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我養育五個孩子的確是嘔心瀝血。我的腿腳不方便,但生活艱苦的年頭,我每天都要一瘸一拐地到郊外去割苜蓿,挖野菜。後來,這些東西都沒有了,我就把苞谷稈和葵花稈子成捆成捆地背回來,在大鐵鍋里熬,然後用手擠,用木槌砸,弄出汁液,濾出澱粉,然後和干葵花葉子熬了吃。再後來,我自己去開了一畝鹽鹼地,種小白菜。但那些小白菜剛長出不久,就被人拔去充飢了。我辛苦一場,只撿了些黃菜葉子熬了幾頓玉米糊糊。為了讓孩子們多吃一口飯,我常常只喝點野菜湯。所以,也不知有多少次,我餓得昏倒在郊外的野地里。有時,我餓得實在沒有辦法,就捋些榆樹葉子,剝些楊樹皮,咽到肚裡充飢。
我與丈夫袁祖武1952年初就結了婚。袁祖武是湖南桃源人,比我大十歲,背有些駝,頭髮早就花白了,才五十來歲時就已是滿臉皺紋,他還有非常厲害的氣管炎。他經歷的艱難人生,已使他難以撐起一副軍人的風骨,他的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有些拖沓。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幾十年了一直如此。
他是抗戰前夕被抓壯丁進了國民黨王牌四十七軍,隨後就參加了抗戰,和日軍在常德血戰七天七夜。解放戰爭中他因傷被俘,後來,加入了解放軍,從山東一直往西打,最後落腳到了庫爾勒。
不管是誰問他的經歷,他都只會說上面這幾句話。他用這幾句話就把他的一生說完了。他最喜歡的人是王震,他認為王震這人性格直,善於鼓動部隊。他跟我講,有一次王震在他們部隊作報告,說,小伙子們,我知道你們想什麼;大姑娘們,我也知道你們想什麼。小伙子想大姑娘,大姑娘想小伙子,小伙子們要好好干,以後給你們一人發上兩個老婆。他當然是開玩笑,但這些兵卻覺得他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王震雖然說的是玩笑話,可把我們女兵嚇壞了。我記得有一次他在我們部隊作報告時也是這麼講的,他講到那裡,所有的男兵都高興得直鼓掌,我們卻嚇得偷偷直哭!心想他是司令員,這麼說,也一定會這麼做的。我們那時哪知道他是在開玩笑呀。
我一直很想念故鄉,但因為以前要拉扯孩子,我沒有條件回去;現在可以回去了,但費用又高了,往返一次,沒有六七千塊錢,不敢動身。兒女們湊錢讓我回去,當我要上路時,又決計不去了。因為我當年是抱著建功立業的志向來新疆的,不想最後一事無成,我哪裡還有臉面回去呀!這麼多年來,我之所以很少去找老鄉,就是因為我覺得自己比她們低一頭。她們為新疆工作了一輩子,而我只工作了十年。我對不起這片土地,我為她做的事情太少太少了。
王愛湘:十三連是團里公墓的代名詞(1)
我們到達焉耆後,在馬棚子裡住了兩天,就開始分配,原來好幾車人,這一分,人就少了,一車還沒裝滿。然後車子就呼呼地繼續往前開,什麼也看不見,看不見莊稼,看不見村子,也看不見樹。就那座死氣沉沉的天山,忽遠忽近地在一旁陪伴著,就聽天由命地任汽車把我們往前拉。
最後天黑了,按口內的時間,該是半夜了,車子才停住。帶隊的幹部就喊下車吃飯,下車吃飯。
到了嗎?有人看見外頭黑天黑地的,就問。
帶隊的幹部說,路還遠著呢,今天走不走,吃了飯再說吧!
大家就在汽車的燈光前圍成一圈,喝著水,吃著乾糧。忽然,車“轟”的一聲響,掉頭開走了。我們這才知道,這就是我們要來的地方,十八團團部所在地。因為前面有些女兵一看見光禿禿的戈壁灘,就不下車,所以那些司機怕我們也這樣,哄著我們下車吃飯,把帶的東西卸下來,就把車開走了。
我們這才往四周看去,沒有看見一間房子,只有黑黝黝的一片戈壁。只有一根旗杆立在那裡,被漠風撕裂的軍旗發出“呼呼啦啦”的聲音。哨兵像影子一樣遊動著。然後,平地里出現了幾縷燈光。有幾個人提著馬燈,像從地里冒出來的,走到了我們跟前。一個人開始對我們講話。大家的心都涼得不行,沒幾個聽他講了一些什麼。後來,當他說他代表全團官兵歡迎我們時,我們沒鼓一下掌,就陪他的那幾個人“噼噼啪啪”地拍了一陣。那聲音在空曠而沉寂的戈壁灘上顯得很不協調。然後,他讓一名幹部安排我們去休息。後來,我們知道那個講話的人是團政委陽煥生。
我們不知道哪裡有住的地方,就跟著那幹部走。一路上看見一邊有一排排整整齊齊的黑洞口,從那裡面竟然發出“呼嚕呼嚕”的鼾聲。這可把人嚇壞了。有人以為是墳,以為有鬼呢,以為鬼還打呼嚕呢!還有人以為裡面飼養著什麼動物。反正,好多人都不吭氣,都冒著冷汗,豎著毛髮,緊緊地擠在一起往前走。有個膽兒大的老鄉,實在憋不住,一下衝到那走在前面帶路的幹部跟前,朝他踢了一腳,那幹部痛得“哎喲”叫了一聲,然後生氣地問她,你個小鬼,為什麼踢我?我哪裡惹著你了?
