅山水庫後方的大片山林里,生長的都是上了年齡的老松樹,這些松樹被林業局劃為了保護性樹林,是嚴禁砍伐的。
但不能砍伐卻不代表著不能利用,松露這種名貴珍惜的食用菌類,就是喜歡生長在老松林或者老橡樹林這種地方,在這些老樹根底下著絲生長。
松露的生長距離地表三四十公分,基本上種植成功後,每年都能生長和採摘,而且和松林伴生,卻並不會破壞森林植被,也不會影響到老松林的生存環境,所以利用這些老松樹來種植松露,是實現這一整片老松林最大價值的最佳方案。
不過因為之前姜沁渝的等級沒有達到標準,所以根本無法在系統商城裡購買到松露菌包,這個想法就一直被姜沁渝給擱置在一旁沒有實施。
但在系統脫離前,姜沁渝在商城內購買了大批的經過系統基因篩查選育過後的松露菌包,再配合上空氣濕度土壤都極度適合松露生長的老松林環境,種植松露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基本上不可能會失敗。
九月底,姜沁渝就召集了村里一些大叔大媽,開始幫忙在後山那幾十畝松林裡面開始種植松露菌包。
因為種植松露村里人也是第一次聽說,所以乍一聽到這個詞,都覺得新鮮又不可思議,都在暗自嘀咕這玩意兒能不能種植成功。
但姜家這大丫頭每次折騰的東西都新鮮,都是村里人沒嘗試過的,但事實卻是每一次這丫頭都能搞得風生水起,所以村里人儘管心裡犯嘀咕,在姜沁渝請他們來幫忙的時候,這些人還是很熱情地跑來幫忙了。
到了松林裡面後,順著那些單人都未必能環抱得住的老松林樹根往下挖,大概挖到半米深之後,貼著樹根部位用刀劃開寸長的刀口,然後將菌包貼著松樹根刀口小心翼翼固定,再將土層重新掩埋恢復原狀,一株松露的人工種植就算是完成了。
這是姜沁渝在購買的空間松露菌包上備註的使用說明,應該是系統位面實驗室摸索出來的最新的松露培植技術,利用無菌樹苗來進行人工接種感染,使得松露塊菌在老松樹根的傷口快速著絲繁殖,從而順利在老松樹根底下紮根伴生。
這個辦法簡單粗暴,看起來十分不靠譜,但姜沁渝對系統出品的松露菌包還是很有信心的。
而且擔心現實世界的生長條件達不到系統位面實驗室的配置標準,所以姜沁渝還在這些松露菌包上均勻地噴灑了靈氣復甦液,有這些復甦液作為輔助,松露種植的成功率肯定不會比系統實驗室的成功率低。
第211章 全村致致富
幾十畝的老松林, 種植松露就差不多耗時了半個月, 但好在這些松露菌包種植下去後,孢子萌發成菌絲, 菌絲順利感染松樹根之後, 只要維護得當, 這片針葉林,以後每年到了採摘季, 在這些樹根地下都能長出新的松露。
所以只要感染一次, 將來就再不用多浪費心思,只要確保這片松林土壤不被污染, 以後每年就可以坐等豐收, 既沒有破壞森林植被,還能合理利用松林來實現產值。
姜沁渝的這個種植方式, 暫時還看不出是否可行, 但已經有不少村民對這件事上了心,等到明年松露採摘季, 這個人工種植辦法到底成不成的,只看收穫了多少顆松露,就能推算得出來了。
姜沁渝將這一大片的松林都給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加上農莊又陸陸續續地增加了不少流浪動物成員, 無論是狗狗還是松林里的小松鼠們,都是看護森林的好手,基本上可以杜絕松林里的松露會被人偷竊或者破壞的可能性。
種植完松露,姜沁渝又打起了村里其他山頭的主意, 村里除了松林之外,其實以前還有很多茶園,這是七八十年代生產大隊留下來的,後來包產到戶後,這些公家的茶園就再沒人打理,每年春天去山裡采野茶的人也很少,所以這些茶山基本上都處於荒廢狀態,裡面雜草和灌木叢生,連人都進不去。
姜沁渝就考慮將這些茶山給承包下來,改種點別的樹種。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村委提了之後,劉子叔也不能做主,要跟村委會商量,姜沁渝也不著急,就讓村委開始協商這件事,村委會好奇姜沁渝準備拿茶山來做什麼,雖然知道這麼問不合規矩,但還是將他們的困惑問了出來。
姜沁渝也沒隱瞞,她如今手裡還剩下一個殺手鐧,就是之前她從宋志明那兒搜集到的掛綠荔枝這個新物種。
掛綠荔枝被系統收集後,沒多久這個名目就出現在了商城裡,被系統基因篩查過的掛綠荔枝苗,改變了一部分生活習性,不只是在嶺南地區才能種植了,在氣候適宜的川蜀應該也適宜。
所以姜沁渝買下了不少掛綠荔枝苗,在自己的空間裡面試種了一批,確認這個掛綠荔枝真的能結出清甜香糯的荔枝果後,她才決定在明羅村的山林里也搞個荔枝園試試。
當然,如果村里不同意她租賃茶園的話,那這個掛綠荔枝的種植,她就得再另外想別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