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這雖只是一個夢境,且是前世之事。他卻堅信,在今生,那人也還在他的身邊。
他的觀察力,異於常人的敏銳。任何事物,但凡有細微的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從記事起,他就發現,身邊除去家人和丫鬟下人外,還有一個從未現身之人。
他入睡前翻過的書,在第二日清晨,偶爾會有細微的變動。
他特意埋在樹下的酒,挖出來的時候,封口上的泥印,會有些許的不同。
他見不到那人,也感覺不到那人的存在。卻能知道,那人一直在自己身邊。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顧慎之少年得意之時,醉心於修煉。即便是曾經做夢,也未曾放在心上。
直到天之驕子,一夕跌落泥潭,再無一飛沖天的可能。
纏綿病榻之時,年少之時做的那些夢,就愈發清晰起來。清晰得如同是曾經經歷過的事情。
午夜夢回之時,顧慎之成妄想過,這些光怪陸離的夢境,是否真的曾經發生過,而現在那人是否還陪在自己身邊。
顧慎之雖是斷絕修行之路,神魂卻畢竟同常人有所區別,五感敏銳。他曾數次刻意尋找那人的存在的痕跡,卻一無所獲。
慢慢地,他便只將那些事,當做是黃粱一夢。
直至在那處桃林之中,夢中人竟是化為真實,觸手可及。
那人挑眉笑道:“在下姓陸,家中排行第九。我收你為徒,如何?”
自那日起,陸九便在顧慎之的別莊住了下來。
之後的日子,在顧慎之看來,比之當初少年得意之時,更加美妙。只因身邊有陸九相伴,雖不能離開別莊,卻在陸九的引領下,見識過世間萬物。
釋空勘破病苦之時,周遭皆是畫像,畫像中那人卻已離開良久。
他手覆于丹田之處,感受在其中來自那人的鱗片,垂下眼睛,說了句。
“剪不斷,理還亂。”
他起身,甩袖離去,一點火星自指尖迸射而出。待到身形消失之時,熊熊烈火將這滿室不為外人所道的心意,付之一炬。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死苦一世,釋空失了五感,沒有神智,被祭煉成傀儡之軀。
然則,僅憑的餘下的一縷意識,就在第一眼,認出那人。
即便是反抗魔修之令,會給他帶來無盡的痛苦。刺向陸九的劍,他依舊是收了回來。
直到陸九把他帶走,釋空才知曉,名為陸九的青年乃是妖族之主,巴蛇陸恆。
直到那個大陣,愛憎怨三陣合一,陸恆入陣,他跟了進去。
兩人在陣中糾纏一世,最終,陸恆破陣而出,勘破愛憎怨之陣。
他卻沒有。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空暝恨當初滅他師門,將之祭煉成傀儡的蛇妖,卻又放不下。愛恨交加讓他日日噩夢纏身,即便知曉那只是前世之事,卻依舊記得刻骨銘心。
遇到陸恆之時,對方不知為何修為大跌,空暝本想殺了他,讓糾纏自己不知多久的噩夢煙消雲散。
空暝本就修魔,行事向來遵循本心。他毫不猶豫地動手,欲取對方性命。
到最後,卻是站在牢門之外,看著被自己囚禁在裡面的陸恆,不知所措。
之後發生的一切,讓他更覺得自己可笑至極。陸恆竟然說,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只是個幻陣。
他不信,記憶或許會騙人。可是人心不會,見到陸恆的第一眼,他心中就有愛也有怨,如不是因為前世的糾葛,又為何會如此。
結果,陸恆所說的,無一虛言。
誤會消除,兩人卻在意外之下,行了周公之禮。
陸恆轉身離開之時,釋空下意識地向外追了幾步,臨到門口,他卻又停住步伐。
空暝同陸恆的相愛相殺,皆只是他的一廂情願。陸恆甩袖離去,釋空已知他對自己無心,既是無心,又何苦糾纏。
放下這一切,對彼此都好。
釋空在輪迴之時,心中想的是下一世,當是不要遇到陸恆才好。即便遇到,那也定是不能相戀之關係。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釋空從問心陣中醒來之時,便知自己的掙扎,只是徒勞。