那老鄉沒有理他,只對我們說,他是人,是個人。
我們以為你是鬼呢,這黑洞洞的洞裡怎麼有聲音發出來?嚇死人了。我們趕緊對那正在生氣的幹部說。
那幹部一聽,頓時笑了起來,笑得都蹲在了地上,好半天才忍住笑,說,那裡面住的是人,那就是部隊的住處,叫地窩子,這戈壁灘上,自古就沒個人煙,哪來的鬼呀?
在老家,誰要是窮得住窩棚,就不得了啦,難道部隊窮得連窩棚都住不起嗎?
這戈壁灘上,沒有草,沒有樹,怎麼搭窩棚呀?明天天一亮,你們就知道了。
正說著,大家到了一個黑洞洞的洞口前,那幹部說,這就是你們的住處,兩眼地窩子,一共可睡三十來人。裡面鋪著芨芨草,把被子一打開就可以睡了。
但沒人動,好像那不是人類的居所——人類擺脫穴居已不知多少年了,沒想到20世紀中葉,卻有二十餘萬人在新疆過上了這種生活。大家都愣愣地站著。
怕什麼呀,不行,我先進去給你們看看。那幹部說著,提著馬燈進去轉了一圈,接著說,的確是住人的地方,自然啦,這是臨時的,以後,條件會改善的。
有些女兵把背包放在戈壁灘上,坐下了。
兩個年紀小的把頭放在膝蓋上,很快睡著了。
這時,不知是誰說了一句,我們要回去,送我們回湖南去!然後大家都跟著嚷嚷起來。
要走也得天亮了再走哇,這深更半夜的,怎麼走呀,往哪裡走呀?那幹部也著急了。
大家也許的確是睏倦了,沒人再吭聲,有人抱著背包往裡走。大家都跟著往裡走。有人哭了,這一哭可不得了,大家都哭了起來,哭聲響成一片……
聽人說,這南疆三年能下一次雨,就算老天爺開眼了。可我們到後的第二天上午,就下了一場雨,老兵說,那雨是我們哭出來的。
下雨了,又勾得我們想起湖南家鄉來,加之那雨淋壞了地窩子,我們連個藏身的地方都沒有,女兵們又哭了。男兵們站在遠處望著我們,望著像落湯(又鳥)似的我們。
我與丈夫袁祖武1952年初就結了婚。袁祖武是湖南桃源人,比我大十歲,背有些駝,頭髮早就花白了,才五十來歲時就已是滿臉皺紋,他還有非常厲害的氣管炎。他經歷的艱難人生,已使他難以撐起一副軍人的風骨,他的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有些拖沓。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幾十年了一直如此。
他是抗戰前夕被抓壯丁進了國民黨王牌四十七軍,隨後就參加了抗戰,和日軍在常德血戰七天七夜。解放戰爭中他因傷被俘,後來,加入了解放軍,從山東一直往西打,最後落腳到了庫爾勒。
不管是誰問他的經歷,他都只會說上面這幾句話。他用這幾句話就把他的一生說完了。他最喜歡的人是王震,他認為王震這人性格直,善於鼓動部隊。他跟我講,有一次王震在他們部隊作報告,說,小伙子們,我知道你們想什麼;大姑娘們,我也知道你們想什麼。小伙子想大姑娘,大姑娘想小伙子,小伙子們要好好干,以後給你們一人發上兩個老婆。他當然是開玩笑,但這些兵卻覺得他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王震雖然說的是玩笑話,可把我們女兵嚇壞了。我記得有一次他在我們部隊作報告時也是這麼講的,他講到那裡,所有的男兵都高興得直鼓掌,我們卻嚇得偷偷直哭!心想他是司令員,這麼說,也一定會這麼做的。我們那時哪知道他是在開玩笑呀。
我一直很想念故鄉,但因為以前要拉扯孩子,我沒有條件回去;現在可以回去了,但費用又高了,往返一次,沒有六七千塊錢,不敢動身。兒女們湊錢讓我回去,當我要上路時,又決計不去了。因為我當年是抱著建功立業的志向來新疆的,不想最後一事無成,我哪裡還有臉面回去呀!這麼多年來,我之所以很少去找老鄉,就是因為我覺得自己比她們低一頭。她們為新疆工作了一輩子,而我只工作了十年。我對不起這片土地,我為她做的事情太少太少了。
王愛湘:十三連是團里公墓的代名詞(1)
我們到達焉耆後,在馬棚子裡住了兩天,就開始分配,原來好幾車人,這一分,人就少了,一車還沒裝滿。然後車子就呼呼地繼續往前開,什麼也看不見,看不見莊稼,看不見村子,也看不見樹。就那座死氣沉沉的天山,忽遠忽近地在一旁陪伴著,就聽天由命地任汽車把我們往前拉。
最後天黑了,按口內的時間,該是半夜了,車子才停住。帶隊的幹部就喊下車吃飯,下車吃飯。
到了嗎?有人看見外頭黑天黑地的,就問。
帶隊的幹部說,路還遠著呢,今天走不走,吃了飯再說吧!
