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聞茯沒管滿臉郁猝的守衛頭領,一進司天樓就攀著樓梯欄杆往上躍,不過片刻就到了司天樓的第六層。
她半點不見外地打開了六層的房間門,就見門內陳設簡單素雅,只在博物架上能看見零星幾個格格不入的小玩意兒,比如色彩艷麗的不倒翁、作畫簡陋的紙鳶,還有一個圓墩墩的塤……
前兩樣是聞茯送給這屋子的主人的,後一樣是對方沒收去的,說是她吹得太難聽,叫她以後莫要再碰。
聞茯看了一圈,沒看到人,於是順了桌上的空瓷瓶,關上門,上了第七層——也就是司天樓的最頂層。
司天樓頂層上來便是一間沒有隔斷的屋子,四面都是門,打開後能將整個雍都盡收眼底,視野極好。
頂層西面擺著矮几棋盤和團蒲,一旁還放置了香爐和茶水。
棋盤一端坐著個眉目如畫的青年,一身白衣似雪,披散的長髮像鴉羽烏黑,又像絲綢般順滑。
他一手執棋譜,一手執棋子,竟難分辨是雪白的棋子冷些,還是他溫潤的指尖更冷。
噠地一聲落子,聞茯抱著裝進瓷瓶的白梅,向青年走去:「呦,打譜吶?」
青年仿佛沒聽見似的,理都不理她。
聞茯也不在意,過去將瓷瓶擺到茶壺邊,坐到了棋盤另一端,雙手托著臉頰,垂眸盯著棋盤,道:「對不住嘛,我也是看寧寧哭得可憐,才想拿你屋裡的茶花去哄她,沒想到你會這麼生氣……」
聞茯微微抬眼,見青年眉眼之間寒意越盛,連忙拿起一旁的梅花,道:「我記得你說過殷府的梅花開得不錯,特地去討了一支來,作為補償可好?」
殷府梅花雖開得好,但也沒能花香飄逸到牆外去,聞茯會特地翻牆討要,也是因為青年居高臨下見過殷府盛開的梅花,在聞茯面前誇過幾句,這才被惹了青年生氣的聞茯惦記上,討來哄人。
青年終於開口,問的卻是:「那殷府的女眷如何?」
聞茯笑著道:「殷夫人為人爽利,聽她步伐聲,似乎也曾習過武,我約了她改日喝茶,到時候給你帶四季樓的茶點。」
青年就這麼冷冷地看著聞茯,看得聞茯心虛不已,卻也不知道自己在心虛些什麼。
她拍了拍桌子:「講道理,誰不喜歡漂亮女子?」
青年還是不錯眼地看著她,覺得自己就不喜歡漂亮女子,只是他喜歡的姑娘正好長得漂亮罷了,且不僅漂亮,還缺心眼。
聞茯越說越覺得自己有理,理直氣壯道:「再說了,比起你們這些男人,我看女子的目光可要存粹多了,就是欣賞而已。」
青年淡淡道:「險些被人拉入帷帳的存粹?」
聞茯知道他提的是哪出,立刻道:「我怎麼知道那相府姑娘有磨鏡之好,我若知道定早早就離她遠遠的,決計不讓她誤會,我這不是不知道嗎。」
青年不語,聞茯默默收起自己的理直氣壯,伸手勾過白子棋盒,收拾好棋盤直接往上頭落了一子:「下棋下棋,我若贏了你就彆氣了。」
青年依舊沒說話,但也放下棋譜,捻起了黑子。
大約半個時辰後,青年敗落,聞茯高興地收拾完棋盤,又憑著記憶把棋盤恢復到了青年起先打譜的模樣,徒留青年滿心鬱悶——缺心眼的棋藝比他好,這就很奇怪。
……
之後沒幾天,聞茯當真就請秦氏去了四季樓喝茶,雖兩人有些年齡差距,看著和母女一般,但不知為何格外談得來,所以喝完茶後也沒斷了聯繫,常有往來。
冬去春來,正是踏青的好時節。