然則,陸恆離去之時的那句話,卻讓他心中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喜悅。
他在招搖山上,等了數十年,也使了所有法子找遍了整個乾元大陸,卻只尋到空蕩蕩的一具軀殼。那人的神魂,卻是不知所蹤。
若不是體內的半個道侶契約,讓釋空得知此人神魂尚存。他甚至會以為,陸恆的存在,是否只是他的一個劫數。
如今,他陷入愛別離求不得之中不得解脫,這劫數便功成身退。
兩人再會之時,陸恆卻是滿眼陌生,如同站在眼前的釋空,只是一個陌路之人。他眼神之中,甚至還隱隱含著戒備之意。
再之後,陸恆身邊有了一個叫莫淮的孩子。他對那個孩子極好,如同當初在招搖山上,對待自己那般。
“再相會,豈知吾誰與歸。”
釋空站在金剛伏魔陣前,看著陸恆帶著莫淮離去的身影,手中那被他臨時取出的布陣之物,幾欲被捏成粉末。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釋空出關之時,才得知陸恆飛升失敗,身死道消的消息。
聽到消息之時,釋空心神俱震,困了他許久的求不得愛別離之苦,其實已然勘破。
在那瞬息之間,他便陷入頓悟之中,感知到天地至理,和神魂最深處本源留下的那段訊息。
他知曉自己的真實身份,和了悟這八苦道的意義。勘破人世八苦,化身天道,取代已然產生私心的天道。
擺在釋空面前的,是兩條路。
一是勘破這八苦道,放下陸恆。陸恆神魂自此灰飛煙滅,不存於世。一是破道,逆天轉命,救回陸恆神魂。
釋空在洞府之前,站了七天七夜,最終說了句。
“七情六慾,皆繫於一人之身,如何能成為至公之天道。”
八苦道,就此被破。破道的反噬之力,豈是好相與的,釋空的神魂當時就受到重創。七海之內的千瓣金蓮,瞬息之間就焦枯大半。
釋空做出選擇,而在他神魂之中,關於天道和本源的這段記憶,也隨之被法則抹去。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釋空同那眉心一點硃砂的灰衣少年重逢之時。
少年笑著說了句:“救命之恩,無以為報,不如以身相許。”
釋空說:“莫要胡鬧。”
他的心裡,卻是應到:好,此次你定是不能再失約。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陸恆沒有再食言,也再沒有失約。
那夜的帝流漿之景,讓釋空忘卻此前所遭受的一切。
他握住那人伸過來的手,自此之後,無論前方為何路,兩人皆是攜手同行,永不分離。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他的觀察力,異於常人的敏銳。任何事物,但凡有細微的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從記事起,他就發現,身邊除去家人和丫鬟下人外,還有一個從未現身之人。
他入睡前翻過的書,在第二日清晨,偶爾會有細微的變動。
他特意埋在樹下的酒,挖出來的時候,封口上的泥印,會有些許的不同。
他見不到那人,也感覺不到那人的存在。卻能知道,那人一直在自己身邊。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顧慎之少年得意之時,醉心於修煉。即便是曾經做夢,也未曾放在心上。
直到天之驕子,一夕跌落泥潭,再無一飛沖天的可能。
纏綿病榻之時,年少之時做的那些夢,就愈發清晰起來。清晰得如同是曾經經歷過的事情。
午夜夢回之時,顧慎之成妄想過,這些光怪陸離的夢境,是否真的曾經發生過,而現在那人是否還陪在自己身邊。
顧慎之雖是斷絕修行之路,神魂卻畢竟同常人有所區別,五感敏銳。他曾數次刻意尋找那人的存在的痕跡,卻一無所獲。
慢慢地,他便只將那些事,當做是黃粱一夢。
直至在那處桃林之中,夢中人竟是化為真實,觸手可及。
那人挑眉笑道:“在下姓陸,家中排行第九。我收你為徒,如何?”