大家就在汽車的燈光前圍成一圈,喝著水,吃著乾糧。忽然,車“轟”的一聲響,掉頭開走了。我們這才知道,這就是我們要來的地方,十八團團部所在地。因為前面有些女兵一看見光禿禿的戈壁灘,就不下車,所以那些司機怕我們也這樣,哄著我們下車吃飯,把帶的東西卸下來,就把車開走了。
我們這才往四周看去,沒有看見一間房子,只有黑黝黝的一片戈壁。只有一根旗杆立在那裡,被漠風撕裂的軍旗發出“呼呼啦啦”的聲音。哨兵像影子一樣遊動著。然後,平地里出現了幾縷燈光。有幾個人提著馬燈,像從地里冒出來的,走到了我們跟前。一個人開始對我們講話。大家的心都涼得不行,沒幾個聽他講了一些什麼。後來,當他說他代表全團官兵歡迎我們時,我們沒鼓一下掌,就陪他的那幾個人“噼噼啪啪”地拍了一陣。那聲音在空曠而沉寂的戈壁灘上顯得很不協調。然後,他讓一名幹部安排我們去休息。後來,我們知道那個講話的人是團政委陽煥生。
我們不知道哪裡有住的地方,就跟著那幹部走。一路上看見一邊有一排排整整齊齊的黑洞口,從那裡面竟然發出“呼嚕呼嚕”的鼾聲。這可把人嚇壞了。有人以為是墳,以為有鬼呢,以為鬼還打呼嚕呢!還有人以為裡面飼養著什麼動物。反正,好多人都不吭氣,都冒著冷汗,豎著毛髮,緊緊地擠在一起往前走。有個膽兒大的老鄉,實在憋不住,一下衝到那走在前面帶路的幹部跟前,朝他踢了一腳,那幹部痛得“哎喲”叫了一聲,然後生氣地問她,你個小鬼,為什麼踢我?我哪裡惹著你了?
那老鄉沒有理他,只對我們說,他是人,是個人。
我們以為你是鬼呢,這黑洞洞的洞裡怎麼有聲音發出來?嚇死人了。我們趕緊對那正在生氣的幹部說。
那幹部一聽,頓時笑了起來,笑得都蹲在了地上,好半天才忍住笑,說,那裡面住的是人,那就是部隊的住處,叫地窩子,這戈壁灘上,自古就沒個人煙,哪來的鬼呀?
在老家,誰要是窮得住窩棚,就不得了啦,難道部隊窮得連窩棚都住不起嗎?
這戈壁灘上,沒有草,沒有樹,怎麼搭窩棚呀?明天天一亮,你們就知道了。
正說著,大家到了一個黑洞洞的洞口前,那幹部說,這就是你們的住處,兩眼地窩子,一共可睡三十來人。裡面鋪著芨芨草,把被子一打開就可以睡了。
但沒人動,好像那不是人類的居所——人類擺脫穴居已不知多少年了,沒想到20世紀中葉,卻有二十餘萬人在新疆過上了這種生活。大家都愣愣地站著。
怕什麼呀,不行,我先進去給你們看看。那幹部說著,提著馬燈進去轉了一圈,接著說,的確是住人的地方,自然啦,這是臨時的,以後,條件會改善的。
有些女兵把背包放在戈壁灘上,坐下了。
兩個年紀小的把頭放在膝蓋上,很快睡著了。
這時,不知是誰說了一句,我們要回去,送我們回湖南去!然後大家都跟著嚷嚷起來。
要走也得天亮了再走哇,這深更半夜的,怎麼走呀,往哪裡走呀?那幹部也著急了。
大家也許的確是睏倦了,沒人再吭聲,有人抱著背包往裡走。大家都跟著往裡走。有人哭了,這一哭可不得了,大家都哭了起來,哭聲響成一片……
聽人說,這南疆三年能下一次雨,就算老天爺開眼了。可我們到後的第二天上午,就下了一場雨,老兵說,那雨是我們哭出來的。
下雨了,又勾得我們想起湖南家鄉來,加之那雨淋壞了地窩子,我們連個藏身的地方都沒有,女兵們又哭了。男兵們站在遠處望著我們,望著像落湯(又鳥)似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