秦氏終於從婆婆那得到見小兒子的機會,便帶著小兒子出門踏青遊玩。
他們去的是雍都城外的綠茵坡,坡下還有一大片湖泊,湖泊乾淨得像是一面鏡子,泛舟湖上猶如置身天際,格外受人喜愛。
小兒子同幾個少年一塊坐船到湖上,秦氏在湖邊樹下歇息,身邊是和她相熟的幾位夫人。
突然湖上傳來一陣巨響,眾人望去,竟是湖心一艘小船翻了,小船上的幾個少年盡數落水,其中居然沒幾個會水性的,在水中掙紮起不小的水花,還引得邊上幾艘小船也搖晃不已,一時間各處尖叫不斷。
秦氏過了一會兒才知道發生了什麼,她憂心自己那小兒子,連忙跑去湖邊,卻不想那落水的人里居然真的有自己的小兒子,驚的她直接就想下水去救,一旁的夫人們攔都攔不住。
突然遠處喊了一聲,秦氏滿心要救人根本沒注意,還是身邊的夫人重複提醒,秦氏才知自己的小兒子已經被救了上來。
秦氏雙腿一軟,險些跪下,最後近乎連滾帶爬地跑了過去,看到了自己昏迷不醒的小兒子。
救了秦氏小兒子的是個姑娘,那姑娘渾身濕透卻待著沒走,只因為她從她爹爹那求來的玉扳指在救人的時候被秦氏的小兒子抓住了,沒拿回玉扳指她不敢走開。
秦氏不知該如何救溺水之人,抱著小兒子整個人慌得六神無主,顫抖不已。
就在這時,有人將乾淨的外衣披到了救人的姑娘身上,然後伸手掰開了秦氏小兒子的手,使其鬆開了手裡的玉扳指,這才讓那姑娘拿回自己的東西,離開去換掉濕透的衣服。
來人一身男子裝束,但秦氏認識,正是和她認識的「溫姑娘」。
在外人面前化名「溫浮」的聞茯輕哄著從秦氏手中接過她的小兒子,熟練地對溺水之人進行控水,終於讓秦氏的小兒子把水都給吐了出來。
她半點不見外地打開了六層的房間門,就見門內陳設簡單素雅,只在博物架上能看見零星幾個格格不入的小玩意兒,比如色彩艷麗的不倒翁、作畫簡陋的紙鳶,還有一個圓墩墩的塤……
前兩樣是聞茯送給這屋子的主人的,後一樣是對方沒收去的,說是她吹得太難聽,叫她以後莫要再碰。
聞茯看了一圈,沒看到人,於是順了桌上的空瓷瓶,關上門,上了第七層——也就是司天樓的最頂層。
司天樓頂層上來便是一間沒有隔斷的屋子,四面都是門,打開後能將整個雍都盡收眼底,視野極好。
頂層西面擺著矮几棋盤和團蒲,一旁還放置了香爐和茶水。
棋盤一端坐著個眉目如畫的青年,一身白衣似雪,披散的長髮像鴉羽烏黑,又像絲綢般順滑。
他一手執棋譜,一手執棋子,竟難分辨是雪白的棋子冷些,還是他溫潤的指尖更冷。
噠地一聲落子,聞茯抱著裝進瓷瓶的白梅,向青年走去:「呦,打譜吶?」
青年仿佛沒聽見似的,理都不理她。
聞茯也不在意,過去將瓷瓶擺到茶壺邊,坐到了棋盤另一端,雙手托著臉頰,垂眸盯著棋盤,道:「對不住嘛,我也是看寧寧哭得可憐,才想拿你屋裡的茶花去哄她,沒想到你會這麼生氣……」
聞茯微微抬眼,見青年眉眼之間寒意越盛,連忙拿起一旁的梅花,道:「我記得你說過殷府的梅花開得不錯,特地去討了一支來,作為補償可好?」
殷府梅花雖開得好,但也沒能花香飄逸到牆外去,聞茯會特地翻牆討要,也是因為青年居高臨下見過殷府盛開的梅花,在聞茯面前誇過幾句,這才被惹了青年生氣的聞茯惦記上,討來哄人。