自那日起,陸九便在顧慎之的別莊住了下來。
之後的日子,在顧慎之看來,比之當初少年得意之時,更加美妙。只因身邊有陸九相伴,雖不能離開別莊,卻在陸九的引領下,見識過世間萬物。
釋空勘破病苦之時,周遭皆是畫像,畫像中那人卻已離開良久。
他手覆于丹田之處,感受在其中來自那人的鱗片,垂下眼睛,說了句。
“剪不斷,理還亂。”
他起身,甩袖離去,一點火星自指尖迸射而出。待到身形消失之時,熊熊烈火將這滿室不為外人所道的心意,付之一炬。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死苦一世,釋空失了五感,沒有神智,被祭煉成傀儡之軀。
然則,僅憑的餘下的一縷意識,就在第一眼,認出那人。
即便是反抗魔修之令,會給他帶來無盡的痛苦。刺向陸九的劍,他依舊是收了回來。
直到陸九把他帶走,釋空才知曉,名為陸九的青年乃是妖族之主,巴蛇陸恆。
直到那個大陣,愛憎怨三陣合一,陸恆入陣,他跟了進去。
兩人在陣中糾纏一世,最終,陸恆破陣而出,勘破愛憎怨之陣。
他卻沒有。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空暝恨當初滅他師門,將之祭煉成傀儡的蛇妖,卻又放不下。愛恨交加讓他日日噩夢纏身,即便知曉那只是前世之事,卻依舊記得刻骨銘心。
遇到陸恆之時,對方不知為何修為大跌,空暝本想殺了他,讓糾纏自己不知多久的噩夢煙消雲散。
空暝本就修魔,行事向來遵循本心。他毫不猶豫地動手,欲取對方性命。
到最後,卻是站在牢門之外,看著被自己囚禁在裡面的陸恆,不知所措。
之後發生的一切,讓他更覺得自己可笑至極。陸恆竟然說,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只是個幻陣。
他不信,記憶或許會騙人。可是人心不會,見到陸恆的第一眼,他心中就有愛也有怨,如不是因為前世的糾葛,又為何會如此。
結果,陸恆所說的,無一虛言。
誤會消除,兩人卻在意外之下,行了周公之禮。
陸恆轉身離開之時,釋空下意識地向外追了幾步,臨到門口,他卻又停住步伐。
空暝同陸恆的相愛相殺,皆只是他的一廂情願。陸恆甩袖離去,釋空已知他對自己無心,既是無心,又何苦糾纏。
放下這一切,對彼此都好。
釋空在輪迴之時,心中想的是下一世,當是不要遇到陸恆才好。即便遇到,那也定是不能相戀之關係。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釋空從問心陣中醒來之時,便知自己的掙扎,只是徒勞。
然則,陸恆離去之時的那句話,卻讓他心中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喜悅。
他在招搖山上,等了數十年,也使了所有法子找遍了整個乾元大陸,卻只尋到空蕩蕩的一具軀殼。那人的神魂,卻是不知所蹤。
若不是體內的半個道侶契約,讓釋空得知此人神魂尚存。他甚至會以為,陸恆的存在,是否只是他的一個劫數。
如今,他陷入愛別離求不得之中不得解脫,這劫數便功成身退。
兩人再會之時,陸恆卻是滿眼陌生,如同站在眼前的釋空,只是一個陌路之人。他眼神之中,甚至還隱隱含著戒備之意。
再之後,陸恆身邊有了一個叫莫淮的孩子。他對那個孩子極好,如同當初在招搖山上,對待自己那般。
“再相會,豈知吾誰與歸。”
釋空站在金剛伏魔陣前,看著陸恆帶著莫淮離去的身影,手中那被他臨時取出的布陣之物,幾欲被捏成粉末。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釋空出關之時,才得知陸恆飛升失敗,身死道消的消息。
聽到消息之時,釋空心神俱震,困了他許久的求不得愛別離之苦,其實已然勘破。
在那瞬息之間,他便陷入頓悟之中,感知到天地至理,和神魂最深處本源留下的那段訊息。
他知曉自己的真實身份,和了悟這八苦道的意義。勘破人世八苦,化身天道,取代已然產生私心的天道。
擺在釋空面前的,是兩條路。
一是勘破這八苦道,放下陸恆。陸恆神魂自此灰飛煙滅,不存於世。一是破道,逆天轉命,救回陸恆神魂。
釋空在洞府之前,站了七天七夜,最終說了句。
“七情六慾,皆繫於一人之身,如何能成為至公之天道。”
八苦道,就此被破。破道的反噬之力,豈是好相與的,釋空的神魂當時就受到重創。七海之內的千瓣金蓮,瞬息之間就焦枯大半。
釋空做出選擇,而在他神魂之中,關於天道和本源的這段記憶,也隨之被法則抹去。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釋空同那眉心一點硃砂的灰衣少年重逢之時。
少年笑著說了句:“救命之恩,無以為報,不如以身相許。”
釋空說:“莫要胡鬧。”
他的心裡,卻是應到:好,此次你定是不能再失約。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陸恆沒有再食言,也再沒有失約。
那夜的帝流漿之景,讓釋空忘卻此前所遭受的一切。
他握住那人伸過來的手,自此之後,無論前方為何路,兩人皆是攜手同行,永不分離。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