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問題。明天早上。”

  “還有約蘭松的莫理斯是什麼顏色。”

  “好。”

  接著是馬丁·貝克。

  “約蘭松沒有開他自己的莫理斯到這裡來。他開了另一輛車。”

  “所以斯滕斯特倫是對的。”

  “你能派人查一下,荷蘭人路約蘭松任職的那家公司的老闆是誰嗎? 還有,那公司是做什麼生意的? ”

  “沒問題。”

  “我大概明天中午就回來。”

  他下樓到餐廳吃晚餐。坐在那裡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來,十六年前自己也在這家旅館住過。當時他在辦一件計程車謀殺案。

  那件案子三四天就破了。要是當時他有現在所掌握的資訊,八成可以在十分鐘內就解決特雷莎案。

  勒恩一直在想奧爾松,以及他在約蘭松購物袋的垃圾里找到的餐廳帳單。星期二早上他靈機一動。他習慣在心裡有事的時候去找貢瓦爾·拉爾森。雖然兩人相處的狀態絕對稱不上和睦,但在工作上卻能互相適應。勒恩和貢瓦爾·拉爾森是朋友。

  很少有外人知道這件事,要是他們知道這兩個人的聖誕和新年前夜都一起度過的話,一定會更加驚訝。

  “我在想那張寫著bf的紙,”勒恩說,“梅蘭德和科爾貝里在搞的那張名單上,有三個人有同樣的縮寫。本·弗羅斯滕森、本特·弗雷德里克松和比約內·福斯貝里。”

  “所以呢? ”

  “我們可以仔細查查這些人,看有沒有人長得像奧爾松。”

  “你能找到他們嗎? ”

  “我想梅蘭德可以。”

  梅蘭德的確可以。他只花了二十分鐘就得知福斯貝里在家,並且午餐後會進城到辦公室,十二點鐘他要和客戶在大使飯店一起吃飯。弗羅斯滕森在索爾納有一家電影工作室,目前則在阿勒·馬特森的電影裡演個小角色。

  “弗雷德里克松可能在‘十點咖啡館’喝啤酒。每天這個時候他大都在那裡。”

  “我跟你一起去。”馬丁·貝克出乎意料地說,“我們開蒙松的車。我另外派一輛車給他。”

  不出所料,藝術家兼鬧事者本特·弗雷德里克松正在舊城的啤酒館裡猛灌,他非常胖,留著糾結的紅髯和灰色長髮。他已經喝醉了。

  在索爾納,片廠經理帶他們穿越蜿蜒的長廊,來到一個大攝影棚的角落。

  “再過五分鐘弗羅斯滕森就有一場戲。”他說,“這是他在整部電影裡唯一的一句台詞。”

  他們站在安全的距離之外,前面堆著亂七八糟的電線和布景,但在無情的聚光燈下,仍舊可以清楚地看見場景。

  “準備! ”導演吼叫,“安靜! 開拍! ”

  一個帶著白帽、穿著外套的男人走進燈光下,說道:

  “早安,夫人。我能幫您什麼忙嗎? ”

  “停! ”

  重拍了一次又一次。弗羅斯滕森把這句話說了五次。他瘦小頭禿,眼睛和嘴角會緊張地抽搐。

  半小時後在石得桑,貢瓦爾·拉爾森把車停在距離比約內福斯貝里家大門二十五碼外的地方。馬丁·貝克和勒恩擠在后座。車庫的門沒關,他們看見裡面停著一輛黑色的大型奔馳車。

  “如果他不想午餐約會遲到的話,”貢瓦爾·拉爾森說,“應該要出發了吧。”

  他們等了十五分鐘,前門才終於打開,一個男人出現在門口,還有一個金髮女子、一隻狗和一個大約七歲的小女孩。他親吻女人的面頰,把小孩抱起來香一個,然後大步走向車庫,上車開走了。小女孩送了一個飛吻,笑著說了些什麼。

  比約內·福斯貝里體形高瘦,五官端正,面容開朗,英俊得像是女性雜誌中小說插圖的男主角,他的皮膚曬成古銅色,舉止悠閒直爽。他沒有戴帽子,穿著一件寬鬆的灰色大衣。他的頭髮呈波浪狀,往後梳得服帖。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四十八歲還要年輕。

  “挺像奧爾松的,”勒恩說,“特別是身材和穿著——我是說大衣。”

  “嗯,”貢瓦爾·拉爾森咕噥,“不同的地方在於,奧爾松的大衣是三年以前在拍賣場花三百克朗買的。這傢伙的大衣八成要五千克朗。但舒利那種人看不出來。”

  “說老實話我也看不出來。”勒恩說。

  “但是我看出來了,”貢瓦爾·拉爾森說,“幸好這世界上還有人看得出東西的好壞。要不然塞維爾街。乾脆全部改成妓院算了。”

  “什麼街? ”勒恩驚愕地問道。

  科爾貝里的行程完全被打亂了。他不只睡過頭了,而且天氣更加惡劣了。到了下午一點半他才到林雪平北邊的一家汽車旅館。他喝了一杯咖啡,打電話回斯德哥爾摩。

  “怎麼樣? ”

  “到五一年的夏天為止,只有九個人有車,”梅蘭德回道,“英瓦爾·本特松有一輛新的福斯。魯內·本特松有一輛四九年的派克。肯尼斯·卡爾松有一輛三八年的DKW 。奧韋·埃里克松有一輛舊的歐寶Kapitan ,是戰前的車種。比約內·福斯貝里有一輛四九年的福特Vedette ,還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