青年終於開口,問的卻是:「那殷府的女眷如何?」
聞茯笑著道:「殷夫人為人爽利,聽她步伐聲,似乎也曾習過武,我約了她改日喝茶,到時候給你帶四季樓的茶點。」
青年就這麼冷冷地看著聞茯,看得聞茯心虛不已,卻也不知道自己在心虛些什麼。
她拍了拍桌子:「講道理,誰不喜歡漂亮女子?」
青年還是不錯眼地看著她,覺得自己就不喜歡漂亮女子,只是他喜歡的姑娘正好長得漂亮罷了,且不僅漂亮,還缺心眼。
聞茯越說越覺得自己有理,理直氣壯道:「再說了,比起你們這些男人,我看女子的目光可要存粹多了,就是欣賞而已。」
青年淡淡道:「險些被人拉入帷帳的存粹?」
聞茯知道他提的是哪出,立刻道:「我怎麼知道那相府姑娘有磨鏡之好,我若知道定早早就離她遠遠的,決計不讓她誤會,我這不是不知道嗎。」
青年不語,聞茯默默收起自己的理直氣壯,伸手勾過白子棋盒,收拾好棋盤直接往上頭落了一子:「下棋下棋,我若贏了你就彆氣了。」
青年依舊沒說話,但也放下棋譜,捻起了黑子。
大約半個時辰後,青年敗落,聞茯高興地收拾完棋盤,又憑著記憶把棋盤恢復到了青年起先打譜的模樣,徒留青年滿心鬱悶——缺心眼的棋藝比他好,這就很奇怪。
……
之後沒幾天,聞茯當真就請秦氏去了四季樓喝茶,雖兩人有些年齡差距,看著和母女一般,但不知為何格外談得來,所以喝完茶後也沒斷了聯繫,常有往來。
冬去春來,正是踏青的好時節。
秦氏終於從婆婆那得到見小兒子的機會,便帶著小兒子出門踏青遊玩。
他們去的是雍都城外的綠茵坡,坡下還有一大片湖泊,湖泊乾淨得像是一面鏡子,泛舟湖上猶如置身天際,格外受人喜愛。
小兒子同幾個少年一塊坐船到湖上,秦氏在湖邊樹下歇息,身邊是和她相熟的幾位夫人。
突然湖上傳來一陣巨響,眾人望去,竟是湖心一艘小船翻了,小船上的幾個少年盡數落水,其中居然沒幾個會水性的,在水中掙紮起不小的水花,還引得邊上幾艘小船也搖晃不已,一時間各處尖叫不斷。
秦氏過了一會兒才知道發生了什麼,她憂心自己那小兒子,連忙跑去湖邊,卻不想那落水的人里居然真的有自己的小兒子,驚的她直接就想下水去救,一旁的夫人們攔都攔不住。
突然遠處喊了一聲,秦氏滿心要救人根本沒注意,還是身邊的夫人重複提醒,秦氏才知自己的小兒子已經被救了上來。
秦氏雙腿一軟,險些跪下,最後近乎連滾帶爬地跑了過去,看到了自己昏迷不醒的小兒子。
救了秦氏小兒子的是個姑娘,那姑娘渾身濕透卻待著沒走,只因為她從她爹爹那求來的玉扳指在救人的時候被秦氏的小兒子抓住了,沒拿回玉扳指她不敢走開。
秦氏不知該如何救溺水之人,抱著小兒子整個人慌得六神無主,顫抖不已。
就在這時,有人將乾淨的外衣披到了救人的姑娘身上,然後伸手掰開了秦氏小兒子的手,使其鬆開了手裡的玉扳指,這才讓那姑娘拿回自己的東西,離開去換掉濕透的衣服。
來人一身男子裝束,但秦氏認識,正是和她認識的「溫姑娘」。
在外人面前化名「溫浮」的聞茯輕哄著從秦氏手中接過她的小兒子,熟練地對溺水之人進行控水,終於讓秦氏的小兒子把水都給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