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修塵前頭打著螢光座燈,四人出了道觀大門。踏過鵝卵石鑄就的石子路,繞到一條偏僻的小徑。腳下路向著漆黑的遠方蔓延著,夜色加上厚重的山形使得一切顯得異常寧靜。四人在人跡罕至的山路上默不做聲的走著,周圍不時傳來小蟲的嘶鳴,黑夜在蟲鳴中變的更加神秘。不曉得走了多遠,打頭的修塵突然止住腳步。眾人也停住腳,四人並肩立在原處,八隻眼珠關注著這個荒蕪的所在:景物並沒有大變,只是在幾步之遙的小山丘上,橫放著一樣黑漆漆的物事,根據那東西的外形,應該是一具棺材。

  眾人都靜靜的站著不動,那具棺木也靜靜的橫著不動,人和棺在無邊的夜色中無言的對峙著,一陣山風颳過,使得這一切顯得異樣詭異。

  “這具木棺已經停放了幾十年,裡面躺的人是我的師父。”老道士用平淡的聲音說。

  “這麼久了為什麼不下葬?”畢倩側臉看看老道。

  “這事與那枚如意有莫大的關係。如今血如意已經被貧道所焚,它也可以安息了。”老道士說罷微微擺了擺衣袖,那具木棺奇蹟般的燃燒了起來。火焰在漆黑的夜空中詭異的跳躍著,蒸蔚著藍色的光芒。藍色的火光中傳來棺木焚燒的噼啪響,烈火肆意饕餮著嘴裡的美食。火焰約莫燒了十分鐘,才漸漸小了下去。

  “我們回去吧,我給你們講個離奇的故事。”

  四人順著老路回到道觀。老道吩咐修塵在自己的房間裡設起烤爐,並親自燒水泡了滾滾熱茶。給每人都斟滿茶水,自己端起杯中的茶水輕酌著,用和善的目光掃視了一眼三個年輕人,清了清喉嚨,開始了他的故事。

  “我已經忘記是那個年頭了,當時我還沒有修塵這麼大。那時候我隨師父住在觀中,每日修習道義,生活過的倒也清閒自在。直到一天,我出門砍柴歸來,卻發現師父正和一個陌生道士吵的火熱。我從未看見師父發過如此大的脾氣,於是便流連在門外,不敢入內。過了一會兒,那陌生道士拂袖出來,氣乎乎的瞥了我一眼,就下山去了。後來我才知道,這便是我素未謀面的師叔重元子。”

  “那日之後,我師父便再沒有舒展過眉頭。兩天後他便下山了。時間眨眼過了半個月,有一天山下突然送了一具棺材來到道觀,棺材是密封的,上面畫了無數道佛的封印符咒。棺木按照師父的指示被放在了我們去過的那個土丘。隨棺材送上山的還有一封信。看過信我才知道,我師父就躺在那具棺材之中。在信中他重點囑咐我一定要找到一個叫做血如意的東西,並且要在毀掉血如意之後,才能將他連同棺木一起燒毀。—— 儘管這件事情相當蹊蹺,我卻不折不扣的按照師父的意思去做了。儘管我最初還不明白,為何師父正在盛年之時,卻突然把自己封在棺材裡,並且用強大的術力將它封印了起來,那封印即使是術力比師父大一倍的人物也無法將他釋放出來。”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許多年後我才知道,他想要封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我的師叔重元子。師叔因為違背祖訓,把血如意和它的秘密再次帶到了人間。”

  “關住你師叔?”

  “不錯。你一定覺得很奇怪,他好像只是把自己封印了?你們先別急,聽我說完下面的故事就明白了。—— 這件事情首先要從血如意說起。傳說血如意是古代的邪術家為了迎合上古邪神的意志,采煉至陰之地的極品寒玉,招募能工巧匠經七七四十九天雕琢成型。總數不過10枚。成型後又傾盡一百名童子之精血,再將全部如意悉數浸入,以純火焚燒九九八十一天方才鑄成。其鑄法之殘忍,術力之邪惡,在古今邪物中亦屬罕見。”

  “以極邪之法鑄就的血如意據說又分上中下三等。其下等者可以令病者復原,中等者可令老者還童,上等者可令死者回生、生者長生不死。。。不過使用者均要以血的代價償付。因種種強大的妖異之力,故血如意被古代的邪術家奉為極品。曾流傳數百代,直至明末清初,因在一場瘟疫被大肆使用,才遭正道群其攻之,被銷毀殆盡,僅存一枚流落於民間,不知所蹤。”

  “幾十年前,我的師叔重元子遊歷四海之時無意中得到了這枚血如意。大凡正派子弟皆有祖訓,得到邪物者均要就地銷毀。誰知道他心術不正,竟將之據為己有。後又用它替一戶袁姓人家施法,賺取不義之財。我師父知道此事後大發雷霆,要他立刻銷毀如意。但師叔並不買帳,拂袖而去。這正是當日我看到的那一幕。於是師父匆匆下山,試圖強行執行祖訓。誰知道誤中師叔的暗算,命在旦夕,所幸得到高人相助才能降服師叔。但自己也不幸遭受了血如意的邪術。為了遏制血如意的詛咒在自己身上發生,他便懇求高人將自己封印在棺木之中,托人送回山來。而那枚血如意,卻再次流落於民間。”

  “中了血如意詛咒的人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

  “開始時我也不知道。因為我師父並沒有告訴我,他的信是匆匆寫就的,只是囑咐我一定要找到那枚血如意。為此我雲遊四方,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直到20年前我才找到了師叔曾經施術過的袁家,而血如意則一直在袁家的子孫手裡。——但在我尋找它的這段時間裡,在它身上又已經發生了許多事情。其中兩件就發生在你們熟知的人身上:張小川、徐文還有陸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