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好。”
鄧向南指著鄧憶:“你哥哥跟趙祺家關係一直很好,現在聯了姻就是家宴,你該是聯絡趙家的主力。把家經營好才是真本事。”說罷返回他那邊的座位上。鄧憶婚禮之後,鄧向南的情緒一直很好。顯然經過這麼多年,兒子終於回歸正途,了卻他一樁心事。
父親離開後,兩兄弟收起了笑容。
“你的項目需要長期論證。睡了你的情人,賠給你怎麼樣?”
“怎麼賠。”
“倫敦盛產型男。”
鄧憶的臉色黑下來。
四哥繼續說:“你跟父親建議由你來當歐洲總管,把我換回SZ,若他知道你的真實心思,他會饒得了誰?”
鄧憶笑出聲:“你果然只在乎爸爸的看法。”
“你還嫩得很。太不成熟。我不會因為任何一個情人而影響家庭,他們在我心中的地位,不會高過我的弟弟。”
“我們之間的問題,不是如此簡單。是不是,親愛的哥哥。”鄧憶說。“鍾對於我,不是‘一個情人’而已。”
“你現在已經結婚了。說這種話不打臉嗎?”
鄧憶盯著服務員端上來的鵝肝,一言不發。
當晚的家宴鄧憶沒有去,儘管知道這會讓父親惱火。他交待趙祺叫上她的堂哥一家。
私人偵探帶著他找到了鄧慳的新宅。
他有幾個小時來解除他的猜測。不然這猜測讓他難以安寧。
鄧慳送給他的結婚大禮,是一棟別墅。別墅的照片裝於文件袋中,鄧憶到晚上才在審視中看出問題。那照片的下角,拍到攝影者的一隻手——帶著古董戒指的蒼白的手指。
這張照片讓鄧憶在新婚之夜,失蹤了,他跑去找一年前判了鍾弦死亡的那個私人醫生。那醫生承認並未親眼看到鍾弦火化。鍾弦被救護車接走後,這位家庭醫生就沒再過問。骨灰是鄧慳讓他轉交的。
這不是第一次。
鄧憶捶著自己的腦袋,憎恨自己在悲慟面前失去的智商。
他為何沒有想到歷史還會重演呢?他已經不是十幾歲的少年,絕不該再認為這是命運的巧合。
新婚的第二天晚上,他依舊沒有回到新房中。趙祺對他的異常沒有聲張,維護著兩家的祥和。這讓鄧憶生出感激。
但他已不能再按部就班實施計劃,他必須去見四哥鄧慳。
他利用警界的資源找了一名英國偵探。調查鄧慳的行蹤。鄧慳在倫敦的新宅最終成了他猜測的焦點。
今晚的家宴是個不錯的時機。這幾個小時,鄧慳會和父親及趙祺的家族在一起。
偵探將鄧憶帶到新宅的附近,告之,如果再接近就會被宅子的保鏢注意了。
鄧憶下車,從遠處觀察。
新宅和附近的其它別墅風格略有不同,它建了較高的院牆,為了不顯得像監獄,有些地方裝的是鐵柵欄,裡面的花園打理的很好。花園中間歐洲風格的灰色別墅比較低調。房子裡面有燈光,沒有看到什麼人影。
“今晚工人來送鋼琴。是個好時機。你確定要混進去?”偵探問道。
“他又不彈琴……為何買鋼琴呢。”鄧憶眯起眼睛。
“裡面有人住。長期有一位護士和醫生輪班。“
半小時後果然有一輛送鋼琴的貨車停在別墅前面。鄧憶換上工人的衣服,混到車旁。工人早被偵探買通,鄧憶得到一同隨鋼琴進入。
保鏢們並不像以為的那麼嚴苛。對工人即不盤點也不詢問。鄧憶躲在鋼琴的下面,等工人離開後,他才爬出來。室內沒有任何保鏢在,那些傢伙似乎只關注著外面街上的動靜。
別墅分上下四層,他在裡面轉了一個遍沒發現人影。二樓一間臥室里家俱與牆壁均是銀與金間隔的主色調,顯示這可能是四哥鄧慳的臥室,床上有些凌亂,開著暖色調的燈,床頭柜上一排藥瓶,顯得很不協調。
一樓通向花園的落地窗的燈開著,鄧憶從那裡溜進去。花園的東邊有一個中式長廊,昏暗的光線之中似乎有個人坐在長椅上。鄧憶觀察了片刻,那人始終一動不動。
鄧憶小心地接近,想確定坐在那裡的是否是一個裝飾假人。借著室內微弱的光線,可以看清那人肩上似乎披著一張條紋的羊絨毛毯。上前拍了拍肩膀,那人竟向一側倒去,鄧憶急忙扶住。光線太暗,他無法看清,但這一扶之間,心已波瀾洶湧。他拔開那人擋住臉頰的頭髮,努力睜開眼睛來分辨,頭腦中嗡嗡作響,他甚至想不起要用手機照明。
他不需要去看清,他已確定。他將這個癱軟如泥的暈迷中的人緊抱在懷裡,無意識地抱著他搖來晃去,努力不讓自己發出或悲痛或狂喜的聲音。
“鍾……”
【】
鄧向南指著鄧憶:“你哥哥跟趙祺家關係一直很好,現在聯了姻就是家宴,你該是聯絡趙家的主力。把家經營好才是真本事。”說罷返回他那邊的座位上。鄧憶婚禮之後,鄧向南的情緒一直很好。顯然經過這麼多年,兒子終於回歸正途,了卻他一樁心事。
父親離開後,兩兄弟收起了笑容。
“你的項目需要長期論證。睡了你的情人,賠給你怎麼樣?”
“怎麼賠。”
“倫敦盛產型男。”
鄧憶的臉色黑下來。
四哥繼續說:“你跟父親建議由你來當歐洲總管,把我換回SZ,若他知道你的真實心思,他會饒得了誰?”
鄧憶笑出聲:“你果然只在乎爸爸的看法。”
“你還嫩得很。太不成熟。我不會因為任何一個情人而影響家庭,他們在我心中的地位,不會高過我的弟弟。”
“我們之間的問題,不是如此簡單。是不是,親愛的哥哥。”鄧憶說。“鍾對於我,不是‘一個情人’而已。”
“你現在已經結婚了。說這種話不打臉嗎?”
鄧憶盯著服務員端上來的鵝肝,一言不發。
當晚的家宴鄧憶沒有去,儘管知道這會讓父親惱火。他交待趙祺叫上她的堂哥一家。
私人偵探帶著他找到了鄧慳的新宅。
他有幾個小時來解除他的猜測。不然這猜測讓他難以安寧。
鄧慳送給他的結婚大禮,是一棟別墅。別墅的照片裝於文件袋中,鄧憶到晚上才在審視中看出問題。那照片的下角,拍到攝影者的一隻手——帶著古董戒指的蒼白的手指。
這張照片讓鄧憶在新婚之夜,失蹤了,他跑去找一年前判了鍾弦死亡的那個私人醫生。那醫生承認並未親眼看到鍾弦火化。鍾弦被救護車接走後,這位家庭醫生就沒再過問。骨灰是鄧慳讓他轉交的。
這不是第一次。
鄧憶捶著自己的腦袋,憎恨自己在悲慟面前失去的智商。
他為何沒有想到歷史還會重演呢?他已經不是十幾歲的少年,絕不該再認為這是命運的巧合。
新婚的第二天晚上,他依舊沒有回到新房中。趙祺對他的異常沒有聲張,維護著兩家的祥和。這讓鄧憶生出感激。
但他已不能再按部就班實施計劃,他必須去見四哥鄧慳。
他利用警界的資源找了一名英國偵探。調查鄧慳的行蹤。鄧慳在倫敦的新宅最終成了他猜測的焦點。
今晚的家宴是個不錯的時機。這幾個小時,鄧慳會和父親及趙祺的家族在一起。
偵探將鄧憶帶到新宅的附近,告之,如果再接近就會被宅子的保鏢注意了。
鄧憶下車,從遠處觀察。
新宅和附近的其它別墅風格略有不同,它建了較高的院牆,為了不顯得像監獄,有些地方裝的是鐵柵欄,裡面的花園打理的很好。花園中間歐洲風格的灰色別墅比較低調。房子裡面有燈光,沒有看到什麼人影。
“今晚工人來送鋼琴。是個好時機。你確定要混進去?”偵探問道。
“他又不彈琴……為何買鋼琴呢。”鄧憶眯起眼睛。
“裡面有人住。長期有一位護士和醫生輪班。“
半小時後果然有一輛送鋼琴的貨車停在別墅前面。鄧憶換上工人的衣服,混到車旁。工人早被偵探買通,鄧憶得到一同隨鋼琴進入。
保鏢們並不像以為的那麼嚴苛。對工人即不盤點也不詢問。鄧憶躲在鋼琴的下面,等工人離開後,他才爬出來。室內沒有任何保鏢在,那些傢伙似乎只關注著外面街上的動靜。
別墅分上下四層,他在裡面轉了一個遍沒發現人影。二樓一間臥室里家俱與牆壁均是銀與金間隔的主色調,顯示這可能是四哥鄧慳的臥室,床上有些凌亂,開著暖色調的燈,床頭柜上一排藥瓶,顯得很不協調。
一樓通向花園的落地窗的燈開著,鄧憶從那裡溜進去。花園的東邊有一個中式長廊,昏暗的光線之中似乎有個人坐在長椅上。鄧憶觀察了片刻,那人始終一動不動。
鄧憶小心地接近,想確定坐在那裡的是否是一個裝飾假人。借著室內微弱的光線,可以看清那人肩上似乎披著一張條紋的羊絨毛毯。上前拍了拍肩膀,那人竟向一側倒去,鄧憶急忙扶住。光線太暗,他無法看清,但這一扶之間,心已波瀾洶湧。他拔開那人擋住臉頰的頭髮,努力睜開眼睛來分辨,頭腦中嗡嗡作響,他甚至想不起要用手機照明。
他不需要去看清,他已確定。他將這個癱軟如泥的暈迷中的人緊抱在懷裡,無意識地抱著他搖來晃去,努力不讓自己發出或悲痛或狂喜的聲音。
“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